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黄河是什么(黄河是什么形状)

2023-05-02 05:00:06自我学习1

黄河是什么形状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

黄河是什么形状的水系

淮河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流域面积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准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

黄河: 是我国第二长河, 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 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

长江和黄河是什么形状

黄河是地上河,长江也有地上河是地方。

地上河并非是黄河的专属,除了黄河,还有很多河流也存在地上河的现象,在长江流域,荆江就因为地上河而成为非常险要,水患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荆江指的是长江湖北(湖南)段,此地古称荆州,因而得名荆江,长江荆江段因为一些原因,也存在着地上河,一旦长江流域出现了洪水灾害,因而在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在很多人看来,长江的含沙量比较小,水量也相对充足,是没有理由存在地上河现象的,为何荆江段会出现地上河的状况。

首先,荆江段位于长江中游段,流速与落差变化明显,造成泥沙容易沉积。

荆江位于长江的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汇处。长江从三峡段流入江汉平原,海拔从2000多米降到200米,流速迅速降低,泥沙迅速沉积。虽说长江的含沙量与黄河相比要少了很多,但是含沙量少并不代表没有,农业社会中,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造成了长江含沙量的增加,上游带来的泥沙迅速沉积,使得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因为泥沙的堆积,使得荆江段河道逐渐抬高,河道一抬高,河水就会自发的往低处流,河道逐渐弯曲,因为河道弯曲,流速进一步下降,泥沙更容易堆积,河道继续抬高,河道更加弯曲,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所以千百年来,荆江段河洪涝灾害十分频繁,是长江流域水灾的多发地区。

其次,两湖地区历史上大量的填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加剧了荆江段的水患。

历史上的两湖地区,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秦汉时代的云梦泽曾经是长江流域著名的湿地,洞庭湖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北省更是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是在整个农业社会中,大量的湿地资源被破坏,云梦泽基本上全部消失,洞庭湖的面积锐减了一半,湖北省众多的湖泊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建国后,为了治理荆江,中央与地方还是花了很大的力气的。一方面,不断的加固荆江大提,大大降低了堤坝决堤的概率。一方面,对于大量的弯曲的河道进行了人工开挖,截弯取直,疏浚了河道。同时,在长江的上游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建设了生态防护林,通过蓄水防洪,减少河流含沙量,让险要的荆江进入了相对安定的时代。

黄河呈什么形

河曲就是河弯,也有称之为“蛇曲”的,河曲就是河流弯弯曲曲流淌的形态。河流弯曲流淌,若是弯曲程度不大,例如不超过180度,也就很寻常,并不构成吸引力,但是若这个弯曲超过180度,甚至接近360度,首尾就要相接了,也就是很像希腊字母“Ω”时,那么这个弯就很奇特,很有美感,很有吸引力了。因此这种Ω河曲成为了一种景观,被人们欣赏。如长江上有“长江第一弯”;欧洲的莱茵河有“莱茵河第一弯”;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也有所谓的“第一弯”。因此欣赏河曲是一种世界现象。

唐克“黄河第一弯”,只见河曲,不见“第一弯”

日薄西山,唐克镇的“黄河第一弯”更显瑰丽。唐克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辖区,黄河在这里由东南走向掉头成了西北走向。但是黄河这个“大拐弯”直径近40公里,需要乘坐飞机才能观察到全貌。如果站在山丘上俯瞰黄河曲折的干流,眺望它转头北上的方向,或许能够想象出属于真正的“第一弯”的壮阔景象。

黄河是什么形状的图片

1、口诀记忆法,黄河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故事的主人公是白蛇传里的小青和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小青穿过干旱宁静的内蒙古,进山遇见鲁智深。

长江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相,赣皖苏沪。

2、图片记忆法,长江的形状像一个英文字母W,黄河的形状像一个汉字“几”。

3、支流记忆法,长江主要支流及注入长江时所在省,乌、岷、雅、嘉、赣、沅、湘唯有汉水不叫江,乌岷雅嘉川汇入汉鄂,赣、沅、湘。

黄河支流及注入黄河时所在省,湟,洮,汾,渭,洛,前两甘,渭河秦,洛,沁,豫,汾河晋。

黄河是什么形状的河

相传黄河的形成是因为数百万年前青藏高原曾数次抬升,这些抬升改变了该区域的地势,使得当时当地原本是广泛分布的湖泊被汇聚在了一起,如此逐渐发展才形成了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它位于我国北部地区,流经了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等多个省市,全长大约有五千多公里。  

      黄河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它有一个河段会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导致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才会看到黄河的河水是黄色的。

黄河是啥样的

长江之称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晋朝以后流行。黄河是从西汉开始的,但是到了唐宋才被广泛认可。

解释:

1、长江: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如苏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黄河: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时,她的名字并不叫黄河。

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

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她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扩展资料

长江的历史:

古长江的形成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

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

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

黄河是什么形状的 共多少米

黄河上游3463千米,从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河口,约占干流长度的2/3。黄河中游长1234千米,从托克托河口到郑州桃花峪,这一段支流众多,泥沙随黄土高原冲入河道。黄河下游767千米,从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几乎没有像样的支流,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渐升高,河面往往高出地面,靠河堤做屏障,是一条“悬河”。

托克托县河口古镇,位于黄河北岸,敕勒川南部,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滚滚黄河水,茫茫敕勒川。古代河口就是一个渡口,辽金时期成为货物集散之地,清朝来到鼎盛时期。河口古镇极盛时期,商家有二百余户,船夫千余人,水道千帆云集。门旗飘动传风色,黄河浪急千帆飞。清朝末年兵连祸结,河口古镇繁华落尽,而又落寂百年!

桃花如流瀑,阡陌飘红云。桃花峪多桃花,游人为之目眩。河南郑州荥阳桃花峪,是中国三大阶梯地势第二级、第三级交接点,是山地与平原衔接处,也是黄河中游与下游交界地。另一种旧的说法,河南洛阳孟津为黄河中下游交接点,新版中学地理教材中,桃花峪才是中下游分界点,我们与时俱进吧。

【黄河重要拐弯处】

黄河总体呈“几”字,九曲十八弯,重要的拐弯处有下面几个。

四川省阿坝唐克镇,为黄河第一大弯,黄河围着阿尼玛卿山,几乎拐了一个180度的弯。

黄河在后套平原,受阴山山脉阻挡,流向由南北改为西东,角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一个弧形。

黄河在前套平原,受吕梁山脉阻挡,流向由西东改为北南,角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一个弧形。

黄河在关中平原东部,受秦岭的华山阻挡,流向由北南改为西东,角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一个直角。

【黄河有哪些古文化?】

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以关中华北平原南部为中心,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的广大区域,西至河湟,北至河套,东至太行山以东,南至淮河–汉水流域,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大汶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以泰山为中心,分布在山东丘陵及周边地区,包括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安徽省的部分地区。

龙山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在今天的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

【黄河西套平原在哪】

西套平原又称宁夏平原,大致是贺兰山与黄河围成的区域,南起中卫沙坡头,北至石嘴山。西套平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1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