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铺模板(模板铺设)
模板铺设
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 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混 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亦应采用 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 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 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扫地杆向低延伸两跨与立 杆固定,高差不大于 1 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轴线到边坡距 离不应小于 500mm。
3.
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 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 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 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 其偏差不应大于 25mm。
4.
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
模板铺设通病
第一个原因就是温度裂缝或者是收缩裂缝。这种裂纹一般都是很浅的一种毛细裂纹,是由于混凝土浇筑以后没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导致混凝土收缩所出现的一种裂缝。这种裂缝一般都属于质量通病,可以处理,也可以不处理。
第二个原因就是模板拆除时间不当造成的裂缝。一般来说都是指模板拆除的过早,因为混凝土的强度还没有达到规定的拆模时间,就是拆模报告并不合格的时候就拆除了模板,这时也会造成混凝土的一些开裂。
第三个原因就是人工扰动造成的混凝土开裂。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由于赶工期造成的,混凝土在浇筑以后起起码得等达到一定的强度才可以进行上去施工。可是很多的开发商为了赶工期,就缩短了这个时间,造成对混凝土的扰动所形成的一种裂缝。
第四个原因就是沉降裂缝。这种问题发生的机率很少,因为出现沉降裂缝也划就会出现结构性的裂缝,而且是越来越严重。一般都是基础的沉降不均造成的。出现沉降裂缝的时候,要找专门的鉴定单位鉴定后,再进行出具相应的处理方案才可以处理。
模板铺设质量问题
虽然可以铺地,但是也只能用在临时的环境当中进行铺设地的使用,因为我们知道模板都是在铺平整的时候下面都是空的走起路来会有敲鼓的声音或者说是有其他的砰砰响的声音,而且都是铁板制作的,会发出空响,所以说长期使用是不适合的,但临时使用码放起来就可以防潮就可以达到使用的效
模板铺设规范
施工现场模板材料堆放严禁超过1米高
模板铺设常见问题
模板安装构造应遵守下列规定:
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2.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4.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6.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2)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3)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7.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模板铺设方向
横向
1、抹面前,先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实掉边、缺角。抹面一般用小型电动磨面机,先装上圆盘进行粗光,再装上细抹叶片精光。操作时来回抹平,操作人员来回抹面重叠一部分,初步抹面需在混凝土整平后10分钟进行,冬季施工还应延长时间。抹面机抹平后,有时再用拖光带横向轻轻拖拉几次。
2、抹面后,当用食指稍微加压按下能出现2mm左右深度的凹痕时,即为最佳拉毛时间,拉毛深度1~2mm。
3、拉毛时,拉纹器靠住模板,顺横坡方向进行,一次进行中,中途不得停留,这样拉毛纹理顺畅美观且形成沟通的沟槽而利于排水。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