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区别(古代散文和现在散文的不同)

2023-05-05 11:48:05自我学习1

古代散文和现在散文的不同

1、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先秦诸子散文收录各家著作,有文曰“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 2、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它的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倾向比较空泛,艺术形式过于简单僵化.散体大赋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作品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 3、唐代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发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内容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道合一.它实质是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等诸方面进行变革的文学革新运动 4、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古代散文是指

古典散文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

中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古代散文和现在散文的不同之处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古代散文和古文的区别

骈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为基本句法者,别称四六文.(“骈”,《说文》谓“骈,驾二马也”.故本义为:“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义为:“两物并列,成双的,对偶的”.) 其重要文体特征为:从声韵的角度看,行文讲究押运、声律谐美,故音乐感较强;从形式上看,讲究文句的对偶对仗,故尽然有序,给人以形式美.(此外,用字绮丽,辞藻丰富,好用事典).

古文:通常指的是除赋、骈文等 有韵之文外的古代散文.一般不讲究押运、对偶,句法灵活,长短不一.典型代表如:左传,先秦诸子文,司马迁文,唐宋八大家文,桐城文等.

古代散文是一种什么文体?可分为几种类型?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古代散文与诗歌相比

散文跟作文的区别:

1、两者不是同一个范畴的分类:散文是文学作品;而作文就是给出或限定活不限定的要求并且按要求写出文章,可以写散文,亦可以写议论文,根据要求而来。

2、两者的词性不同:散文为名词,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作文可作为名词,解释为学生的写作练习, 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亦可作为动词,解释为撰写文章。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古代散文是和什么相对的文体

一、散文

1.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概念,记叙、说明、说理、奏疏、序跋、书信等的文字都属于散文的范畴。

2.现代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那些以写真实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3.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4.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二、小说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3.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4.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5.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6.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7.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8.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9.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古代散文和现在散文的不同点

中国古代散文的共同与总体特征:

1、强调实用;

2、浓郁的政治色彩;

3、散文理论稳定少变

先秦散文的特点:

1、主要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历史散文的产生源于史官传统,诸子散文的产生则与

周王朝统治权衰落、士阶层兴起有密切关系;

2、文史哲不分;

3、我国古代各体文章的滥觞。

《尚书》文章特点:诘屈聱牙(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诘屈聱牙“)

《庄子》文章的特色:1、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汪洋恣肆,极富浪漫主义色彩;2、长于描绘,善于形容,叙事状物常常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3、富于抒情意味,充满感情色彩;4、大量运用寓言。

秦汉散文的文体特点: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说:“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2、散文开始注意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3、用语造句,已开始注意工丽,逐渐出现了骈俪之体。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1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