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区别(销售收入与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与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08修订版)的规定,“第十四条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因此,按照税法规定,销售额就是销售收入,都是不含税收入额。 开票金额就是含税销售额。 换算公式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2.一般企业会计所说的:销售收入=销售额; 如“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就是指:不含税的销售总额。
3.销售收入和销售额是一回事,在94年以前,价税一体,销售收入和销售额是含税的, 税制改革实行增值税后,也就是目前,价税分离,销售收入或销售额不含税。
销售收入与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现金销售收入是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销售收入是企业通过产品销售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以及形成的应收销货款。按销售的类型,销售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两部分,其中产品销售收入是主要组成部分。销售收入计算公式: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企业商品产品销售包括产成品、代制品、代修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销售收入等。还有除商品产品销售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和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托付承收和委托银行收款结算的方式销售、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预收货款方式销售、用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方式销售、出口商品的销售、自营进口商品销售等。
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
用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销售退回)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销售的货币收入总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销售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的计算方法:销售额=销售量×平均销售价格 销售收入也叫营业收入或者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发生在商品产品、自制半成品或提供劳务,使商品产品所有权转到顾客,收到货款、劳务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证,而认定的收入。
销售收入的发生,是以商品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和已提供的劳务为依据,其主要标志是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
在采用分期付款销售的情况下,通常以每期收到的货款作为该期实现的销售收入。
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产品,通常按生产完工程度,分期确认销售收入。
例如,建筑安装企业按项目施工工程进度计算的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与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是
“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 企业主要经营的业务 给企业带来的 收入。 是 企业利润 的主要来源。
“其他业务收入” 是 相对于 主营业务收入 而言。 是企业 主营业务以外 ,非主营业务 给企业带来的 收入, 现行会计学 称之为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
营业税 已经被取消。
“营业额” 这个名词 使用范围 很广。在 取消营业税 之前,就 营业税 纳税人 而言, 营业额 可以理解为 营业收入。
但在 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 也有 营业额 这个名词。 这个名词 多半 应用在 “非财会专业”人群。 那么这个名词 就有一定 的 模糊性。
如果按照 财会专业 的角度 衡量, 多半是这样:
“营业额”= 营业收入+ 增值税 (因为 非财会专业人员 通常不理会 增值税 是 一种 “价外税 ”这一 事实。 他们认为 发票的票面总额 就是 收入,而 上缴的 增值税 是企业的 一种费用)
销售收入和营业额是一回事吗
用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销售的货币收入总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销售额(sales amoun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的计算方法 销售额=销售量×平均销售价格
销售收入等于营业总收入吗
“商品销售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均属于收入”这句话不对。 原因是:商品销售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等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营业外收入是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商品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发生在商品产品、自制半成品或提供劳务,使商品产品所有权转到顾客,收到货款、劳务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证,而认定的收入。在商品流通企业,是商品的销售收入,包括:自购自销商品的销售收入以及代理的销售收入和接受其他单位代销商品的销售收入以及代购代销手续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 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销售收入与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区别
两者的区别是:
1.营业收入的范围比销售收入的范围大,营业收入是指单位从事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从性质上讲包括销售货物和提供服务,销售收入主要指从事货物销售获得的收入。
2.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概念解析: 1.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总额。 2.营业收入: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且,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一样吗
1、“主营业务收入”和“销售收入”是一样的。
2、主营业务收入是一种一般性的叫法,他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而销售收入则是工业企业的叫法,因为其主营业务就是产品销售,所以可以直接叫做“产品销售收入”。在过去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中,根据不同行业,将主营业务分别用有行业特征的词汇来表达,比如,工业企业叫做产品销售,商业企业叫做商品销售,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多元化,采用行业词汇来表达主营业务发生困难。所以,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用主营业务一词。
3、所以,通用的损益表列示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而工业企业损益表列示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