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什么意思(纂是什么意思)
纂是什么意思
纂与丝字的意思有关,纂本义指赤色的丝带。
一、纂拼音:zuǎn
释义:
1、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辑。编纂。
2、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3、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纂儿。
4、古同“缵”,继承。
二、丝拼音:sī
释义:
1、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3、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纂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答,篡和纂,这两个字,字形相似,但读音,和组词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篡读cuan,组词如篡权,篡改,篡夺等,都属贬意词。篡改,举例,这次公司发的文件很重要,要认真学习,认真执行,千万不要篡改了文件的精神。篡夺,举例,在封建王朝,臣子篡夺皇位的例子很多,不在此一,一列举。
纂读zian,组词编纂,修纂等。编纂,举例,这本唐诗三百首,是由中华书局精心编纂的,非常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修纂,举例,他在故官博物院工作,为国家修纂了很多古籍,真是劳苦功高。
主持编纂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司马光说的!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年鉴编纂是什么意思
方志办公室是主管全市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办公室。地方志办公室的职责一般是:
(一)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l综合年鉴;
(四)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
(五)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立改废释纂是什么意思
是独体字,不能拆解。
部首:亠
结构: 独体
笔画:3
“亡”,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wáng、wú,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亡”的基本含义为逃,如逃亡、流亡;引申含义为失去,如亡佚、亡羊补牢。
在日常使用中,“亡”也常做动词,表示轻视,如亡如。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亡
平水韵 下平七阳
释义逃;失去;灭;死
部首笔画 2笔
仓颉码 yv
字源演变
“亡”,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像一把刀的刃被折断了,成了无用的东西,引申为“死亡”、“灭亡”义,后来陆续在商朝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秦朝小篆中发现。
“亡”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亡”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亡的字源演变
亡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
wáng
动词
逃离,出走
flee;run away
亡归、逃亡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死
die
亡人、阵亡
长者先亡。——清·袁枚《祭妹文》
丢失;丧失
lose
亡逸、亡躯
诸侯之所亡。——宋·苏洵《六国论》
灭亡
subjugate
兴亡、亡破
亡无日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外出;出门
be away from home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武方切,音忘。失也。【孟子】乐酒无厌谓之亡。【注】谓废时失事也。【家语】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灭也。【庄子·田子方】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
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丧礼哀死亡。
又逃也。【大学】舅犯曰:亡人无以爲宝。
又【前汉·韩信传】萧何闻信亡,自追之。
又与忘同。【诗·邶风】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又【正韵】同无。【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毛传】亡谓贫也。 【说文】从入从。【徐曰】音隐,隶作亡。
【艺苑雌黄】古惟用兦字,秦时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变林爲四点。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亡”字头,请参考“亾”字:)
逃也。从入从。凡亡之属皆从亡。武方切。
说文解字注
逃也。逃者、亡也。二篆爲转注。亡之本义爲逃。今人但谓亡爲死。非也。引申之则谓失爲亡。亦谓死爲亡。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故丧篆从哭亡。
亦叚爲有无之无。双声相借也。从入。会意。谓入于曲隐蔽之处也。武方切。十部。凡亡之属皆从亡。
改废释纂是什么意思
纂(读音zuǎn),算声。本义是指:1,搜集材料编书;2,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3,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出自《国语·周语上》。4,〈方〉纂儿,旧时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注:“纂,继也。”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糸( mì),算声。本义:赤色的丝带)
同本义
纂,似组而赤。——《说文》
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缕纂以为奉。——《国语·齐语》
又如:纂组(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织物,织品 。
如:纂肃
〈方〉∶妇女长发挽成的发髻
给张姑娘插在纂儿上。——《儿女英雄传》
又如:纂儿(妇女的一种发髻);纂心(妇女发髻的中心部分)
〈动〉
收集;汇集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韩愈《毛颖传》
歌枣下之纂纂。——潘岳《笙赋》
又如:纂言(纂集言词,而从事述作);纂论(聚集众议);纂纂(积聚的样子)
编撰;编辑
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白居易《与元九书》
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儒林外史》
又如:纂述(编撰述作);纂次(编撰;编排);纂刻(编集刊印);纂集(编撰汇集)
通“缵”。继承
纂修其绪。——《国语·周语上》。注:“纂,继也。”
纂尧之绪。——《汉书·叙传》
况纂帝业而轻天位。——张衡《东京赋》
编纂的纂是什么意思
读音分别为:
撰 zhuàn 写作,著书:撰著。撰述。撰写。撰文。撰稿。
攥 zuàn 握:攥拳头。用手攥住。
纂 zuǎn 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
篆 zhuàn 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
读音
【词目】读音
【读音】dú yīn
【释义】文字的读法;语言的发音。
【示例】及时查阅词典是掌握语言文字正确读音的有效途径。
中文名
读音
解释
文字的读法;语言的发音。
拼音
dú yīn
类型
中文词汇
词目
读音
读音
dú yīn
释义
文字的读法;语言的发音。
示例
及时查阅词典是掌握语言文字正确读音的有效途径。
废释纂是什么意思
是独体字,不能拆分。
部首:卤
结构: 独体
笔画:7
卤
滷、鹵 lǔ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盐罐(或盐池)中有盐形。本义:盐碱地)
(2) 同本义 [alkaline soil]
晋荀吴帅师败 狄于 大鹵。——《春秋·昭公元年》
表淳卤,数疆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卤中草木白。——杜甫《盐井》
又如:卤田(盐田);卤莽(荒地上的野草);卤泻(含盐碱的土壤);卤地(盐碱地)
(3) 天然生成的盐称为“卤”。泛指食盐 [salt]
山东食海盐, 山西食盐卤。——《史记·货殖列传》
夷狄曰大鹵。——《谷梁传》
又如:卤池(咸水湖);卤桶(盐场盛水的木桶);卤脉(地下卤水的脉系);卤汁(盐汁);卤味(卤水之味);卤烟(熬煮卤水时冒出的烟)
(4) 卤素,氟、氯、溴、碘和砹五个元素的任一个,为周期表的ⅦA族的元素,自由状态时它们通常以双原子存在 [halogen]。
如:卤族;卤化
(5) 用肉类、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浇在面条食物上 [thick gravy used as a sauce for noodles,etc.]。
如:打卤面
词性变化
◎ 卤
鹵 lǔ
名
(1) 通“橹”。大盾 [big shield]
伏尸百万,流血漂卤。——贾谊《过秦论》
如:卤楯(大盾)
◎ 卤
鹵 lǔ
动
(1) 抄掠。通“掳” [rob]
毋得掠卤。——《史记·高祖本纪》
鹵御物。——《史记·吴王濞传》。集解:“抄掠也。”
有出掠虏者。——《后汉书·光武纪》
所过勿得卤掠。——《汉书》
又如:卤掠(劫夺别人的财物。同掳掠);卤获(虏掠而获得。也指袭击所得。同掳获)
◎ 卤
鹵 lǔ
形
(1) 笨;迟钝。通“鲁” [stupid]
才操卤钝。——《风俗通义·过誉》
卤纯者醒悟。——葛洪《抱朴子》
如:卤钝(愚鲁迟钝。同鲁钝);卤人(莽汉)
卤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卜】 卤·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唐韻】籀文西字,卽
字省文。
↳西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卤”字头,请参考“西”字:)
【卷十二】【西】
《說文解字》
鳥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爲東西之西。凡西之屬皆从西。
棲,西或从木妻。
卥,古文西。
卤,籒文西。先稽切
《說文解字注》
(西)鳥在巢上也。象形。下象巢,上象鳥,會意。上、下皆非字也,故不曰會意而曰象形。鳥在巢上者,此篆之本義。今音先稽切。古音讀如詵,讀如
。如西施亦作先施。漢書曰:西,遷也。古音在十二、十三部。日在㢴方而鳥㢴。上西,卽下文東西之西也。下西,西之本義也。故因㠯爲東㢴之㢴。
此說六書叚借之例。叚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古本無東西之西,寄託於鳥在巢上之西字爲之。凡許言以爲者類此。
韋本訓相背,而以爲皮韋。烏本訓孝烏,而以爲烏呼。來本訓瑞麥,而以爲行來。朋本古文鳳,而以爲朋攩。子本訓十一月昜气動萬物滋,而以爲人偁。
後人習焉不察,用其借義而廢其本義,乃不知西之本訓鳥在巢,韋之本訓相背,朋之本訓爲鳳,逐末忘本,大都類是。微許君言之,烏能知之。凡㢴之屬皆从㢴。
(棲)㢴或从木妻。葢从木,妻聲也。从妻爲聲。葢製此篆之時已分别㢴爲東㢴,棲爲鳥在巢,而其音則皆近妻矣。
詩可以棲遟,漢嚴發碑作衡門西遟。然則雞棲于塒,雞棲于桀,古本必作雞西。論語爲是棲棲,古本亦必作西西。
(卥)古文㢴。
(卤)籒文㢴。按鹵下曰从西省。若籒文西如此,則鹵正从籒文卤矣。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