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和捐赠区别(赞助费和捐赠区别)
赞助费和捐赠区别
学校赞助费指的是一些有爱心企业或个人自愿捐款赞助学校建设的费用,叫赞助费。学校收到赞费后只能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比如某个人赞助学校1000万元指定设立奖学基金,每年用来奖励品学兼忧学生,那么这1000万只能用来奖励优秀学,不能挪作它用。
同理某企赞助学校10亿万,建教学大楼,那么学校学收到该项款后,只能用建教学楼,不能挪作它用。
赞助费与捐赠费的区别
区别在于指向不同,形式不同等,捐赠是指向灾区,困难群体捐献,赠送的意思,而赞助是指向活动等赞襄,助力的意思,二者有区别的。
企业捐赠是由企业经理层或董事会做出决定,对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困难的地方所进行的捐赠行为。通常捐赠通过民政部门的慈善机构进行。
赞助则是企业对某些公益活动进行赞助的行为。赞助活动要由企业董事会做出决定。捐赠以资金或物品形式进行,赞助一般以资金形式进行。通过慈善机构进行的捐赠在企业利润的8%以内可以税前扣除。赞助费不得享受此政策。
赞助费属于捐赠收入吗
企业单位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对于向其他单位在开业时提供的赞助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项下的捐赠支出明细科目。账务处理为,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捐赠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是企业在开业时收到的其他单位的赞助费,则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项下的其他收入明细,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其他
赞助与捐赠
友情赞助,主要指的是不存在任何商业价值的一种赞助形式,叫做友情赞助。
狭义上来讲赞助是社会组织以捐赠方式,向某一社会事业或社会活动提供资金或物质的一种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赞助活动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行为,是一种信誉投资和感情投资,是企业改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赞助费与捐赠费用应该怎么做账
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赞助费和捐赠区别是什么
捐赠、赞助是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支出不分公益、救济性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一律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即不管税法如何界定,会计处理都作为企业的支出在当年会计利润中扣除。 税法对企业发生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允许在一定标准内税前扣除。税法所指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指间接捐赠,即通过公益性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进行的捐赠,其标志为取得公益性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开具的捐赠收据。
对企业发生的准予限额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企业必须依照法定限率计算出限额(会计利润的12%)后扣除或在规定限额内据实扣除。
企业进行所得税申报时,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和超过标准列支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部分,应自行作纳税调增处理。
赞助款和捐赠款的区别
写捐款比较合适。
捐赠,是指企业或个人对外无偿赠送和捐献各种资产的行为。是指企业、社会组织、团体以及个人为支持持项目或个人而捐赠资金、物资的行为。
赞助,是指企业或个人以现金或实物等形式赞助某个单位或某项活动,从而达到宣传或扩大自身影响等目的的各种无偿赞助支出。
赞助费是否属于捐赠
接受赞助费和捐赠应记入营业外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通俗一点讲就是,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 视为营业外收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