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用什么原理(都江堰沙子是利用什么原理)

2023-05-11 05:50:09西部百科1

都江堰沙子是利用什么原理

“深淘滩,低作堰”的含义是滩上的淤泥时清理,坝修得低一些,就会最大限度地减缓水流速度和蓄水量。

此句话是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六字治水真经,不仅体现了古人卓越的治水理念和思想,也对现代人的人生治理以及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岷江中游的灌县。原来岷江上游水流湍急,进入灌县以后,地势突然低平,水势减缓,所挟带的大量沙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时常泛滥成灾。在秦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下,采取“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办法,从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先后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修成了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多种效益的综合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灌溉着成都平原,是世界上保留至今仍然在服务的水利工程。能够服务到今天,都是因为最精华的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

都江堰泥沙

飞沙堰是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都江堰如何排沙

原理: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眠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眠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

都江堰解决泥沙的原理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前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  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周边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李冰石刻像、安澜索桥、玉垒山公园等。  鱼嘴  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故而得名。鱼嘴屹立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鱼嘴的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是内江,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  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量。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砂”,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  仿佛一道闸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因其功能奇特又形似瓶口而得名。宝瓶口右边的山丘,是当年开挖时留下的石堆,称“离堆”。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转自 都江堰景区_成都都江堰景区旅游指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都江堰怎么排沙分水

  都江堰的原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都江堰是怎么排沙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农田灌溉系统的杰作,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其规模之大,建筑之早和收益之宏,在古代世界是没有先例的。都江堰由分水“鱼咀”、“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项主要工程组成。分水“鱼咀”是中流作堰,把岷江一分为二。东边是内江,是岷江的别流;西边是外江,是岷江的主流。“飞沙堰”是调节入渠水量的溢洪道,而“宝瓶口”是总进水口。李冰采用“分流守江,筑堰引水”的办法,使这三项工程互相依赖,互相调节,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设计周密、布局合理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防洪和航运等多种效益。都江堰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结合,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灌溉了内江两岸的千里沃野,至今完好。

都江堰的水沙控制原理

一、地表水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分布着数千条河流和近千个湖泊。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0余条,其中大于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约有200条。湖泊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处,其中全国第五大湖的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面积约2315平方公里,蓄水量约为131亿立方米。㈠水系内蒙古境内的河流,根据其河川径流排泄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外流和内流两大水系。大兴安岭、阴山和贺兰山是内、外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外流水系流域面积61.3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52.5%;内流水系流域面积11.4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9.8%;无流区分布于深居内陆的荒漠地区,面积约44.0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7.7%。大部分河流流向为西北-东南向,呈平行排列,其间距由东向西越来越大,河网结构类型分为树枝状、扇状、羽状、梳状、格状、线状等。主要河流皆发源于大兴安岭和阴山山地两侧,降雨、地下水和融雪水是各河流水量补给来源,以降雨补给为主。每年7~8月是一些河流的洪水期。也有融冰、融雪水形成的春汛,春季黄河在内蒙古地段出现凌汛。不少河流在冬季和春季有枯水现象。河流的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含沙量普遍较高,鄂尔多斯高原东侧的纳林河是全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1.外流水系内蒙古外流水系自东而西有额尔古纳河、嫩江、辽河、滦河、永定河、黄河等6个水系,总流域面积61.3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2.5%,主要汇入鄂霍次克海和渤海。⑴额尔古纳河水系额尔古纳河水系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由额尔古纳河干流、上源海拉尔河以及支流哈拉哈河、乌尔逊河、克鲁伦河、木得那亚河、根河、得尔布干河、激流河等组成。河流全长1606公里,其中额尔古纳河干流是中俄两国界河,右岸属我国呼伦贝尔市境内,流域面积15.77万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干流,《旧唐书》称望建河,《蒙古秘史》称额尔古涅河,《元史》称也里古纳河,《明史》称阿鲁那么连,清代称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上游,上源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吉鲁契那山麓,向西经乌尔其汗镇、牙克石市、海拉尔市,至阿巴盖堆以下称额尔古纳河,河流折向东北到大司洛夫卡河口与左岸俄罗斯的石勒喀河汇合后称黑龙江,最终注入太平洋水域的鄂霍次克海。河流全长970公里,是中俄两国界河。额尔古纳河上下段地形差异很大。阿巴盖堆至黑山头段为草原丘陵区,河谷宽5~10公里,黑山头附近有右岸的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等先后汇入后。新祖鲁海图至吉拉林段,河谷缩窄为2~3公里,吉拉林以下,河流进入狭谷中,河谷宽l公里左右,水流平稳,河宽200~300米,水探2.5米以上,是良好的天然航道,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额尔古纳河沿岸土质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美。河中有鲤、鲫、鲇、白鱼、狗鱼、哲罗等鱼类,以及珍贵的鲤鱼和大马哈鱼等。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的上游。位于呼伦贝尔市的西南部,自东而西纵贯呼伦贝尔高原的中部。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吉鲁契那山,干流长708公里,流域面积5.42万平方公里。河水清澈。河网集中于东部,是本流域主要产流区。主要支流有库里多尔河、特尼河、莫尔格勒河、免渡河、伊敏河等。大部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坡的林区,形成一个扇状水系。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河长319公里,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陈巴尔虎旗全境,流域内陆势平坦开阔,河道异常弯曲,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称誉。伊敏河海拉尔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蘑菇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经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穿过海拉尔市区北入海拉尔河,河长390公里,流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伊敏河上游红花尔基以上为山地林区,红花尔基以下河流进入丘陵草原区。伊敏河主要支流有辉河、维纳河、苇子坑河、锡尼河等。辉河流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占伊敏河流域面积的一半,周围多沙丘和沼泽地,径流滞缓,河道两岸杂草丛生,盛产芦苇。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支流。位于呼伦池的西南部,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中游乌兰恩格尔西端进入我国,流经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东流注入呼伦池。河流全长1264公里,在我国境内长206公里,区间流域面积7153平方公里。两岸为半荒漠的低山丘陵围绕,地表径流不发育,河谷宽约3~5公里,河宽40~90米。两岸沼泽湿地多,较高的阶地上生长着优良牧草,牧业发达。哈拉哈河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部吉里革先山西麓的达尔滨湖。河流东南向西北流,河长399公里,是中蒙界河。呼伦贝尔市境内流域面积8736平方公里。到额布都格卡附近河道分2支,一支直接汇入乌尔逊河,一支注入贝尔湖。主要支流有罕达盖河、胡鲁斯台河。乌尔逊河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贝尔湖和沙尔勒金河,北流注入呼伦池,河长223公里,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河流两岸地形平坦,一般河宽60~70米,水深2~3米。河漫滩上苇柳丛生,湿地较多。河两岸牧业发达。根河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吉奇山西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根河、额尔古纳二市,于额尔古纳市四卡北注入额尔古纳河,河长428公里,谷宽1~2公里,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上游至下游,周围地貌依次为山地林区、低山丘陵区和丘陵区。主要支流有伊图里河、依根河、库力河等。得尔布干河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根河市得耳布尔镇北上游岭附近,由东北流向西南,于河口附近与哈乌尔河汇合后注入干流,河长273公里,流域面积0.68万平方公里。建于蒙元时期,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吉思汗大弟弟拙赤·合撒儿及其家族居住的主要城池遗址——“黑山头古城”,位于根河、得尔布干河注入额尔古纳河之间沼泽地东台上。激流河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的三望山,河长468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在额尔古纳市田登科附近汇入额尔古纳河。处于大兴安岭西北坡原始森林区。主要流经地区有根河、额尔古纳二市。主要支流有金河、阿龙山河、敖鲁古雅河、安格林河等。⑵嫩江水系嫩江干流是内蒙古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界河,右岸支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由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尔河、霍林河等众多支流组成。嫩江水系河流全长1369公里,流域面积24.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内蒙古境内流域面积15.32万平方公里。嫩江嫩江水系干流,松花江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坡,南北纵贯呼伦贝尔市东部,经过嫩江市、莫力达瓦旗尼尔基镇、齐齐哈尔市,在三叉河的附近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后称松花江。黑龙江省嫩江市以上,河流处于山间谷地之中,河谷宽2~3公里;嫩江市以下,河谷逐渐开阔,到尼尔基镇附近,两岸冲击平原宽达10公里,河宽150~400米,水深3米左右;齐齐哈尔市以下,河流进入宽广的大平原,河宽380~900米,最大水深达10米。甘河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沃违其山麓。干流流向西北-东南。主要流经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河长1188公里,流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在黑龙江省嫩江市附近汇入嫩江。大部处于山地地形,原始森林广布,林草丰美,水源涵养条件好。主要支流有阿里河、奎勒河等。两岸林牧业发达。主要支流阿里河,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183平方公里,诺敏河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岭西,河长441公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族自治旗尼尔基镇附近分两支岔注入嫩江。流域面积2.55万平方公里,较大的支流有毕拉河,长229公里。在毕拉河口以上,干支流均处于山谷之中,原始森林繁茂,水源涵养条件好;毕拉河口以下经诺敏镇,河流进入较宽的河谷;尼格河以下至干流河口一带,河流冲积平原逐渐开阔,地形平坦。诺敏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十五”在建项目——干流毕拉河口水利枢纽,最大坝高80米,总坝长1200米,水库总库容28.78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25.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4.47亿千瓦小时。阿伦河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博克图腰梁子附近,河长344公里,流域面积6126平方公里。流域形状为窄长方形,具有河流短和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流经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境内。乌司门以上地形属山地丘陵交错,以下为波状平原。下游于成吉思汗边堡以下流入黑龙江省境内。雅鲁河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博克图附近光头山,河长388公里,主要流经内蒙古牙克石市和扎兰屯市,在黑龙江省龙江县东入嫩江。流域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1.46万平方公里,有阿木牛河、济沁河、罕达罕河、卧牛河等主要支流。下游经常移动,遗有很多旧河道、牛轭湖和沼泽地,并有砂砾层分布。扎兰屯城北的秀水吊桥绰尔河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顶部石门子站附近,海拔1300米。河长552公里,流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牙克石、扎兰屯2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东南流到与黑龙江省交界处注入嫩江。流域面积大部属内蒙古,仅下游右岸局部地区属黑龙江省。河谷窄深,两岸支流密布且分布均匀。“十五”在建项目——绰勒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游河流,总库容2.6亿立方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0千瓦小时。洮儿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麓索岳尔洛山和老头山一带,经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和乌兰浩特市,于东南流入吉林省的月亮泡注入嫩江。全长595公里,流域面积2.88万平方公里,其中位于内蒙古境内流域面积2.21万平方公里。是嫩江下游右岸一条大支流。河道较平缓,汛期夹带大量泥沙。索伦以下至边界的镇西河段,干流河谷逐渐开阔,是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主要农区。较大支流归流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宝格达山,全长218公里,流域面积9706平方公里,在乌兰浩特市南郊汇入干流。干流中游河道上建有大型水库——察尔森水库,内蒙古境内水田灌溉面积15万亩。霍林河嫩江支流。发源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西麓,经霍林郭勒市、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进入吉林省境内,水流逐渐扩散消失。干流全长590公里,流域面积为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1万余平方公里;自黑大庙以上属山区,以下属沙丘和冲击平原。主要支流有解生吐河、坤都冷河、东哲里木河、敦都乌苏河、巴彦哈拉河等5条常年河。⑶辽河水系位于内蒙古境内的西辽河流域是辽河水系的右上源,由老哈河、西拉木伦河、西辽河干流等河流组成,河流全长830公里,流域面积13.88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新开河、教来河、乌力吉木伦河。老哈河西辽河南源。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海拔1490米,流经赤峰市东南部,在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接处与西来的西拉木伦河汇合后称西辽河。全长425公里,流域面积3.31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八里罕河、坤都冷河、英金河、羊肠子河等10条,均系长年流水河。干流上游河谷狭窄,两岸山地围绕;中游进入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冲击平原,河床有所抬高。中游河道上建有红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45万平方公里,是一座有防洪、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效能的大型水库。西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西辽河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北麓白槽沟。古称潢水、饶乐水、吐护真水等。河道长380公里,流域面积3.22万平方公里。全河总落差1134米,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支流有查干木伦河、少郎河、响水河等。河水夹带黄沙。干流上游,河流穿行于深窄山谷之中;中游,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流进入冲击平原。西辽河由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口苏家堡至辽宁省康平县二道河子的河段称西辽河,西辽河在康平县二道河子与东辽河汇合称辽河,辽河最终泄入渤海。西辽河干流长403公里,平均比降为1/2500。河谷两岸发育着一级阶地与河漫滩,宽广的阶地构成西辽河冲击平原。新开河西辽河水系一级支流。河流自西拉木伦河台河口分流后,经通辽市开鲁县和科尔沁左翼中旗,在英窝与西北来乌力吉木伦河汇合后,至小瓦房归入西辽河,全长378公里。是1950年内蒙古政府重新整理西拉木伦河古河道而形成的河流。河流两岸为宽广的西辽河平原,是通辽市主要灌溉农业区和平坦草牧场,沿河两岸还建有他拉干、都西庙等旁侧平原水库。教来河西辽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赤峰市敖汉旗西南奴鲁尔虎山,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王家窝铺与西辽河汇合,河流全长559公里,流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平均河床宽约300米,常年流水,可灌溉两岸农田数十万亩。乌力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吉祥的河。西辽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的巴颜乌兰峰,汇集横河、乌兰达坝河、干支嘎河、浩尔吐郭勒河、沙里河等河流,经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通辽市扎鲁特旗,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英窝与西北来的新开河相会归入西辽河,水质良好。河流全长598公里,流域面积3.34万平方公里。⑷滦河水系滦河水系古名濡水。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由南向北流入沽源县,称闪电河。至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镇折向东,称上都河。入多伦县后,至查干敖包东,慧温高勒自北来汇,始称滦河。经小菜园出境复入河北省丰宁县。较大支流有慧温高勒、乃仁高勒、吐鲁根河、羊肠子河等。河道蜿蜒曲折。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全长254公里,流域面积0.69万平方公里。⑸永定河水系内蒙古境内的永定河水系属永定河北支洋河和南支御河的上游部分,流域面积5600平方公里。洋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其主要支流有后河、银子河。御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丰镇市,主要支流有饮马河。均处于山地丘陵区,谷深河窄,以农为主,植被稀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普遍,河流含沙量大。⑹黄河水系黄河水系在内蒙古境内由黄河干流和较大的支流大黑河、浑河、纳林川、乌兰木伦河、悖牛川、红柳河、都斯图河以及昆都仑河等组成。此外,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的南侧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北侧等还有许多的山洪沟汇入。流域面积15.13万平方公里。黄河黄河干流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石嘴山流入内蒙古,经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至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马栅出境,全长843公里。由于黄河河流的冲洪积作用,形成了宽阔的后套平原、前套平原(土默特平原)和黄河南岸平原,又因干流流经境内,给干旱少雨的河套平原的农业水利化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水利建设,河套平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业灌溉区之一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内蒙古境内黄河干流一般河宽1000~2000米,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建有三盛公水利枢纽。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水流急湍,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段水流缓慢,河道险工多,两岸土地经常受淘坍落。从1950年起至2004年,黄河两岸共修筑堤防1010公里,保证了两岸广大农田、城镇等工农业正常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黑河黄河支流。由干流和大庙沟河、五贝滩河、石人湾河、小黑河等主要支流组成,流域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干流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梁顶,往西经卓资县、旗下营,至陶卜齐折向西南,经美岱、三两等地,于托克托县河口镇附近注入黄河,河长236公里。两岸地形,美岱以上为山区,美岱以下为土默特冲击平原。最大洪峰2000立方米/秒,最小洪峰200立方米/秒。是呼和浩特市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的主要灌溉河流。浑河黄河支流。由干流和古力半吉河、清水河等支流组成,流域面积0.25万平方公里。河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鲁县,在长城的杀虎口附近进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自东向西径清水河县,于岔河口附近注入黄河,河长200公里,是一条典型的山溪性的多泥沙河流。纳林川、乌兰木伦河分属于黄河支流黄甫川、窟野河的上游,皆发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侧的山地丘陵区。纳林川河长72公里,在其东侧有十里川平行南流,于陕西省麻镇附近汇入黄甫川而注入黄河,在内蒙古境内流域面积0.29万平方公里。乌兰木伦河(红河之意)长63公里,在其东侧有悖牛川平行南流,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汇合后称窟野河而注入黄河,在内蒙古境内流域面积0.47万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均处于山地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水网发育,洪枯水相差悬殊。中下游沿河滩地,大部已被改造利用于农业生产。萨拉乌苏河又称红柳河,系黄河中游无定河支流的上游。由萨拉乌苏河及其支流海流图河、纳林河组成,流域面积0.75万平方公里。红柳河发源于陕西省萨拉乌苏定边县,在二层河台流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最南部的乌审旗境内。经毛乌素沙地南缘,下游又归入陕西省榆林地区的无定河而注入黄河。在内蒙古境内的河长110公里,水深1米左右,河畔有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萨拉乌苏文化”遗存。水网不发育,河槽深窄,河底基岩裸露,河道比降大,建有水库。水源优良。沿河两岸为乌审旗主要产粮区。都斯图河都斯图为蒙古语,意为似油的河。黄河支流。发源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察汗淖尔镇,向西经鄂尔多斯高原,于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注入黄河。河长166公里,宽50~100米,流域面积0.42万平方公里,无支流汇入。全年长时间干沟无水,下游有一定清水流量。水质不佳,有苦水沟之称。流域内水草丰美,树木繁多。2.内流水系内蒙古内流水系分布比较零星,自东而西有达里诺尔、乌拉盖尔河、查干诺尔、黄旗海、岱海和高原西部的塔布河、艾不盖河、额济纳河等水系,皆系无尾河,河川径流均消失于各自封闭的湖盆或洼地内;总流域面积11.41万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9.8%。⑴乌拉盖尔河水系乌拉盖尔河水系是内蒙古最大的内陆河水系。由乌拉盖尔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色也勒吉河、宝日嘎斯太河、音扎干河、高日罕河、巴拉格尔河以及伊和吉仁高勒河、锡林郭勒河等河流组成,其流域面积约6.88万平方公里。乌拉盖尔河内蒙古最大的内陆河之一。由干流和主要支流色也勒吉河、宝日嘎斯太河、音扎干河、高日罕河、巴拉格尔河等河流组成,流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位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境内。干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宝格达山,向西南流至胡稍庙与色也勒吉河汇合后,河流折东西向至新庙以西,河槽逐渐消失,形成大片湿地和众多的湖泊,最终注入乌珠穆沁盆地最低处索里诺尔大洼地,全长250公里。伊和吉仁高勒河锡林郭勒高原上的河流。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大兴安岭西麓,由南向北流至东乌珠穆沁旗额和宝拉格苏木境内消失,在其东侧有支流巴嘎吉仁高勒河平行北流,于西乌珠穆沁旗巴彦高勒苏木境内注入伊和吉仁高勒河。河谷宽1~4公里,河宽2~4米,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锡林郭勒河锡林郭勒蒙古语意为高原上的河。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大兴安岭西麓,纵贯锡林浩特市中南部。上游东西流向,处于丘陵地带,河谷宽1公里,库尼苏曼以下为中下游,河水折向北流,河谷宽2~5公里,形成河间盆地,间有沼泽,至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查干淖尔消失。无较大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⑵查干诺尔水系查干诺尔水系主要包括巴音河和恩格尔河,流域面积0.51万平方公里。巴音河由高格斯台河、灰腾河汇合而成,发源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浑善达克西部沙地东缘,由东南向西北流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境内的查干淖尔湖,河宽3~10米。恩格尔河发源于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西部,上游狭小,下游河谷宽2~3米,河宽2~5米,向北注入阿巴嘎旗境内的查干淖尔湖。⑶塔布河塔布系蒙古语,意为五,因其上游五水汇合而得名。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原上的内陆河。发源于包头市固阳县东北部南沟村,由西向东流经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至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渐向北流,最终汇入呼和淖尔湖。干流全长316公里,流域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上游段为山区,谷深40米左右,河槽宽约10~30米,平时呈干河;中游段山地与丘陵相间分布;下游两岸多系台地,是干旱草原,河道中有零星滩地分布。⑷艾不盖河艾不盖河系乌兰察布高原上的内流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南的犒劳以根山地,向东流至百灵庙又折向北流,最终归入腾格日淖日湖,全长约205公里,流域面积1.21万平方公里。上游区为山地,河谷宽2公里左右;中游流过丘陵与石山交错地带,河谷宽300~600米;下游先后流经宽阔草甸草原和一片戈壁,河床逐渐消失,河水潜没在淖日湖之中。⑸额济纳河额济纳河为内蒙古西部荒漠区中的最大河流。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南麓,上游为黑河和弱水,北流入内蒙古境内称额济纳河。额济纳河向北流至狼心山分为西河(木仁高勒)和东河(额木讷高勒),最终分别汇入嘎顺诺尔(居延海)、苏泊诺尔。河长250公里,呈南北流向,弯曲度小。西侧有穆林高勒、赛汗高勒、乌兰艾立格高勒、克列图高勒和巴嘎高勒等5个支流分别汇入嘎顺诺尔(居延海)。东河下游有昂茨河、古尔本汗立河、哈拉素海河、达西敖包河、纳林河等5个支流。河流流经额济纳旗人民政府驻地达来呼布镇。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上游来水无保证,加之内蒙古境内又不产流,河流除汛期外很少有水。㈡河流水化学特征以水的矿化度为主,总硬度为辅,内蒙古河流水化学特征可分为5个带。l.极低矿化度(小于100毫克/升)、极软水带(总硬度小于1毫克当量/升):主要分布于雅鲁河以北、海拉尔河牙克石市和根河拉布达林镇以东地区。水质十分优良。2.低矿化度(100~300毫克/升)、软水带(总硬度1~3毫克当量/升):分布于绰尔河、洮儿河及霍林河上游,海拉尔河中下游,西辽河平原南部局部地区等,多为森林与草原过渡带,有局部农田。水质皆为良好。3.中等矿化度(300~500毫克/升),中等硬水带(总硬度3~6毫克当量/升):分布于西辽河流域(除西辽河平原东南部)、海拉尔高原的乌尔逊河以东,锡林郭勒高原的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正镶白旗一线以东的内流区,黄河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东经l10°以东地区。大部属弱碱性水。4.较高矿化度(500~1000毫克/升),硬水带(总硬度6~9毫克当量/升)。分布于呼伦湖水系诸河,锡林郭勒盟东经l14°以东地区,乌兰察布盟的化德县、商都县、察哈尔右翼后旗及黄旗海、岱海水系,鄂尔多斯高原东经109°~110°之间地区。属弱碱性或碱性水。5.高矿化度(大于1000毫克/升)、极硬水带(总硬度大于9毫克当量/升):分布于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的北部,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及都斯图河,阿拉善盟等地区。属碱性水或弱碱性水。

都江堰 分沙原理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都江堰鱼嘴分水原理:都江堰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工程构成(见图1)。它们有机的组合,联合发挥了引水灌溉、排洪、排沙和减灾的巨大作用。鱼嘴与金刚堤连在一起,位于江心,它们的建造和作用与弯曲河床形态有密切关系。金刚堤实质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鱼嘴位于金刚堤的顶端,形如鲸鱼之嘴巴,故名为鱼嘴。鱼嘴与金刚堤的共同作用是使岷江河床分汊,即分为内江和外江,所以鱼嘴与金刚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从分水堤与金刚堤位于河床中心位置分析,这个堤的建造,主要是李冰利用了河流的弯道环流的科学原理形成的。如现在的分水堤东侧是岷江凹岸,也正是内江流经的部位,西侧是岷江的凸岸,也正是外江流经的部位。这里的弯道环流的表流流入凹岸,把凹岸被侵蚀的和过境的大量泥沙,由环流的底流再搬运到凸岸堆积成遇回扇,其中一部分泥沙在江心堆积形成规模宏大的江心洲(金刚堤),泥沙在洲头不断堆积、延伸,加之人工不断对它们修筑、加固和保护,形成今日之天然——人工金刚堤和鱼嘴。金刚堤和鱼嘴的存在,使岷江主流在此成为分汊型河床。尤其鱼嘴的存在意义,在于发挥分汊河流的分水分沙作用,如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简称“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显然,这是李冰掌握了分汊口即江心洲(金刚堤)和洲头(鱼嘴)的分水分沙特点,又利用了内江具有平面弯道环流泄水特性,创造的科学分水方法。

都江堰沙石项目公示

有利:

洪水期:鱼嘴分流岷江,从而减少进入内江的水量;若内江洪水水位高于飞沙堰的溢流低坝,飞沙堰再次分流内江洪水,从而减少经宝瓶口进入灌区的水量;枯水期:由于内江河床深,枯水期大部分水量进入内江;由于枯水期内江水位通常低于飞沙堰溢流低坝的高度,从而保证内江水量大部分进入灌区,保证灌溉用水。

或有弊:建设外江闸会破坏都江堰古迹;不利于泥沙下泄;加剧外江下游地区枯水期用水困难等。

都江堰泥沙怎么分离

防洪:

一 鱼嘴分流 将岷江分为内外江,外江就是用于泄洪的 当洪水来袭的时候,外江引流,将洪水分流 就达到防洪泄洪的目的 都江堰在防洪手段上 是疏导而不是堵塞。

二 是口诀“深淘滩,低作堰”,具体说就是飞沙堰,位于内外江分流处,有泄内江之洪于外江,延缓水流速的作用 文献记载为: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灌溉:岷江原来只有外江,没有内江,故,岷江水本不会流向成都平原地区。都江堰水利工程凿山分河,将岷江水由鱼嘴引至宝瓶口,使内江水流向成都平原。现在,内江又在都江堰市区分作4条河,达到灌溉目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3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