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区别(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
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
二者的性质不同。1、社区即社区居委会,属于城镇居民的自治组织,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街道办属于政府机关,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2、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受不设区的市(县级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指导、支持和帮助;街道办事处是五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按照工作需要设立的派出机关,受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政府或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3、一般简单来说,在同一辖区前者受后者的领导。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从字面上说,我国实际行政区划是按: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村级、组级六级行政区域划分的,关于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就在于第三级及以下,第三级行政区划中县级(包括城市范围的直辖市、地级市(含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省辖市)的市辖区、县级市,这些第三级行政区划的下属第四级行政区划下划分为街道、镇,第五级为社区;第三级行政区划中的县(包括自治县、矿区、工农区、林区、特区)下属第四级行政区划下划分乡、第五级为村、第六级为组。
我说得不一定全,希望给你以指引!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社会工作者,是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一种针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能力甄别的级别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由国家认定的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证分为助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级别。
2、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被各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录用的。并在以自然居住小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
二、两者报考条件不同
1、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条件:
① 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② 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③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④ 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2、社区工作者因考试由各地区自行组织故报名条件会因各地要求有所不同,具体条件可查看所在地区人事考试中心。
三、考试科目不同
1、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2、社区工作者笔试:基本理论政策、时事政治、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写作四部分。(以各省区招录公告公布为准!)
三、分数线不同
1、社会工作者考试100分满分,60分及格。参加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的人员,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社会工作者考试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2、社区工作者笔试满分150分,每次考试后划定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按照一定比例、笔试分数从高到低分别确定各街道(地区)办事处、镇进入面试人员名单,考试成绩当次有效。
扩展资料:
两者联系:
1、应聘加分政策
社区工作者隶属于国家民政局,是国家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而设立的岗位,以自然居住小区为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活跃在我国社区建设工作第一线的社会 工作者队伍,是专门从事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
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表明其已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会对你应聘社区工作者岗位有加分政策。各地政策不同,一般是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者加10分。
2、工资加薪奖励
根据《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 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每人每月可享有100元到200元不等的职业水平补贴。
3、积分落户政策
通过考试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执行人保部门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薪酬制度。按照规定享受积分落户、保障房申请等相关优惠政策。
4、持证上岗要求
在近两年的各省市社区的青少年矫正工作,戒毒事务所,社区敬老院自愿者协会工作的招聘公告内,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在不断加强。同时也使的社区工作越来越专业化、正规化。目前,在全国内,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各省对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在加强认可。
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城市社区
社区隶属区政府管辖,是政府的下属的一级办事机构,主要业务受街道办事处、民政局、公安派出所的管理。社区工作人员一般都不是公务员,和村干部一样,都是选举产生。
法律依据:《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第二条 十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当设立街道办事处;
十万人口以下五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如果工作确实需要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五万人口以下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一般地不设立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的设立,须经上一级人民委员会批准。
第四条 街道办事处的任务如下:
(一)办理市、市辖区的人民委员会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
(二)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三)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村一般是自然村,就是农村了,一些人聚居在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农地。社区则是隶属于城市的一部分,比如一个居民楼小区就可以是一个社区。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居委会、村委会是同一级别的自治组织,城市社区的自治组织称为居委会,农村一个行政村的自治组织称为村委会。
一个行政村有多个村民小组组成、包含多个自然村,有可能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村民小组,大的自然村也可能分为多个村民小组。农村社区一般包括几个行政村,也可能一个行政村。城市社区和居委会是设在一块的,一个城市社区设一个居委会。就好像一个街道,就设有一个办事处一样。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差异
村支书和社区书记都是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但是他们的职责和范围不同。
村支书是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主要负责管理和组织村级事务,包括土地管理、农业生产、村民自治、公共设施建设等。村支书通常由村民选举产生,任期一般为三年。
社区书记是城市社区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主要负责管理和组织社区事务,包括社区建设、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居民自治等。社区书记通常由社区居民推荐,由街道办事处或区政府任命,任期一般为五年。
因此,村支书和社区书记的职责和任期存在差异,但在基层组织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差异
城镇居民社保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是两种社保。针对群体不同、缴费额度不同,缴费方式也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是为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国家针对不同类别的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不同的社保优惠政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覆盖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1.城镇居民社保是具有城镇户籍(非农业)人员,在户籍所在地街道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是具有城镇户籍(非农业)人员,在本人存档案的人才中心办理。
2.城镇居民社保包括养老、医疗两项,两项可以分别单独参保;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三项,不可以单独参保其中一项。
3.城镇居民社保参保人员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人员为没有固定工作的城镇劳动群体。
4.城镇居民社保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医疗保险报销执行各地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标准。
农村社区跟城市社区的区别
区别如下:
村委会和社区的区别是性质不同、工作职能不同、定义不同、等级不同。
1.村委会是村民委员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而社区是城市街道办事处的基层组织。
2.社区也就是居委会,且是在市辖区人民政府、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指导下进行工作,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也可以对居民委员会有关的下属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
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的关系
如下
街道办事处是地方基层政府的在城镇的派出机构.受地方政府领导和委派,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管理\民主管理形成的机构.是一种自律机构,不是行政机关.办事处行政一把手是主任,党的一把手是书记,按照党管行政的原则,书记是总的一把手.居委会因为不是行政部门,所以书记的作用只在支部支部内部发挥.一般工作有居委会主任主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