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分苗的步骤(什么是分苗)

2023-05-11 17:50:21生活资讯1

分苗的步骤

一般冷床育苗。分苗从2片真叶开始,宜控制在3~4片真叶期。因为幼苗相对小,成苗率高,若苗龄过大,就会影响花芽分化,而且每分苗一次,延迟生长5~6天。

分苗前3~5天,苗床要降温,加大通风、控制水分、锻炼秧苗。分苗时做到边挖苗,边扎小拱棚排苗盖膜,以防中午高温使秧苗萎蔫。

分苗时尽可能集中劳力、时间进行排苗,以利幼苗健壮生长和管理。分苗宜采取一次分苗

什么是分苗

一般要进行两次间苗,第一次间苗要早一些,不算子叶在内,等幼苗长出2片新叶时,就可以间苗。第一次间苗主要拔除出苗过迟、子叶形状不正常、生长弱小和拥挤的幼苗。留苗距离2-3厘米,穴播的每穴留苗5~6棵,以疏苗为主。

第二次间苗是在新苗长出4~5片叶时,在第一次间苗后的5~6天进行,选留叶片形状和颜色与本品种特性一致的幼苗,剔除杂苗。条播白菜可留苗距8~10厘米,穴播者每穴留苗3-4株。

有些农户进行3次间苗,这也是可以的,但间苗是一件苦力活,所以间苗两次后,就可以定苗了。定苗时间是在幼苗长出8叶时就可以定苗了,经过两次间苗后,剔除病苗和劣苗,只留下壮苗,这给白菜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苗怎么分

1、首先分株的时候用竹签将花盆边缘的土壤拨松然后将竹子整盆脱出来。然后再将根系上的泥土拨开。

2、然后拨开土后就会发现很多老根,先把这些老根捋一捋,然后将根系修剪一下。将根系剪短更利于上盆,也利于促发新根。

3、最后将分株的竹子移植到新的花盆即可。

分苗的基本条件

1、 育苗的苗床准备

育苗的温度要把握住:平均气温能够达到10度的时候能够安全的露天进行育苗,但是低于10度就得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夏天的时候要控制温度让它降下来,采取遮荫的方式还要防治雨涝的发生。育苗的苗床要求:整个苗床的土壤必须细碎还得平整,最重要的是肥力充足。每平方米的苗床可以施用已经处理好的农家肥10到20千克,磷肥也要适当的施用一些,大概每平方米0.025千克。将肥料撒匀,在将整个土壤翻整,整平畦面。一定要注意在播种之前将地水浇足,当水渗透之后,在畦面上铺一层筛好的细土,之后就可以将种子撒进去了。25克的种子基本上就可以栽一亩的大田。

2、 育苗种子的处理

要将种子浸湿,找一个有滤纸的培养皿或者是沙包,是在没有这两个的可以用纱布代替,放在温度在4到6度的冰箱一个晚上,在进行使用。为了让那个处理好的种子能够更均匀的撒入苗床,可以将种子掺入少量的细潮土,充分的混合均匀。进行播种以后要覆上0.5厘米的细土。如果在冬季进行播种之后要盖上膜增加温度保证湿度。在夏天播种要扯上遮阳网给苗床降温,保证苗顺利出土。

3、 苗期的管理

在苗期首先要关注的还是温度,白天的苗床温度要控制在16到20度之间,晚上的温度要在10度左右。在幼苗顺利生长到2到3个叶子的时候要进行分苗。笔者在这里向大家提供两种方式进行分苗,营养钵还有分苗床。两者各有各的好处,营养钵可以更好的保证生菜幼苗的根系,等到定植以后可以很快的进行缓苗。采用分苗床的话要先进行浇水,但是分苗畦应与播种畦一样都得进行很精细的整地措施。从播种畦移植出来的苗要按照6到8厘米的范围进行栽种。当分苗完成以后要立即进行浇水,还得在幼苗上覆盖一些东西进行缓苗。缓苗之后要控制水分,这样有利于发根还有壮苗。因为不同时节的温度有很大的不一样,所以苗期也不一样。在4到9月进行育苗的时间大概有25到30天。1月到3月进行育苗的,苗期要30到40天。

4、幼苗进行定植

定植最要注意的就是幼苗的根部,一定要保证根系的完整,可以大大的缩短缓苗的时间,这样可以让生菜生长的时间缩小。定植的时间是当幼苗有5到6个叶子的时候进行定植。根据天气还有季节的不同进行灵活的栽苗方法。春夏秋三个季节露地栽植可以挖穴栽苗之后进行灌水。冬春季节保护地栽培可以采取水稳苗,意思就是在畦内按行距开定植沟,再按照植株的株距进行苗的摆放,之后再用浅土将苗稳住。之后再沟中灌水再次覆土埋好。这样能偶避免因为全面的灌水造成地面的温度过低造成缓苗不利。

4、 特别注意

(1)在沟里育苗而不是在垄上

种子在发芽还有出苗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苗床里的泥土是不是湿润将会影响到种子发芽还有出苗的快慢以及之后的长势。针对现在的天气来说,这个时候比较干燥,容易起风。这和生菜本身需要水生长的特点相违背,所以在沟里育苗比在垄上更利于生长、管理。

(2)苗床的底层土壤以及覆盖层土壤要淋水保证湿润

在播种之前先进性较多水分的润湿苗床,等到水分渗透以后就可以进行整地播种了。这样既能保证苗床湿润还能保证土壤不会黏手,使整个苗床的湿润度更加均匀。可以避免因为撒水造成的一部分土壤过干,造成出苗不齐,一部分土壤过湿,造成生菜种子沤烂不长苗。

(3)出苗以前覆盖东西

上面咱们已经讲到生菜在苗期发芽需要严格的控制温度。温度高于常温25度,发芽受到影响,种子的活性较差肯能就不会发芽。但是温度比常温低的话还是可以发芽的,例如5度左右也可以保证生菜发芽,只是生菜的生长期会延长。所以为了保障苗期温度,我们要选择覆盖物,笔者推荐稻草,稻草既可以保湿还可以保温。有一些地区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温度在30度晚上就在10度左右,覆盖上稻草的苗床环境更利于生菜发芽、出苗。生菜播种后出苗一般需要三四天但是要将覆盖稻草要记得及时撤去,在嫩苗有点破土的时候就可以撤走了。

四、播种以后要撒上驱赶小动物的药粉

有一些小动物很喜欢吃幼嫩的蔬菜叶子,尤其是蚂蚁。生菜播种之后要防蚂蚁。这些小动物最害怕一些气味有刺激的东西像是辣椒粉、蒜末、薄荷叶、硫磺皂、药皂,可以拿其中一种(后面两种建议加点水稀释)撒放在苗床周边,防蚂蚁爬去吃生菜种子;当然大家可以买一些比较专业的东西进行预防,可以防除了蚂蚁以外的很多小生物。

分苗是什么意思?

分苗是指育苗两个阶段的中间过程。为了减少苗期占用大田的时间,培育大苗。较好地调控苗床的生长条件,先在较小的苗床密播种子,当苗子长到两片真叶时,生长拥挤,需要分栽在较大的苗床的过程。

分苗操作过程

番茄分苗技巧如下

 在番茄的种植中,分苗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番茄分苗的要点是什么?

分苗床要土质疏松、养分全面。整地时每10平方米施入专用育苗肥3-5斤,将地整平,浇透。喷药消毒:分苗前一天,番茄苗喷施2000倍液瑞苗清或600倍液普力g防病,并先往播种床中灌透水,利于第二天挖取根部带土的小苗移植。起苗后应选苗,淘汰病弱苗、无心叶苗。如幼苗不齐,可按大小分别移植,便于管理;栽苗深度一般以子叶露出土面1-2厘米为宜,如幼苗有徒长的胚轴,可将秧苗打弯栽入床土中,番茄下胚轴易形成不定根,幼苗弯曲栽植既可增加根系,又降低秧苗高度。但栽苗时切不可将子叶压住。

分苗要点:分苗一定要在两叶一心的时候完成。分苗前一天番茄苗用恶甲水剂商品名瑞苗清2000倍液或者霜霉威商品名普力g600倍液杀菌消毒。淘汰劣质苗以后按照苗子大小分开移植。栽苗深度以子叶露出地面1-2厘米为宜,苗子茎杆较长的可将杆弯曲后栽入苗床。

分株育苗的方法

操作要点如下:

1.最好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分株的机会,顺便把君子兰换一下盆(修下根、增加或更换营养土,更换下盆等),脱盆后把侧儿掰下来,注意让侧儿多带些根在上面。

2、把根清洗下,用小刀把侧儿伤口处削平整,修掉发黑或腐烂的根,把根部放在多菌灵或者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杀菌消毒处理。一般20分钟就可,然后把它拿出来放置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切口水分。

3、水分晾干后就可以入盆正常育苗了。培育土要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把它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培育1个月就可转入正常的养护了。

分苗的流程有哪些

裙带菜的育苗技术与海带非常类似。传统的育苗方法也是通过幼孢子采苗,可分为半人工采苗和全人工采苗两种方式。半人工育苗又称人工采孢子海区育苗,该方式适用于夏季水温较低,高水温时间较短的北方沿海。在每年的6--7月份,裙带菜的繁殖季节,选择肉质较厚,叶大而柔软,色泽浓褐或黑褐色,孢子叶有显著的隆起并富有黏液的亲本。采用阴干法采苗,即将海上暂养的种菜取回后,采集种菜的孢子囊叶,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再把孢子囊叶悬挂于通气的室内,或平放在干净的草席上,使其阴干。然后将阴干孢子囊叶浸没于室内育苗池内的海水中,使之大量放散游孢子,游孢子附着到铺设于池底的棕绳上。然后直接将苗绳挂到海区浮筏上进行育苗,待幼苗长至肉眼可见时再分苗。这一育苗方法充分利用了游孢子游动性强和附着时间短的特点,优点是程序简单,劳动量小,成本低。其不足之处包括育苗期间易受杂藻、浮泥及贻贝、藤壶等生物的大量附着和海上风暴的影响,幼苗密度难以掌控,出苗不稳定,从而使成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全人工育苗,又称全人工室温度夏育苗法,采孢子和幼苗培育都在室内完成。此方法与海带夏苗法相似,所不同的是海带菜采用常温育苗,比海带简便、节能。自6月开始采苗,9月底幼苗出库,持续约3个月的时间。这种方法避免了海上风暴的袭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附着物的问题。同时这种方法还具有育苗密度大、出苗稳定等优点,因此较半人工法可靠,提高了栽培裙带菜的产量和质量,是裙带菜最普遍的育苗方法。裙带菜育苗期间应保证营养盐的供应,须施氮、磷肥,配子体和孢子体前期,育苗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应达到NO3-N4 mg/L、PO,-P0.3 mg/L。8月中旬以后孢子体形成阶段,氮磷的浓度适当提高到NO3-N5 mg/L、PO,-P0.4 mg/L。施肥通常在换水后进行,一般将肥料配成5%溶液均匀喷洒。

分苗的注意事项

你好,西红柿种子出苗后,当幼苗生长到2-3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分苗了。这时候,将幼苗从种植盘、盆或者苗箱中取出,轻轻地将泥土清除,然后用剪刀剪断苗根和苗茎,将幼苗分别移植到新的种植盆或者苗箱中。分苗后,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分苗操作要点

兰花养护好了,兰丛会越来越大,分株自然不可避免。可有些兰友在给兰花分苗后,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有消苞、腐苗、出新苗退力变弱苗等。这些问题大多与分苗操作不当有关系,如何正确地给兰花分株呢?

首先在分苗前,兰友需要一个正确的判断,什么样的兰花需要分苗、有必要分苗,而什么兰花不能分苗、不宜分苗。以春兰和蕙兰为例,兰株旺盛、明显有多代兰苗同生的、每盆超过10苗的,就可以分苗,也完全有分苗的必要。

而那些弱苗、老苗,以及生长本就不旺盛的兰花,则没有必要分苗,也不能分苗。弱苗之根本在于根系不健壮,如果根系健壮旺盛的话,兰株没有理由瘦弱。老苗不适合分苗,在于老苗萌生的新苗在两三代内是很难复壮的。那么,合适分苗的兰花,如何操作才是正确的呢?

我认为,兰花正确分株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宜花后芽前

兰花(春兰蕙兰)在花后就会萌芽,但二者之间会有一段空窗期,如果能在花期结束而新芽点未萌之时分苗,则可避开损伤新芽的几率。此时分苗兰花芦头受影响最小,对于接下来的萌芽也无副作用。一旦服盆后,兰花就会长出健壮的新苗。

二、宜天气晴朗

兰花种植要杀菌吗?要的!什么是最好的杀菌药?太阳!!阳光生万物,兰花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分苗期的兰花尤其如是。天气晴朗时空气湿度相对较小,兰花分切的伤口感染几率也就小了。另外,还可以利用阳光快速愈合伤口。

三、宜提前控水

分苗的兰花如果不控水,根系吸收水分饱满就会很脆,这种兰花根系特别容易折断,尤其是健壮的兰根,因为水分含量大,更易受到分苗时损伤。

四、忌全新草

有些兰花第一年种植后发苗很快,将老兰苗修剪后就只剩下新苗了(现在说的新苗是指2020年萌生的),这种兰花即使苗数够多,也不建议分苗。兰株中没有成熟期的兰苗,分苗后服盆慢而且当年不易开花。

五、忌即分即栽

兰花分苗后,无论是剪还是切,都不可避免会有伤口,剪切伤口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的就是这些伤口必须愈合后才能上盆。有些兰友比较心急,刚刚分切的兰苗就急于上盆,此时伤口还在分泌汁液,特别容易受到土壤中病菌的感染。最常见的就是分苗后,兰花易得茎腐病,这 因为病菌侵入兰花的芦头了。

六、忌分苗施肥

兰花分苗后也是需要服盆期的,这与新栽兰花基本差不多。服盆期的兰花根系汲取能力弱,如果刚刚分苗就施肥,不仅难得肥效,而且还容易导致肥害。当然,在分苗前10天左右,喷施一次叶面肥是可以的,也能更好地防止兰花分苗后的不服盆。

分苗的概念

兰花也有生老病死。当一株兰花在因为老化或者其他原因逐渐走向消亡的时候,它的叶片会从外到内,自上而下一片一片的逐渐发黄,最后逐渐枯萎,这种现象就是兰花的“退草”。此外兰花“腐草”也会造成黄叶的现象,但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退草黄叶的顺序是由外而内、由上往下,颜色会由黄绿均匀过度;而腐草黄叶的顺序则通常是由内而外、由下往上,颜色黄绿界限分明。

兰花退草的2种类型

兰花的退草有2种类型,即正常退草和非正常退草。正常情况下一株兰苗的寿命大约为4-6年左右,它在壮年的时候就已经繁殖出了下一代,然后自己成为老苗,把大部分的营养用来留给下一代生长所用,而自己慢慢黄叶退草,走向寿命的尽头。这种退草是兰花的新老交替,叫“正常退草”,同人类繁衍后代一样属于自然现象。

而还有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养护方式不规范或者养护环境不达标,在兰花还远未达到寿命尽头的时候就提前退草了,这种退草叫做“非正常退草”。

非正常退草的3种原因

1、服盆期

兰花在上盆之后一般不会立即进入正常生长,而是要对新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适应期过后兰花的根系才会正常从盆土中吸收营养水分来供应兰花的正常生长,这段适应期叫服盆期。如果上盆的操作比较规范,那么兰花的服盆期就相应会比较短,兰花基本不会出现退草的现象;而如果上盆操作不规范,兰花的服盆期相应较长或者根本不服盆,兰花没有持续的水分和营养来源,在消耗掉自身的营养之后,就会出现黄叶倒草的现象了;另外,频繁的翻盆或分苗,会导致兰花一直处在服盆期而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会导致退草。

首先兰花不要频繁分苗或翻盆;其次兰花在上盆之前需要修根和晾根,这样在上盆之后会有效的刺激兰花更快的生新根;同时兰花在上盆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拍打兰盆让植料和烂根充分接触,避免兰根和植料接触不到让兰根悬空;上盆之后不要频繁浇水,因为此时兰根并不能正常吸水,浇水过多不但没有用,反而会让盆土不透气而导致兰花烂根。

2、开花

兰花开花所需的营养非常多,而且在开花期间兰株会优先把营养供给花朵,这时候如果兰花根系吸收营养的速度跟不上营养消耗的速度,兰花会先收取老苗的养分来供应花朵的消耗,老苗就会叶片发黄,出现退草的情况。

兰花的花期除了要保证足够且适当的水肥之外,在花蕾出齐之后,还需要根据兰株的长势情况进行适当的疏蕾。疏蕾的原则是“去弱留强”,把弱苗的花蕾摘除,只留壮苗的,同时在花朵枯萎之后要及时剪去残花以免营养浪费。

3、根系问题

兰花的植料不合适、或者浇水太频繁、或者施肥过重等原因都有可能会导致兰花烂根,兰花烂根轻则出现退草的现象,重则产生病害导致腐草。

所以说兰花的盆土需要合理的植料配置,要求既有一定的保水性,又能兼顾到透气性,如果盆土出现板结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翻盆;浇水不要太频繁,保持盆土潮而不湿即可,有的新手朋友见到兰叶萎靡或者发黄,就认为是兰花缺水而不停的浇水,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兰花不是特别喜肥,施肥尽量薄肥少施,特别注意不要施用来源不明的肥料或者没有充分腐熟的生肥以免烧根。

以上是关于兰花退草的定义、分类以及原因,当兰花出现退草现象的时候,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盲目的翻盆或浇水施药,而是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准确的判断以及合理的整治,这样才能使兰苗茁壮成长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3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