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销项税和进项税区别(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怎么抵扣)

2023-05-12 07:24:07自我学习1

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怎么抵扣

期末留底,等到下月结算再抵。###当期进项税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四条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因此,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留在下期进行抵扣。但是当期认证了的一定要填在申报表里面,不要忘了啊。

###下期抵扣,或者利用销项税。国库进去了就出不来。###税务登记里叫留底,本期仅需入账,不需要实际缴纳税款。下一缴税所属期还可抵扣,等留底金额为零时需要缴纳税款。###留待下月抵扣###不用怎么办,多出来的部分留到下期抵扣。本期不交税。

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抵扣

第一、在回答为什么要从销项税中抵扣进项税之前,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增值税?

(1)增值税是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不重复征税,即对以前环节已征过税的那部分销售额不再征税;二是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实行税款抵扣制度;三是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无论工业、商业或者劳动服务活动,只要有增值收入就要纳税。

(2)增值税是价外税,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

第二、要理解销项税、进项税和进项税额抵扣的概念。

(1)销项税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以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载明的增值税额为准。

(2)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以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载明的增值税额为准。

(3)进项税额抵扣又称税额扣除或扣除税额,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缴纳税款时对于以前环节缴纳的税款准予扣除的一种税收优惠。

第三、增值税的计算。

(1)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2)进项税额=[含税买价/(1+税率)] ×税率

=不含税买价×税率。

(3)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额×税率

=(产出-投入)×税率

=销售额×税率-同期外购项目已纳税额

第四、举例说明进项税抵扣的计算方法如下: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3%,主要经营钢构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业务,2020年2月份完成钢构产品含税销售额1500万元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购进钢材1000万元(含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13%;支付运费200万元(含税)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9%。请计算甲公司2月份应缴纳多少增值税?计算方法如下:

(1)甲公司2月份的销项税额=1500/(1+13%)*13%=172.57万元;

(2)甲公司2月份的进项税额=1000/(1+13%)*13%+200/(1+9%)*9%=115.04+16.51=131.55万元;

(3)甲公司2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72.57-131.55=41.02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甲公司当期的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时,可以作为留抵税额,在以后期间进行抵扣。

以上回答不知题主是否满意,如果赞同,可以关注今日头条“大叔财会频道”。同时,也请各位同行在评论区留言,互相交流学习。

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一样吗

可以。

如果月末应交税费- 未交增值税余额在借方(负数)说明该余额要下月留抵.如果月末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余额在贷方(正数)说明该余额就是本月要交税的数额.

   进项票和销项票的金额一样。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但是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是不太常见的,如果是真实的发票就没有关系,不然容易引起税务问题,进项发票跟销项发票金额相同纳税的问题,

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怎么做账

一、计算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13%、17%)

  进项税额=所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买价×税率(13%、17%)

  例:

  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

  销项税额=11700/1.17*0.17=1700元

  进项税额=9360/1.17*0.17=1360元

  本月应纳增值税=1700-1360=340元

  小规模纳税人

  当期应纳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4%、6%)

  例:

  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

  当月应纳增值税=11700/1.06*0.06=662.26元

  二、关税

  1.从价税率计算方法。

  从价税是按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为标准计征关税。这里的价格不是指成交价格,而是指进出口商品的完税价格。因此,按从价税计算关税,首先要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2.从量税的商品计算方法。

  从量税是依据商品的数量、重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来征收关税的。它的特点是不因商品价格的涨落而改变税额,计算比较简单。从量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税的计算方法。

  复合税亦称混合税。它是对进口商品既征从量税又征从价税的一种办法。一般以从量为主,再加征从价税。混合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4.滑准税的计算方法。

  滑准税是指关税的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的一种税率形式,即价格越高,税率越低,税率为比例税率。因此,实行滑准税率,进口商品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方法,与从价税的计算方法相同。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关税税额=T1、2×P×汇率

  5.特别关税的计算方法

  特别关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特别关税=关税完税价格×特别关税税率

  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

  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1-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

  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增值税税

  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

  关税的计算比较复杂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如有问题可以再提出。

销项税进项税区别

销项税与进项税都叫“增值税”,是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税法规定,商品生产、加工及流通企业,有义务为税务部门代收代缴”增值税“

一种商品在流转过程中,税率是一样的。生产、加工企业所购入的原材料及相关包装物都含有增值税,此税为“增值税—进项税”,可以用来抵销完工产品售出的”销项税“。

企业加工、生产或流通商品过程中,商品必然会增值。那么,在流转过程中,企业要向买方客户代收”增值税“,此时的增值税叫”增值税—销项税“。

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销项税额必然大于进项税额(每种商品增值税的税率相同),达到税务部门与企业进行税款清缴汇算时,用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余数即为企业要缴税给税务部门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会计分录

1、进项税。购入产品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2、销项税。销售商品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举例:1、买进一件衣服100(含税),卖出去300(含税)

会计分录为:购进时:借:库存商品 8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

贷:银行存款 100

卖出时:借:银行存款 3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256.4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3.59

结转税金: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销项税额)) 43.59

贷: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未交增值税 29.06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3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