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内容

nginx链路追踪(nginx lvs keepalived)

2023-05-12 18:20:04教程1

nginx链路追踪

打开网站有时出现502 Bad Gateway可以这样解决:

1、502 Bad Gateway错误的原因是网站到客户端的链路网关路由异常。

2、要解决502 Bad Gateway错误服务端服务器问题,要先找到nginx配置的路径。然后找到nginx所在的error日志文件来查看具体原因。

3、如果是客户端浏览器配置的问题,以360浏览器为例,出现502 Bad Gateway可能是设置了代 代理导致的。

4、找到360浏览器右上角的设置,看看代理配置是不是勾选了。

5、取消浏览器代理之后,刷新一下就可以访问了。

6、如果是edge浏览器配置的问题,先找到edge浏览器,然后找到右上角选项,点击更多连接设置。

7、然后点击代理连接设置,打开IE的服务器代理就可以了。

8、如果是IE浏览器的配置问题,打开IE浏览器,找到工具栏中的internet 选项,点击internet选项进入配置页面。

9、然后点击连接,找到局域网连接设置,然后关闭代理设置。

这就是打开网站有时出现502 Bad Gateway的解决步骤。

nginx lvs keepalived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要实现云计算则需要一整套的技术架构去实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虚拟化等等。云计算目前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两者的区别只是提供的服务的对象不同,一个是企业内部使用,一个则是面向公众。目前企业中的私有云都是通过虚拟化来实现的,建议你可以了解一下虚拟化行业的前景和发展。

虚拟化目前分为服务器虚拟化(以VMware为代表)、桌面虚拟化(思杰要比vmware的优势要大)、应用虚拟化(以思杰为代表)。

学习虚拟化需要的基础:

1. 操作系统,懂得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7、Windows XP)的安装和基本操作、懂得AD域角色的安装和管理、懂得组策略的配置和管理

2. 数据库的安装和使用(SQL Server)

3. 存储的基础知识(磁盘性能、RAID、IOPS、文件系统、FC SAN、iSCSI、NAS等)、光纤交换机的使用、使用Open-E管理存储

4.网络的基础知识(IP地址规划、VLAN、Trunk、STP、Etherchannel)

所有计算机入门都一样: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这几门先好好看,慢慢琢磨,先有个感性的认识再慢慢深入。

运维要学的可以分为4个阶段:

基础,Linux基础和网络基础,包括基本命令的使用,Linux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系统管理,磁盘管理,raid阵列,常见的故障拍错,系统性能的监控调优,网络方面除了学好网络基本原理还要深入tcp/ip http 等;

深入,基本的服务的搭建和配置,例如Apache,nginx,bind,DHCP FTP等,还有shell脚本一定要会,有能力一定要学Python;

进阶,一些集群的搭建,负载均衡,高可用,数据库,常见的自动化运维工具和监控的使用等,集群高可用比如lvs,keepalived,heartbeat,brdb,memcached,然后MySQL数据库一定要会,常见的MySQL集群什么的也要会,自动化运维工具有:puppet,ansible,saltstack,监控工具有:zabbix,nagios。

高级,就是虚拟化技术,比如VMware,xvm,xen,还有目前非常火的docker可以试试。

至于学习方面,还是强烈建议先好好看完这几本书: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这样的话,到后面不至于很多概念不清楚然后自己陷入其中,大千世界万变不离其宗。

然后就是在win平台上用VMware或者virtualbox搭建Linux系统,从最基本的Linux知识开始学,也可以找网上的视频教程。扎扎实实学好基础,在慢慢学高级的内容。

最后还是强烈建议:不会编程的运维不是好程序猿,一定要学好shell编程,一定要学会Python,数据结构块内容也一定要会些。

nginx路由

以vue框架为例,在nginx.conf中监听80或443端口的server的路由配置设置为:

location ^~ /api { # url如/api/v1.0/user/info等,通过uwsgi转发到django后端项目中处理

include /etc/nginx/uwsgi_params;

uwsgi_pass 127.0.0.1:8077;

include /etc/nginx/mime.types;

}

location ^~ /static { # 后端的资源文件夹为static,前端请求后端项目包内的静态文件

root /root/backend_end_project/static/;

}

location ^~ /admin { # django的后台管理页面通过uwsgi转交给django处理

include /etc/nginx/uwsgi_params;

uwsgi_pass 127.0.0.1:8077;

include /etc/nginx/mime.types;

}

location ^~ /assets { # 前端的资源文件夹为assets,前端请求前端项目包内的静态文件

root /root/front_end_project/dist;

}

location / { # 表示其它路径都交给前端项目根目录下的index.html处理

root /root/front_end_project;

try_files $uri /index.html;

}

nginx路由匹配

可以

不需要改动什么,你的服务器都是TOMCAT这个没变apache 是做负载平衡的吧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 反向代理 服务器也许会改变你的访问端口,对项目没有影响。只要你能和tomcat连起来,和以前一样用。

nginx lvs haproxy

从定位上来说,nginx重点是web服务器,替换的是apache,同时具备lb的作用,haproxy是单纯的lb,可以对照lvs进行比较

从架构上来说,进程模型不一样,haproxy是单进程方式无法充分利用多核,nginx是多进程模式

上手难易上来说,nginx的模块化更好,和lua之耦合比较紧密,比较方便进行业务模块的添加,开发起来轻量,haproxy需要多整体架构比较熟悉才能二次开发,haproxy在转发性能上略胜一筹,代码里面有很多geek的用法,比如rbtree非常高效

两个都是比较好的开源软件,nginx社区活跃,haproxy更新稍慢,比如https功能做了很久才发布

nginx路由策略

答:直接在浏览器输入你的IP就可以了

如果无法访问先用内网IP测试看看,如果内网可以访问,可能是路由器设定问题,

通讯埠转发记得要开80端口给你的nginx的内网IP

如果内网就无法访问,查看一下nginx的服务有没有启动,如果服务正常启动,查看防火墻是否有开80端口访问或者是防火墻是否有吧nginx服务阻挡掉

nginx lvs

集群,负载均衡和分布式,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联系。

01. 集群

集群是指有多台服务器,它们做着相同的事情,提供相同的服务区,在调用方看来只有一个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器组合起来就叫做集群。

我们以代码为例:

最早的时候,我们的业务都写在一个项目中,比如我们做一个网上商城的项目,客户注册、商品浏览及下单、支付、物流全部都在同一个项目中。

但是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一台服务器已经不能满足这么大访问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个项目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这样就可以让跟多的用户访问我们的网站。

虽然这样看起来,我们网站的负载能力更强了,可以让更多的用户访问我们的网站,但是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网站(服务)的入口会有多个,你不可能要求用户能记住你所有服务器的 IP,也不可能申请多个域名挂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负载均衡了。

02.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可以把用户的请求分发到后端的服务器上,就像这样:

这样就变成了统一的入口,然后再做二次分发,将流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发送到后端的每台服务器上,这个过程就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有硬件的实现方式,比如 F5,这是一台硬件设备,也有软件的实现方式,比如 Nginx、LVS 等等;

负载均衡策略也有很多,比如轮询法、随机法、随机轮询法、源地址哈希法、最小连接数法、最快响应速度法等等;

另外,在微服务架构中,还有一个概念是“客户端负载均衡”,也就是客户端保存着每台服务器的地址,由客户端自己决定去访问哪台服务器。客户端的负载均衡,通常是要和服务注册发现配合使用的。

03. 分布式

如果所有的代码都写在同一个代码包中,随着需求的增多、业务越来越复杂,这个代码包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维护;以前三五个开发人员就能维护一个项目,现在是三五百个开发人员一起合作开发;功能模块都在一起,一个功能要升级,整个项目就要跟着一起升级;当我们要做另外一个项目的时候,有一些功能就要重复开发...由于以上种种问题,需要我们将项目进行服务化,分布式部署。

集群是多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干相同的事情,那么分布式就是多台机器,每台服务器做不同的事情,它们彼此配合完成工作。

当然不是说使用了分布式之后,就不需要负载均衡了,通常两者是配合使用的。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3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