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昆虫标本(如何制作昆虫标本标签)
如何制作昆虫标本标签
一. 标本回软
主要用水蒸气浸润虫体使其回软。在实验室里用的是玻璃干燥皿,在皿底加水,三角包或棉花包里的标本放在隔板上,放个三五天,轻碰触角判断是否能自由摆弄。
时间短了回软不够会导致破碎,时间长了容易变成真菌细菌的培养基,都会废掉这头标本。
二. 昆虫针固定胸部
昆虫针根据昆虫的体型选取。展翅板可以是各种材质的,只要针扎得稳,刀凿得动,最便利易得的是塑料泡沫板。
三. 大头针辅助固定身体
用大头针固定住腹部左右两侧,注意保持腹部中正。
四. 展翅
纸或膜是用来压翅面用的,纸张的角和边用大头针固定。选择纸或膜根据个人喜好,都不贵,就环保来说硫酸纸更好。
五. 足和触角的摆放
大头针的用法在这里可谓千变万化,一根针可以压和别,两根针可以架和夹,两根还固定不住就上三根、四根。
六. 风干和撤针
整姿完毕后风干三五日即可,难在撤针。风干后的标本极易碎裂,撤针时应谨慎,按照触角、足/翅、腹的顺序依次撤掉大头针,最后取下标本。
七. 加标签及保存
一个信息完整的昆虫标本除了要有虫体本身,还需要定名标签,分别排列在昆虫标本的下方。
如何制作昆虫标本标签图片
材料用具捕虫网,毒瓶,诱虫灯,采集箱,采集袋,指形玻璃管,镊子,三角纸包,放大镜,昆虫针(也可以用大头针代替),三级板,展翅板,酒精,福尔马林,蜡,标签,铅笔,记录本。
方法步骤
一昆虫标本的采集
采集飞翔的昆虫要用捕虫网。捕捉这类昆虫的时候,把网口迎着飞来的昆虫,猛然一兜,立刻再把网身翻折上来,遮住网口,以免昆虫从网口飞出。然后打开毒瓶盖,把毒瓶伸进网里,对准捕获的昆虫,让昆虫落进瓶里,盖好瓶盖,再把毒瓶从网里拿出来。
采集夜间出来活动的昆虫要用诱虫灯。晚上把诱虫灯放在田间或者野外,就可以采集到蛾类以及其他喜光的昆虫。
采集活动迟缓的昆虫,虽然会飞但是常常停息的昆虫(如某些甲虫),不需要用捕虫网去捕,可以用镊子去捉,捉住以后,放进毒瓶。
毒瓶里积存的昆虫不要过多,免得昆虫互相碰撞,损坏触角、翅、腿等部分。从毒瓶里拿出来的昆虫,可以暂时保存在三角纸包(可以用废纸做成)里,再把三角纸包放进采集箱中。有些昆虫,触角和腿很容易脱落,不适于放在三角纸包里,那就应该放在指形玻璃管里。
每采集到一种昆虫,都要用肉眼或者放大镜进行初步观察,并且要做记录,把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昆虫的生活习性(如栖息的环境、危害的农作物、危害的状况),尽可能详细地写在记录本上。最好把被害的植物也一同采集来。将昆虫从毒瓶里取出,分别放在三角纸包或指形玻璃管里的时候,应该系上或装进临时标签(用纸条做成的),标签上注明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采集人姓名。
毒瓶里放的毒物对人体也有剧毒,因此使用毒瓶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手伸进毒瓶里,不要把食物跟毒瓶放在一起。拿过毒瓶以后,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然后再吃东西。
二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
昆虫一般都适于制成干制标本。这种标本的制作,要在昆虫采集回来以后,及时进行,免得时间久了,虫体过于干燥,制作起来容易损伤触角和足等部分。制作过程如下:
1.把采集来的不需要展翅的昆虫放在三级板上,让昆虫的背面向上,将昆虫针垂直地插入昆虫体内。插针的部位一般是在前翅之间的胸部中央(金龟子一类的昆虫,把针插在右鞘翅的前方)。昆虫针插入虫体以后,把针倒转过来,插到三级板第一级的小孔中,使虫体背面露出的昆虫针的高度跟三级板第一级的高度相等。这样,每个昆虫标本在昆虫针上的高度就一致了。
2.蝶类、蛾类、蜻蜓等翅膀较大的昆虫,需要先做展翅工作。做法是:把采集来的昆虫放在展翅板的纵缝里,用针把昆虫固定在缝底的软木底板上,把翅展平,使左右四翅对称,用纸条压住翅的基部,用大头针把纸条钉好,把触角和三对足整理好。等到虫体完全干燥以后,从展翅板上取下来,放在三级板上调整好昆虫在昆虫针上的高度。
3.身体微小的昆虫,不能用昆虫针插入虫体,这就需要先将昆虫用胶水粘在三角纸的尖端,再用昆虫针插入三角纸基部的中央,将三角纸的尖端转向针的左边,然后把昆虫针倒着插进三级板第一级的小孔中,使三角纸上露出的昆虫针的高度,跟三级板第一级的高度相等。
4.将昆虫针插在昆虫上以后,要用镊子整理一下触角、翅和足,使昆虫合乎自然状态。然后再把这些插着昆虫的昆虫针插过标签中央,在标签上已经预先注明了应该填明的事项,如昆虫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把这些插着昆虫和标签的昆虫针再插入三级板第二级的小孔中,使标签下方的高度跟三级板第二级的高度相等。这时候,干制昆虫标本就制成了。应该把这些标本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完全干燥以后,放入标本匣中保存。匣中需要放入樟脑,以防虫蛀。
各类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 标本回软
主要用水蒸气浸润虫体使其回软。在实验室里用的是玻璃干燥皿,在皿底加水,三角包或棉花包里的标本放在隔板上,放个三五天,轻碰触角判断是否能自由摆弄。
时间短了回软不够会导致破碎,时间长了容易变成真菌细菌的培养基,都会废掉这头标本。
二. 昆虫针固定胸部
昆虫针根据昆虫的体型选取。展翅板可以是各种材质的,只要针扎得稳,刀凿得动,最便利易得的是塑料泡沫板。
三. 大头针辅助固定身体
用大头针固定住腹部左右两侧,注意保持腹部中正。
四. 展翅
纸或膜是用来压翅面用的,纸张的角和边用大头针固定。选择纸或膜根据个人喜好,都不贵,就环保来说硫酸纸更好。
五. 足和触角的摆放
大头针的用法在这里可谓千变万化,一根针可以压和别,两根针可以架和夹,两根还固定不住就上三根、四根。
六. 风干和撤针
整姿完毕后风干三五日即可,难在撤针。风干后的标本极易碎裂,撤针时应谨慎,按照触角、足/翅、腹的顺序依次撤掉大头针,最后取下标本。
七. 加标签及保存
一个信息完整的昆虫标本除了要有虫体本身,还需要定名标签,分别排列在昆虫标本的下方。
昆虫标本怎么制作
昆虫标本,一般多采用针插法制作标本,标本做好后可以长期保存。
工具/原料
昆虫
昆虫针
泡沫板
镊子
回软缸
方法/步骤
1、将昆虫放到还软缸里,几小时后,把回软好的昆虫从干燥皿里取出来。
2、然后取合适的展翅板开始整姿。以足的整姿为主的鞘翅目昆虫,昆虫针插在右鞘翅基部。
3、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由细至粗,共有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等7个级别。 从0至5号,6个级别的针都带有针帽。只有00号不带针帽,其长度仅为其他各号针长的一半,是作为双重针插标本用的。本次用的是3#针,先固定昆虫。之前在泡沫表面钉了一层A4纸,解决塑料泡沫勾住跗节的问题。
4、对足进行了一下调整,主要是左右对称和中足后足摆放协调。
5、完成针插后的昆虫,还须根据该种昆虫最正确的姿势,对针插后的昆虫作局部调整,如翅膀的位置、虫足的弯曲度、触角的伸长方向等逐项加以调整,使其完全与活昆虫具有相同的姿态。
6、当插针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将昆虫放置到安全通风出去干燥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一般需时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7、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虫标本上加放适量的防蛀防霉药剂,然后插上标签。若标本的数量较多,则需分门别类将标本置入标本盒内,将其置于避光的干燥处保存。
注意事项
小心昆虫针扎手。
昆虫脆弱,标本要轻拿轻放。
如何制作昆虫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方法步骤是:
1、标本回软。
2、昆虫针固定胸部。
3、大头针辅助固定身体。
4、展翅。
5、足和触角的摆放。
6、风干和撤针。
7、加标签及保存。个信息完整的昆虫标本除了要有虫体本身,还需要定名标签,分别排列在昆虫标本的下方。标本回软主要用水蒸气浸润虫体使其回软。
昆虫标本制作流程
一. 标本回软
主要用水蒸气浸润虫体使其回软。在实验室里用的是玻璃干燥皿,在皿底加水,三角包或棉花包里的标本放在隔板上,放个三五天,轻碰触角判断是否能自由摆弄。
时间短了回软不够会导致破碎,时间长了容易变成真菌细菌的培养基,都会废掉这头标本。
二. 昆虫针固定胸部
昆虫针根据昆虫的体型选取。展翅板可以是各种材质的,只要针扎得稳,刀凿得动,最便利易得的是塑料泡沫板。
三. 大头针辅助固定身体
用大头针固定住腹部左右两侧,注意保持腹部中正。
四. 展翅
纸或膜是用来压翅面用的,纸张的角和边用大头针固定。选择纸或膜根据个人喜好,都不贵,就环保来说硫酸纸更好。
五. 足和触角的摆放
大头针的用法在这里可谓千变万化,一根针可以压和别,两根针可以架和夹,两根还固定不住就上三根、四根。
六. 风干和撤针
整姿完毕后风干三五日即可,难在撤针。风干后的标本极易碎裂,撤针时应谨慎,按照触角、足/翅、腹的顺序依次撤掉大头针,最后取下标本。
七. 加标签及保存
一个信息完整的昆虫标本除了要有虫体本身,还需要定名标签,分别排列在昆虫标本的下方。
昆虫标本标签怎么写
制作标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针插和液浸。
对于昆虫来说,一般多采用针插法制作标本。
用针插法制作标本都需经过下列8个步骤:
1.杀死 要想制作形体完整、色彩和形态都栩栩如生的标本,常常需要用刚刚捕捉到的新鲜活虫,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可用毒性大,击倒力强的杀虫剂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炭等药剂来自制毒瓶或毒管。
毒瓶和毒管可采用广口的玻璃瓶来制作,瓶口的大小可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瓶塞宜用软木塞,不能用易被腐蚀的橡皮塞。先在瓶底放些木屑,然后将药液倒入,以达到刚好饱和,药液不外流为度,再用厚长纸或软木片将药层盖住。纸片或木片上要有几个透气孔,使毒气能够透出。
2.去除内脏 在制作标本前,必须先将昆虫的内脏取出,便于针插后能迅速干燥。但像蜻蜓中的豆娘那样身体极细的昆虫,则可不必去除内脏。
解剖时,可用镊子直接从虫的颈部和前胸背连接膜处插入,取出各个脏器。或在腹部侧面沿背板和腹板的连接膜处剪开一个口子,然后用镊子取出脏器。
接着用脱脂棉捏成一长条状的棉花栓,用镊子将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虫腹腔内,保持虫体原来的体形。
3.临时保存 昆虫被毒气杀死后,应尽早将其从毒瓶中取出,除去内脏后,放在预先制备好的棉花纸包内,以避免携带时使虫子遭到挤压而变形受损。
棉花纸包的纸,宜选用吸水性好的,将其剪成方块,大小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虫体为度。脱脂棉可扯取一块约0.5厘米厚、比纸稍小一点的小块,压平后放在纸片中间。
最好再备一小张白纸附置在脱脂棉上,作为临时棉签,以记载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等。
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在将虫子取去内脏之后,将其临时包裹在里面,防止其受到损坏变形。
保存期不宜过长,应在1~2天内,注意及时将包打开,让其通气干燥,不使变质。
4.还软 干燥变硬后的虫壳一般都会发脆,若不采取措施使其软化,很可能一碰就会碎成小片,所以在插针之前必须使其还软。
还软的方式是:用玻璃换软缸或别的器皿,底部加进蒸馏水,加入几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虫子,加盖密闭2~3天后就可换软。
没有换软缸设备的,也可直接将虫浸于温水中,用热气也能使其还软。
5.针插 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由细至粗,共有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等7个级别。
从0至5号,6个级别的针都带有针帽。只有00号不带针帽,其长度仅为其他各号针长的一半,是作为双重针插标本用的。
对于死后还未干燥变硬的或是还软后的昆虫,就是用上述的针将其固定起来的。使用哪号针,应根据虫体的大小来定。
插针开始时,先将要制作的虫体放在刺虫台或桌缝上,再根据虫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号针,昆虫针插前翅基部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虫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线偏右方,其他昆虫插中胸中央。
6.整姿 完成针插后的昆虫,还须根据该种昆虫最正确的姿势,对针插后的昆虫作局部调整,如翅膀的位置、虫足的弯曲度、触角的伸长方向等逐项加以调整,使其完全与活昆虫具有相同的姿态。
有些昆虫爱好者喜欢按他所喜欢的姿态来固定昆虫,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适当调整昆虫身躯、翅、腿或触角的姿势和位置。
7.干燥 当插针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将昆虫放置到安全通风出去干燥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一般需时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8.防腐和保存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虫标本上加放适量的防蛀防霉药剂,然后插上标签。若标本的数量较多,则需分门别类将标本置入标本盒内,将其置于避光的干燥处保存。
若需要制成昆虫生态景箱,还可将昆虫标本与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个玻璃罩内,也可配置在其他艺术镜框中。
如何制作昆虫标本标签模板
1、将昆虫放到还软缸里,几小时后,把回软好的昆虫从干燥皿里取出来。
2、然后取合适的展翅板开始整姿。以足的整姿为主的鞘翅目昆虫,昆虫针插在右鞘翅基部。
3、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由细至粗,、对足进行了一下调整,主要是左右对称和中足后足摆放协调。
5、完成针插后的昆虫,还须根据该种昆虫最正确的姿势,对针插后的昆虫作局部调整,如翅膀的位置、虫足的弯曲度、触角的伸长方向等逐项加以调整,使其完全与活昆虫具有相同的姿态。
6、当插针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将昆虫放置到安全通风出去干燥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一般需时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7、最后就是在制成的昆虫标本上加放适量的防蛀防霉药剂,然后插上标签。若标本的数量较多,则需分门别类将标本置入标本盒内,将其置于避光的干燥处保存。
如何制作昆虫标本标签视频
第一行:挑一针,然后开始两正四反,重复这个针法,到最后的时候两正一反。
第二行:挑一针,正针织的是正针,反针织的是反针,各织各的。(往后只要是双数行都是按照这种方法织,所以接下来就只说单行的织法)
第三行:挑一针,然后开始两正四反,一直重复,最后两正一反。
第五行:挑一针,然后开始花样针,四反,最后再一次花样针,一反。(花样针的方法,在后面有讲解)
花样针织法:左针上两针,然后再往下面数到第四行的线圈,穿入这个线圈,并从中拉出一个线来,然后再套到左针上,然后将它和后面一针一起织成扭针两个并成一个(也可以拉出那条线之后直接把后面的那一针织成正针,然后再将拉出的那针拔收),然后再穿到原来的地方拉出一针再套上左针,和上面的方法一样,将它和后面的那一针一起织成扭针两个并成一个。(这个方法也和前面括号中的方法一样)
第七行:挑一针,一正针,然后开始重复(先挑下一针放在最前面,然后将左针上面的两针变成正针,然后再将前面挑下的一针织成正针;先挑下两针放在后面,然后将左针上面的一针织成正针,然后再将挑下的两针织成正针),最后结束时,一正一反。
第九行:挑一针,一反,然后两反两正两反, 重复这个针法,最后结束时两反,第十一行针法与第九行一样。
第十三行:挑一针,一反,然后两反花样针两反,重复针法,最后结束时两反。
第十五行:挑一针,一反,和第七行一样的的重复针法(将第七行的两种针法调换一下位置即可),最后结束时两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