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雷和闪电区别(雷和闪电区别是什么)

2023-05-14 18:30:05生活资讯1

雷和闪电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在于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雷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大量的电荷,形成雷鸣。

闪电的形成原因是,带电云层对大地进行放电。

雷和闪电哪个可怕

因为闪电是光,雷是声音,光是直线传播的,声音是以波浪形传播的,而且光线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所以闪电比雷声快!

雷和闪电有什么关系

雷和闪电的形成是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到一定距离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我们见到的闪电,同时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雷和闪电有啥区别

雷和闪电没有区别,都是指天空的放电现象。在英文中都用thunder来表示。

所谓生活中的打闪是指看见闪电,而没发出声音,打雷则是看见闪电,并听见声音,这是因为光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造成的。但无论是闪电还是雷声都是同事发生的,只不过传播速度不同,因此有了先闪电后打雷之说。

关掉家用电器往往是因为当雷电天接触电器容易造成闪电的引流,可能会致使危险现象。

因此在打雷下雨天首先要避免接触电器或其他非绝缘体。

扩展资料

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所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闪电若落在近处,我们听到的就是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或撕裂声。闪电若是落在较远处,我们听到的是隆隆不觉的雷鸣声。这是因为声波受到大气折射和地面物体反射后所发出的回声。

闪电若是落在较近处,我们听到的是像大树倒下的声音然后发出爆炸声,这是因为闪电迅速地把空气撕裂发出撕裂声,然后空气突然合拢,摩擦和碰撞出的声音像爆炸声。

雷电天的防范须知:

1.除非绝对需要时,不要冒险外出。留在室内。

2.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火炉、暖气片、金属管道、阴沟、插上电源的电气用具。

3.在风暴期间不要使用插入式电气设备如电吹风,电压刷或电动剃须刀。

4.不要去收晒衣绳上的衣服。

5.不要从事栅栏、电话或输电线、管道或建筑钢材等安装工作。

6.不要应用金属物体如鱼竿和高尔夫球棍。

7.不要处理打开的容器里的易燃材料。

雷和闪电区别是什么呢

一、打雷的形成原因: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产生雷鸣。

二、闪电的形成原因: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一般是这种情况,其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空气原本是不导电的,但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就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而形成带电离子。

获得电子的原子称其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称其为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

三、两者的本质不同:

1、打雷的本质:声音的传播。

2、闪电的本质:光的传播。

雷和闪电有区别吗

应该是一回事,但是表现出来一个是光,一个是声。雷,电产生的原因是天空中的云层带有大量电荷,电荷有负电荷,正电荷之分,当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云系碰到,就产生放电,产生光即闪电,产生的声即雷。

雷和闪电是怎么回事

雷和闪电的形成是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到一定距离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我们见到的闪电,同时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雷和闪电区别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是普通常识。一般的都会知道。当然是闪电快了。一般的人都能答对。但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不一定能答对。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根本解释不清楚。也回答不上来。一般的孩子都能答上来。因为他们在课堂上都学过。怎么说呢?还是有知识有文化最重要了。

雷和闪电哪个威力大

闪电更快。雷声是声音,闪电是光。光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光速是音速的882353倍,所以闪电的速度明显快于雷声。雷声是伴随闪电而来的现象。听起来,雷声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清脆响亮,像爆炸声一样的雷声,一般叫做“炸雷”;另一种是沉闷的轰隆声,有人叫它做“闷雷”。

还有一种低沉而经久不歇的隆隆声,有点儿象推磨时发出的声响。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

雷和闪电谁最厉害

雷更厉害。

雷电和火焰,两者都非常厉害,在同等条件下,雷电更厉害些,因为攻击的速度上面,雷电非常快并且非常的霸道,闪电平均电流(3万安培至30万安培),2安培电可以杀死一个人,电压(1亿至10亿伏特),中等雷暴功率(一千万瓦)/(小型核电站)雷电放电时温度达到太阳表面温度几倍,可以融化掉一切物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4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