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掉期和互换区别(掉期和互换的联系)

2023-05-16 21:30:04西部百科1

掉期和互换的联系

外汇衍生品通常是指从外汇等基础资产派生出来的交易工具,其种类包括外汇远期、外汇期货、外汇掉期与货币互换、外汇期权及其他外汇衍生品。

掉期与互换

央行国际货币互换机制现在是美国发明,中国制造,只不过货币互换机制成为了5000亿美元的国家工具。

本币互换(Currency Swap)又可以称为货币掉期、货币互换,指在同一期限内,根据约定的汇率,将一定数额的货币和另一种货币进行互换,增加对方的外汇储备以应对不测之需。是国家出于提高两国的外汇储备,以平衡两种货币的供需,稳定汇率,防止(特别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出现外汇市场的混乱。

掉期和货币互换的联系

货币平移(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

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

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掉期 互换

掉期

掉期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又卖出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或者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又买进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也就是说在同一笔交易中将一笔即期和一笔远期业务合在一起做,或者说在一笔业务中将借贷业务合在一起做。 在掉期交易中,把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差,即升水或贴水叫做掉期率。 也称互换(Swap),是交易双方依据预先约定的协议,在未来确定期限内,相互交换的交易。外汇掉期(Foreign Exchange Swap)又称为时间套汇(Time Arbitrage)是指在同一个外汇市场上同时进行买卖期限不同而金额相等的外汇。

掉期交易和金融互换的区别

掉期交易是一种交易形式,指金融市场上双方当事人约定在某个时间进行相等价值的资产交易。掉期一词翻译于英语单词swap,意思为交换。进行掉期交易通常是为了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避免因为汇率变动而出现外汇危机。

掉期和互换的区别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也称信用违约掉期、信贷违约掉期

信用违约互换概述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90年代以来,该金融产品在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对于投资者,规避信用风险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信用评级直接要求信用利差,另一种就是购买诸如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衍生品。如果投资组合中企业债券发债体较多、行业分布集中度低,则直接要求每只债券一定信用利差即可有效降低组合整体信用风险损失;但如果组合中企业债券数目不多、行业集中度高,不能有效分散信用风险,购买信用违约互换即成为更现实的做法,产生与通过分散资产来降低组合风险的同等作用。

  由于在购买信用违约互换后,投资者持有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理论上降低为零,我们可以因此认为企业债券收益(y)、信用违约互换点差(s)和无风险利率(r)存在等式关系s=y-r。在具体交易中,国债收益率以及利率互换(swaprate)收益率都可用作无风险利率,而交易商对具体企业债券市场报价则简单表述为在同期限无风险利率基础上加上信用违约互换点差水平。

  2004年,信用违约互换,当时在全球进行交易的国家也仅仅限于美国和欧洲,但由于它发展迅速,仅仅三年时间就已经位列全球信用衍生品交易量的第二位,英国银行家协会出版的《British Bankers’Association一一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显示信用违约指数产品已经成为信用衍生产品中的第二大类,成为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上的热门投资点。

国内信用违约互换设计

  目前国内的企业债券几乎都有银行或者有实力机构担保,偿付的风险基本没有,但是这不代表国内就彻底没有信用违约互换出现基础。以下两种情况可促使信用违约互换出现:

  1)目前的企业债券大多是长期债券,横跨不止一个经济周期,企业信用状况不一定会恒定良好。如果一旦发债企业出现偿付问题,企业债偿付将转由担保机构完成,此时企业债券即由可交易流通的债券转变为失去流动性的担保机构债务。投资者将失去资产组合操作的灵活性,并将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或其他风险指标。一旦市场利率环境发生变化,投资者也不能通过买卖该企业债来获得收益或规避利率风险。所以说,发债企业的信用风险仍会导致投资者损失,尽管它并不带来投资者本金或预期票息收益的损失。

  2)在国内机构投资实践工作中,风险控制较严的机构往往设有内部评级,内部评级不高的企业债券该类机构也不会轻易投资,此时如果有信用违约互换的支持,该类机构投资行为可能将有所变化。

  因此说,尽管目前企业债券本息偿付基本不存在问题,但信用风险仍然会影响机构的投资收益和行为,这为信用违约互换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国内实力雄厚的大型机构完全可以出售信用违约互换给企业债券投资者,通过创造信用衍生产品增进其他业务合作,并实实在在形成一笔表外收入,而购买信用违约互换的机构则可以增加资产组合灵活性和资产组合品种多样性。

  短期融资券是另一个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出现的领域。虽然短期融资券期限较短,在如此短时间内发债企业出现偿付风险可能不大,国外对商业票据市场的长期跟踪研究也表明这类品种信用风险很小。但随着发债企业数目迅速增多,极少数发债企业突然出现兑付危机的概率还是存在的。因此说在短期融资券领域信用违约互换仍有创造与应用的价值。

  在国内市场交易大量应用信用违约互换之前,信用违约互换在国内的应用价值可能会在投资银行领域。随着企业债及短期融资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债券发行体将不仅仅限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也将成为发行主体。由于国内信用评级机制发展滞后,市场还不能有效对信用风险进行甄别和定价,承销商为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银行服务可能会遇到市场需求瓶颈。此时如果主承销商实力雄厚,完全可以通过向投资人出售信用违约互换的方式为发债主体进行信用增强,并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在短期融资券发行领域,商业银行通过出售信用违约互换方式可以有效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从而使规模略小一些的企业成为发债体,丰富信用市场品种范围。

  在债券市场经历连续多月的上涨后,国债、政策金融债等无信用风险债券收益率愈来愈低,机构普遍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和利润来源,金融创新逐渐成为机构关心的领域。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信用违约互换有其存在发育的土壤,在银行间市场这种柜台市场中,机构间完全可以签署协议,通过表外业务创新获取收益或者规避风险。当然,创新的初始阶段市场交易不会频繁,但不断坚持创新思路、不断坚持实践创新应是低收益率环境下市场成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信用违约互换的优点[1]

  1、信用违约互换自身流动性强。首先,其交易效率高、交易成本低。标准化的特点使交易商可迅速实现大规模的交易量,而其交易成本更只有一个基点的二分之一,远远小于单一标的资产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成本,因此,更受信用市场参与者的青睐其次,市场接受程度高。信用违约互换是公认的整体市场信用风险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能够比单一标的资产信用违约互换更迅速的反应市场的基本情况,并有化解系统风险的作用,获得经销商和业界的广泛支持。

  2、可以增强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流动性。信用违约互换不仅自身的流动性高,还对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流动性的增加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而:首先,信用违约指数其样本仅有125种,交易者可以通过复制信用违约互换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作多头或者空头的交易。在市场价格发生暴跌或者暴涨时,交易者就可以在两个市场上作对冲交易来回避风险,于是信用衍生产品整体市场的流动性就增加了。其次,指数交易本身就是一个增强市场流动性的特征之一,当能够通过信用违约指数基点的变化来对冲信用风险后,机构投资者就能够迅速的针对整个市场信用风险状况来调节信用风险头寸,从而促进了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的增加。

  3、可以平抑对冲信用风险,化解系统性风险。信用违约指数交易发展迅速而且吸引了大量的交易者,这主要是因为信用违约指数为交易者提供了以低廉的成本来快速分散、购买或出售信用风险。信用违约指数的交易者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出售信用违约指数来管理信用风险头寸,从而化解系统风险

  4、定价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信用违约互换指标的定价是每天免费提供的,投资者可以清楚了解其定价过程,便于投资者自己判断指标的定价公正与否,这实际上相当于向社会提供了一个监督的窗口,增加人们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信赖众所周知,定价的透明、精确是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相较其他金融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在这方而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这就保证了信用违约互换在交易过程中更具有可靠性,也促进了市场的优化。

信用违约期权与信用违约互换的区别

  信用违约期权与信用违约互换的区别并不大,因为在信用事件发生后,期权的购买方总会执行期权以获得补偿。不同的是,在信用违约互换中存在相当于名义贷款本金转移的问题,即信用保险买方可以以贷款本金为基数按双方商定的基点支付费用,而信用违约期权不存在这个问题。另外,在支付方式上,信用违约互换是在合约有效期内,定期的多次支付,而信用违约期权为一次性的支付期权费。

来源:MBA智库

互换和掉期有何不同?

一、期限不同掉期:一般为1年以内的交易。

以我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兑美元外汇掉期为例,期限一般分为0/N、T/N、S/N、1W、2W、3W、1M、2M、3M、4M、5M、6M、9M、1Y、18M、2Y、3Y等。

互换:一般为1年以上的交易。

以我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兑美元货币互换为例,期限一般分为1Y、2Y、3Y、4Y、5Y、6Y、7Y、8Y、9Y、10Y等。

二、汇率不同掉期:前后交换货币通常使用不同汇率。

互换:前后交换货币通常使用相同汇率。

三、交换本金金额不同掉期:前期交换和后期收回的本金金额通常不一致。

互换:前期交换和后期收回的本金金额通常一致。

四、利息不同掉期:不进行利息交换。

互换:通常进行利息交换,交易双方需向对方支付换进货币的利息。

利息交换形式包括固定利率换固定利率、固定利率换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换浮动利率。

五、本金不同掉期:通常前后交换的本金金额不变,换算成相应的外汇金额不一致,由约定汇率决定。

互换:期初、期末各交换一次本金,金额不变。扩展资料掉期交易特点1、买与卖是有意识地同时进行的。

2、买与卖的货币种类相同,金额相等。

3、买卖交割期限不相同。掉期交易与前面讲到的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有所不同。即期与远期交易是单一的,要么做即期交易,要么做远期交易,并不同时进行,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单一的外汇买卖,主要用于银行与客户的外汇交易之中。

掉期交易的操作涉及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或买卖的同时进行,故称之为复合的外汇买卖,主要用于银行同业之间的外汇交易。

一些大公司也经常利用掉期交易进行套利活动。

掉期交易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轧平外汇头寸,避免汇率变动引发的风险;

二是利用不同交割期限汇率的差异,通过贱买贵卖,牟取利润。

掉期合约和互换合约

互换合约又称掉期合约,是一种由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

更为准确地说,互换协议是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合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4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