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渡江战役使用什么大炮(渡江战役使用什么大炮最多)

2023-05-17 07:30:11西部百科1

渡江战役使用什么大炮

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长江。

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于1949年初决定以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及其第四野战军一部实施渡江作战,并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5人,组成总前委,由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百万大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的先遣部队,从淮海战役结束后,即进行渡江作战的战前训练,4月上旬陆续到达长江北岸。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最后选择了自绝于人民的道路。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命令一下,全军立即行动。渡江部队的百万大军,统一组成为东、中、西路三个集团。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指挥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了极其壮观的渡江作战。

渡江战役使用什么大炮最多

主要作用在于阻断敌军顺流而下,但从历史上的表现上看,这个要塞的作用不大。任何要塞实际上只能充当一个支点的作用,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强大的外围野战兵团作为后盾。

要塞以其公事和火炮的优势充当铁毡,迟滞对方攻势,消耗对方有生力量。然后外围兵团充当铁锤,粉碎对方攻击。但无论是抗战还是渡江战役,由于缺少外围兵团的呼应,攻击方可以轻松绕过要塞。

且攻击方主要为轻装部队,对后勤运输的依赖相对较小,江阴要塞的火力优势也没有很大的发挥。

渡江战役的炮兵装备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9年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村成立。

1949年3月23日,刘伯承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

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中用的什么炮

从象棋的角度来说,马后炮是非常厉害的杀招;

但是近代却是事后诸葛亮的意思。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从出处看,其实是表示要提前做好谋略,要坐炮前马,有先见,不要做马后炮,马占先机后才行事。

其实从象棋上来说,开成马后炮的杀招,马和炮在走法上都可能占得先机,并不分先后,只是最终棋面上看起来有先后,因此出处之中才会以马后炮弄得迟了这样的说法。

原来只是说这炮不是第一功劳,但久而久之,越传越贬,连功劳都没有了,成了事后诸葛亮的意思。

渡江战役使用什么大炮炮弹

霹雳炮。

两宋时期,火药发展非常迅速。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冯继升发明火箭法,开宝八年(975年),宋朝在攻打灭南唐时使用了"火炮"和"火箭"。1000年唐福制造了火箭、火球、火蒺藜,1002年石普制成火球,火箭。北宋政府在建康府(今江苏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建立了火药制坊,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宋敏求在《东京记》载,京城开封有制造火药的工厂,叫"火药窑子作"。

靖康元年(1126年)李纲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军已经将霹雳炮装备在水师舰船上。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伐宋时,虞允文在采石矶反击金军渡江,"舟中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逐大败之"。

后来蒙古南侵之时,金军也学会类似的方法抗蒙。金天兴元年(1232年),赤盏合喜驻守汴京,"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礶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南宋军队也同样以之抗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兵攻静江(今广西桂林),静江外城被攻破,守将"娄钤辖犹以二百五十人守月城不下"。元军围之十余日,"娄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

渡江战役用的是什么船

韩信木罂渡江。楚汉相争,刘邦形势不太好,魏王豹就想转会。他以母亲生病为由向刘邦请假回家,然后就投了项羽。刘邦派韩信去打,在临晋与魏王豹隔河相拒。韩信只搜得一百多条船,在江边一字排开,每天作势要渡河。魏王豹严阵以待。韩信则偷偷安排人采买制作木罂(yīng),就是一种腹大口小的装水的木罐或瓦罐。带大部队转到夏阳,用木罂扎成筏,从夏阳渡河袭安邑,打了魏王豹一个侧翼,最后俘虏了魏王豹。

魏王豹听说韩信在夏阳登陆时惊问:"夏阳没船啊!他哪来的船?"这是他没有以"替代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没有船,不等于没有渡河工具。

韩信这是"远而示之近",要从远处进攻,就在近处演戏。

"近而示之远"的案例也有,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与越夹水相距,越派士卒分别于上下游,相距五里,夜里鸣鼓而进,吴只得两边分兵去救。而实际越人之所以要晚上演戏,就是因为派去的鼓多人少,是虚张声势。等吴人分兵去了,越军主力从正面渡河,直取吴中军,大败吴国。

这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之计,双方都明白,但是声势也不一定是虚张的,声东也不一定击西,也可能真的击东。就像罚点球,守门员知道,你肯定要用假动作晃我,而那假动作,又可能是真动作,是你假装是假动作。那么这真真假假,到底谁能赢呢?对于射门的人来说,要射得稳、准、狠,如果自己打飞了,人家怎么守你也进不了。对于守门员来说,反应要快,还得有些运气。而且守门员也可以用假动作去骗射门的。

那前锋和守门员平时训练练什么呢?练假动作吗?当然不是,一练体能,二练技术,三练战术配合,这才是战斗的本质。

说韩信能打仗,载诸史册的都是奇谋巧计,给人很大误区,以为打仗就是打这个。而本质上,大将就像总经理,运营管理才是本质。所以韩信说刘邦只能带十万兵,多了他就不会玩儿,而韩信带兵,是多多益善,给他一百万,他也能像运用自己的手臂一样指挥自如。这才是韩信的真本事。

所以三十六计,只能当个故事听,别把那当成战争。

曾国藩甚至对韩信木罂渡江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说拿瓦罐扎成筏子能让大部队渡河,基本不可能。他还怀疑韩信的另一个壮举,就是拿土袋子在上游拦一个临时水库,下游水浅了,让敌军渡河,渡一半的时候,把土袋子一下子拿开,溃坝放水下来把敌军淹死。曾国藩说这水库大坝可不是一人扔一袋土就能建起来,更不可能一下子又把它撤掉,谁去撤?怎么撤?根本不可能。

曾国藩说:"我们湘军打的一些胜仗,我看到文人们写的报道,我都拍案叫绝,不知道这仗原来是这么打的!太神奇了,那肯定不是我!"

他总结说:"我还在,这战报就已经面目全非到我都不敢相信了。那太史公也是文人,他去寻访韩信的故事,也难免有猎奇渲染之事。"

计策就那两下子,双方都读过兵书,每次接仗都必然要用那些计策,比如我要打哪儿,我一定想方设法骗你是别的地方。你也晓得我肯定要骗你,你也晓得我可能要让你误以为我骗你,其实我没骗你,我真的就打这里。

渡江战役用了多少船只和大炮

新垡石湖以南地区战斗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在朝鲜高浪浦里东南新垡、石湖地区向南朝鲜军发动的进攻战斗。又称高浪浦里东南地区进攻战斗或第116突破“三八线”战斗。

30日24时前,攻击部队及配属的炮兵团,共7个步兵营,6个山、野、榴炮营,8个团属炮兵连,计7500余人、70余门火炮、500匹骡马全部转入地下,江边密密层层的堑壕全部用冰雪伪装起来。在正面1500米,纵深2500米的攻击出发阵地上,突击部队要不暴露一兵一卒、一枪一炮潜伏一天一夜。每一名战士、每一件兵器都牵动着军、师指挥员的心。阵地上,潜伏的战士们相互以体温取暖,嚼一口干粮抓一把冰雪充饥,以惊人的毅力与饥饿、疲劳、严寒搏斗着。指挥所里,汪洋、石瑛用望远镜一遍又一遍地观察着敌我阵地;司令部的参谋们一遍又一遍地询问、记录、上报着敌我动态。

  31日上午8时,第347团阵地上空,一架美军炮兵侦察机转来转去。原来,敌人为防止我集结兵力发动新的攻势,命令飞机不停在防御前沿上空侦察。当天,李奇微还亲自乘坐飞机,对临津江北岸村庄、每一条道路、沟渠、每一座山岭进行了巡查,也未发现一丝迹象。神兵天助,中午时分,一场及时雪将部队所有痕迹全部掩盖。15时许,寂静的江面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各级指挥员的心马上提到嗓子眼。前沿报告:对岸阿特密村守敌换防后,扔了一颗绿色烟幕手榴弹后,开始火力侦察,没有渡江征候。一场虚惊过后,江面又寂静下来,隐约可以听见佯攻部队与敌人接触的枪炮声。时间仿佛凝固了,每名指战员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总攻那一刻。

总攻

  16时40分,随着五颗信号弹腾空而起,隐蔽在山峦上的近百门火炮齐声怒吼,上万发炮弹进轰在敌碉堡、掩体。敌人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被送上了西天。17时03分,炮火向纵深延伸,突击连在我强大火力掩护下越出堑壕向对岸扑去。08分,左翼第346团1营1连、2营4连突破敌前沿,占领江南岸登陆场;14分,右翼第347团2营5连、3营7连涉过水深及腰、冰冷刺骨的临津江,攀上高达10米的悬崖,占领了敌前沿阵地。至18时,第346团、第347团分别攻占147.7高地、192高地,从开战到占领阵地用仅57分钟。

  22时,攻占马智里及西北侧无名高地。1日6时,第347团攻占芦坡洞、土林、大村及其以南高地;第346团攻占雪马里、新村以北高地、武建里、直川里。部队继续向前推进。与此同时,第39军第二梯队第117师紧随突击部队过江,向仙岩里,湘水里实施穿插,阻击南撤北援的南朝鲜军和美军;该军预备队第115师从新垡渡江,进占食岘、长山坡一线,保障右翼与第50军接合部的安全。经过一夜激烈战斗,迅速突破“联合国军”的防御。第39军主攻部队13小时前进15公里,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2日,“联合国军”全线撤退,3日,116师占领议政府,向汉城逼近。追击途中,在回龙寺、釜谷里歼灭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各一部,在仙岩里、马智里、舟月里、直川里等地歼灭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4日,占领汉城。随后渡过汉江继续向南追击,于6日晚占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至此,第三次战役结束,第116师向敌纵深推进100多公里,成为志愿军作战纵深最远的一个师。

  此战,志愿军第116师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将7500余人、70余门火炮潜伏在距敌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域一天一夜后,仅5分钟就率先突破麦克阿瑟自诩为“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作战中,第39军共毙伤南朝鲜军、美军、英军2500余人,其中俘虏723人。

  战后,李奇微对中国军队的隐蔽惊讶不已,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真没想到中国军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起了元旦攻势。1951年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在朝鲜君子里志愿军总部矿洞里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彭德怀、金日成、高岗、陈赓等首长以及各兵团司令员和各军军长、政委。会上,第116师副师长张峰作为参加会议的三名师级干部之一,作了关于突破“三八线”的经验介绍。张峰带安徽口音的发言博得了阵阵掌声,与会将军、首相给予高度评价。

总结

  会后,陈赓副司令员将第116师突破“三八线”战役归纳为“三险三奇”:“一是突破口选的很险,但很奇,即敢于把突破口选在临津江弯向敌方的地段,一反兵家之常规,出其不意而制胜;二是进攻出发阵地选的很险,但很奇,即大胆地把7000余人的进攻部队和武器提前一天隐蔽在进攻出发阵地上而没有被敌人发觉,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三是炮兵阵地选得险(近),但很奇,即大胆地把70余门火炮设置在距敌前沿300米至1100米处行直瞄射击,准确地摧毁了敌人的工事。1957年秋,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的将校级学员学习和研究典型战例时,院长刘伯承元帅对第116师突破“三八线”、强渡临津江的模范战例作了精辟的分析。最后说:“第116师这个突破口选得好、选得正确,应该打个满分嘛!”后来,总参谋部和军事学院还出版了《第116师高浪浦里东南地区进攻战斗总结》,作为师进攻的典型战例供院校和部队学习研究。

渡江战役好打吗

4月20日20时,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首先渡江,并迅速突破安庆、芜湖间防线。21日晚,东、西两突击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

战役打响的时间是1949年4月20日,一直到6月2日,一共是打了43天。

渡江战役是什么军打的

淮海战役是民工推着小车支援前线,渡江战役是民工划着船运送部队物资支援前线。

渡江战役使用的武器

在新中国诞生前夜的人民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史诗般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这三大战役中,华润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贸易支前”就是他们的斗争武器。从三大战役、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广州、海南,解放军打到哪里,华润采购的物资就运到哪里。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万支前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小车里装的许多军需物资则是华润提供的。华润的货轮将这些物资从香港运抵大连、天津、青岛,再装上小车,由百万支前民工运到前线。华润还为解放区的城市运去大批的粮食、棉花、煤炭、机器、印钞纸、新闻纸,有效地恢复了生产、平抑了物价。

在三大战役的隆隆炮火声中,华润还先后把蔡廷锴、章伯钧、沈钧儒、郭沫若、许广平等350多名民主人士由香港安全送抵北京,保证了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

助力新中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香港华润在反华势力的全线封锁中,从1000吨东北大豆贸易开始,到钢板、汽车轮胎、橡胶、青霉素、铁皮等货物输送,直至发起“广交会”,顽强地助力新中国生存、抗美援朝与建设大业。

抗美援朝时期,反封锁、反禁运、反冻结成为华润的中心工作。华润通过开展抢救与防范行动、采取司法途径解冻资金和物资、建立秘密贸易渠道等方式,为内地采购大量军用物资和战略物资,提供了现汇资金。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4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