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和劣后区别(优先和劣后区别在哪)
优先和劣后区别在哪
其实就是一个借贷投资的表述。 比如你觉得自己炒股很牛,就可以自己拿出100万资金来做劣后资金,然后找人配300万优先资金构成一个400万投资载体。 作为优先资金的回报,你允诺1年给7%的回报,300万×7%就是21万,与此同时优先资金不享受进一步的分配。 所以这400万一年后要拿出321万还给优先资金,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如果你赚了50%变成600万元,那么600-321=279万就都是你的盈利了,相比你直接用自有100万资金赚50万要多许多。 当然,如果你不幸投资组合10%亏了,400万变成360万元,你依然要拿出321万还给优先资金,所有的损失都由你自己承担(所以叫劣后),也就是说原来的100万就变成360-321=39万元了,损失超过60%。可见虽然赚的时候可以多赚许多,但是亏起来更厉害。 这属于双刃剑。
优先、劣后
优先和劣后的分类方式其实就是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简单来说,就说劣后向优先支付固定利息,如果出现损失,先损失劣后资金,如果取得高于优先利息的收益,应把比收益在付给优先利息之后的金额归劣后所有。优先不承担风险,享受固定收益。劣后承担风险,收益可能会较高。优先劣后机制
劣后资金属于一个安全垫的资金,意思是在资金遭到风险的时候,劣后资金将优先偿付风险,在获得收益的时候,他的收益将会在优先级的收益之后支付。
劣后资金一般是结构化理财产品的名称,这个理财产品分为两部分进行投资,大部分资金(大约60%)是不承担风险的,但是收益也少,称为优先资金。大约30%或者更少的资金承担风险,收益也高,称为劣后资金。
优先和劣后的英文
劣势读lue比lie更适合 lue因为发音更为准确,更接近英语发音;lie则是汉语拼音转写的方式,是不准确的此外,在英语单词拼写的过程中,也更倾向于使用u而不是i 当然,如果在特定场合,讲求的是汉语拼音的准确性,比如中文校对,那么lie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优先劣后比例新规定
作为信托行业的一名从业人员,我大概介绍一下这三者的区别和特点。
如图,在一个目标项目里,不同的投资人承担的收益和风险都是不同的,所谓的优先级,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兑付的时候享受优先的权利,就算这个项目亏了,也要把剩下的钱优先兑付给优先级份额,如果要是有限合伙框架下的产品,基本可以看到LP(普通合伙人)就是优先级份额,赚取固定或者少部分利息,获得最大程度的资金安全。
而劣后级,则是最后兑付的,承担最大的风险,如果产品亏损了,先亏劣后级的,劣后级的亏光了,亏中间级的,最后才是优先级的份额,一般都会写在合同中的兑付条款中,有些是保证优先级本金和利息,有些是只保证优先级本金,所以在信托合同中,一定要看收益分配顺序。同样,要是在有限合伙框架中,一般GP(普通合伙人)承担劣后级的角色。或者也有管理人自己充当劣后的例子(资管新规出来后这种情况很少了)
所谓的中间级,就是趋于两者中间,承担比优先级高的风险和收益,同时又没有像劣后级这么大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充当劣后级呢,因为赚的更多。
一方面,管理人或者项目方充当劣后,会让优先级客户更加安心,毕竟亏了钱先亏你们的,如果你们不好好运作项目,你们亏得更多,这样优先级客户更加信任管理人会尽职尽责,项目方也会更加努力。一般情况,银行资金充当优先级的案例比较多,因为银行资金属于风险厌恶型,收益倒不是主要因素。
同样,高风险高收益,这句话在分级产品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如果项目运作的好了,获得了超额收益部分,这个时候扣除优先级的部分收益,剩下的都是劣后级的,这个时候劣后的回报率将数倍高于优先级。
或者一个更通俗的话,就是劣后级翘了优先级的杠杆,如果一个项目总份额是100亿,优先级80亿,劣后级20亿,优先级业绩比较基准是10%,相当于优先级获得20亿的安全垫,就算整个项目亏20亿半,优先级依然可以保证资金安全。但是当整个项目收益超过10%,(不计算管理费等因素),假设达到了15%,这个时候总收益位15亿,优先级分8亿,剩下7亿是劣后级,这个时候劣后级的收益可以达到35%!用更少的金额,获取更多的回报,这就是劣后级的优势。
优先和劣后区别在哪儿
1、优先级lp:优先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优先获得收益分配,一般来讲可以获得比较固定的收益。
2、劣后级lp:劣后合伙人在产品优先向优先合伙人分配收益后,获取剩余的收益或承担亏损。
1、划分标准:根据对收益分配的优先顺序,可以把合伙人分为优先合伙人与劣后合伙人。
2、风险与收益:优先合伙人的收益较固定,亏损可能性小,但是也无法获取高收益;劣后合伙人必须承担产品亏损的风险,但是也有可能获得高额收益。特别是在杠杆比例较大的时候,劣后合伙人可能亏死,也可能赚死。
3、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泛指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或自然人,英文简称为GP。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4、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简称为LP。即参与投资的企业或金融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人和个人投资人,这些人只承担有限责任。
5、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比如你觉得自己炒股很牛,就可以自己拿出100万资金来做劣后资金,然后找人配300万优先资金构成一个400万投资载体。
作为优先资金的回报,你允诺1年给7%的回报,300万×7%就是21万,与此同时优先资金不享受进一步的分配。
所以这400万一年后要拿出321万还给优先资金,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如果你赚了50%变成600万元,那么600-321=279万就都是你的盈利了,相比你直接用自有100万资金赚50万要多许多。
当然,如果你不幸投资组合10%亏了,400万变成360万元,你依然要拿出321万还给优先资金,所有的损失都由你自己承担(所以叫劣后),也就是说原来的100万就变成360-321=39万元了,损失超过60%。可见虽然赚的时候可以多赚许多,但是亏起来更厉害。
简单地说:就是你运用了1:3的杠杆,而投资人有固定收入。你冒险,他做后盾但要安全。
优先和劣后的区别
你说的应该是结构化产品。
结构化产品通常会分为优先,和劣后,两个部分。
优先资金享有固定收益,性质比较类似于定期存款。比如一年6%固定收益。
劣后资金享有浮动收益。
如果产品到期后,产品收益低于6%,那么劣后资金需要用自己的本金,去给优先资金保本保息,也就是说,如果优先资金的收益低于6%,劣后资金就需要拿自己的钱补给优先资金。
如果产品到期后,产品收益等于6%,那么劣后资金的收益也是6%。
如果产品到期后,产品收益大于10%,那么优先资金收益超过6%的部分,都会分给劣后资金。
举个例子。
20000元优先资金,10000元劣后资金。
当产品收益为0%的时候。
优先资金本息和为:20000(1+6%)=21200元。(优先资金的本息和,与产品收益基本无关,除极端情况)
劣后资金到期后成本+收益为:10000-20000*6%=8800元。(劣后资金要保证优先资金的本息安全,所谓极端情况就是,劣后资金违约,在优先资金的利益收到损害的时候不补钱进去)
当产品收益为10%的时候。
优先资金本息和仍然是20000(1+6%)=21200元。
劣后资金到期后得到:10000*(1+10%)+20000*(10%-6%)=11800(实际收益率为18%)
优先与劣后概念
优先劣后是指:优先级优先享受收益,优先享受保障,要是亏损的话,先亏劣后级的,承担的风险也比劣后低,所以优先级的收益比劣后级的低。反之,因为遭遇亏损时需要先亏劣后级的,劣后级承担的风险比优先级高,所以如果获得收益,那么劣后级获得的收益自然也比优先级高。
劣后与优先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是在金融产品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风险/收益安排。信托公司发行的结构化信托产品,在同一款产品中,可以购买优先级信托产品也可以购买劣后产品。优先受益人分享较低的收益率,承担较小的风险,而劣后受益人则承担高风险获得高收益。一般来说,从收益来说,优先级会保有相对确定且封顶的预期收益率;而劣后级没有确定的收益率目标,在最简单的优先/劣后结构中,支付完优先级的收益之后,产品投资所产生的一切剩余收益都归属于劣后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