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筒与汉阳造区别(老套筒与汉阳造的区别)
老套筒与汉阳造的区别
汉式(汉阳造)步枪
作业原理:旋转枪栓,双前栓榫锁定,手动
弹匣容量:外露单排弹仓,5发,曼里夏式弹匣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口径:7.92mmx57
枪管长度:29.13"
枪重: 4.14 kg
相容性: Commission Rifle
制造厂:兵工署第21工厂 制造年代: 1941
目前状态:古董
从1895年开始,湖北枪炮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
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抗战时其步枪厂於1938年交与21厂,因此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卍字厂徽及『汉式』字样。
汉阳造与88式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上护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则参考了98式步枪,改进了照门,通条改放在护木之中等。
由於生产时间长远,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役不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内。根据当年在新军第八镇(师)21标一个士兵的回忆,当年第八镇的步枪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因此,1911年10月10日晚上,程定国所开的第一枪,用的应该是汉阳造,由此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本枪为21厂于1941年生产,因此可能历经抗战,国共之战,甚至可能远征过韩国,曾与美军对垒。如今终得休,在火器堂中与其外祖父级的德国88式步枪一同安享天年。
汉阳造与“开国第一枪”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为革命党准备了充足的武器,在他死后两年,他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1907年,清政府决定全面编练新军,全国分成三十六镇(师)。湖北应编两镇,至1911年,仅编成第八镇及二十一混成协(旅),由原张之洞所在的自强军改编,除火炮外,轻武器多由汉阳兵工厂所造并配发使用。
汉阳造老套筒步枪
1904年,汉阳兵工厂(原来的机器局改名)对老套筒进行了改进,去除了套筒,增加护木,刺刀由右侧位改在下侧位,其它如通条、瞄准装置都有一些变动,改进后的步枪命名"汉阳式7.9式步枪",人们从此习惯称该枪为"汉阳造“。
老套筒和汉阳造
生产汉阳造武器的兵工厂就是著名的汉阳兵工厂。1984年正式建成。 汉阳兵工厂简介: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后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原名湖北枪炮厂,于1892年动工,1894年建成,虽然创建时间晚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军工企业,但由于不惜巨资从德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连珠毛瑟枪和克虏伯山炮等成套设备,所生产的汉阳式79步枪(汉阳造)、陆路快炮、过山快炮,均是当时较先进的军事装备,因此,成为晚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 汉阳造一般指汉阳造88式步枪。 汉阳造88式步枪简介:由于该枪的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同时,因前期进口的德国产1888式步枪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国内前期的仿制品也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故其早期枪型也被称之为“老套筒”。
老套筒和汉阳造有什么区别
八八式步枪简称汉阳造,老套筒。该枪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Gewehr 88或简称Gew 88),由于该枪存在着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1898年德国军方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将其取代。
该型步枪遂转售给土耳其、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的清政府。基于清政府的洋务派对“毛瑟”品牌的迷信,德国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为毛瑟步枪,成功地将设计资料和生产机械卖给了清政府。故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定名为八八式。 1899年江南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此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为当时中国生产时间最长的一种轻武器,也是自清政府的新军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各个武装部队的轻武器装备的主要枪型。
由于该枪的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同时,因前期进口的德国产1888式步枪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国内前期的仿制品也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故其早期枪型也被称之为“老套筒”。
汉阳造为什么叫老套筒
汉阳造即初期的老套筒,仿造德国出品的88式步枪。德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增加套筒原因,因为当时所用枪管材质不好,在使用时经常炸膛,为了安全起见,在原枪管的外面又套上一根钢管,枪管是双层的,而且年代较远(1888年),所以叫老套筒。
快慢机是二战期间,毛瑟M1932冲锋手枪在中国的别称。这是1932年由毛瑟工厂研制的,是在96式手枪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快慢机而成的,这样既可进行半自动射击,又可进行全自动射击。其结构是在枪的左侧装上一个快慢机,并刻上“R”和“N”字样,分别代表全自动和半自动,此枪的供弹机构也改为l0发和20发活动弹匣供弹。因该枪出厂时编号712,又称712式手枪。此枪传入中国后被称为“快慢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