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筋与通长筋区别(贯通筋作用)
贯通筋作用
1、范围不同贯通筋是指钢筋贯穿于构件的整个长度,中间没有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焊接或者弥补,但不不会改变原来的直径。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接长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2、受力不同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种作用不同,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3、长度不同如果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符号
从头至尾告诉你,这是一种集中标注
JZL:基础主梁
12:代表序号
(8):八跨
600*850Y :截面尺寸(Y表示加腋)
HRB33512@200(4):箍筋为二级钢直径12mm,间距200mm,四肢箍
B 4 HRB400 25:底部贯通筋4根三级钢,直径25mm
T 6 HRB40025:上部贯通筋6根三级钢,直径25mm
Y HRB40012@150:腰筋为三级钢直径12mm,间距150mm
HPB235 8 @250:拉钩(拉筋)为一级钢直径8Mm,间距250mm,梅花形布置
贯通筋与通长筋
在建筑图纸上,通长筋和贯通筋都是用来加强建筑结构的构件。通长筋是指在墙体内部沿着墙体长度方向布置的钢筋,主要用于加强墙体的抗震性能;而贯通筋是指在墙体内部穿过墙体的钢筋,主要用于加强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两者的区别在于布置的位置和作用不同。
贯通筋图片
板上部贯通筋和非贯通筋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两种加强构件。板上部贯通筋是指一种贯穿整个混凝土板厚度的钢筋,它可以增加混凝土板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其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非贯通筋则是指在混凝土板的表面放置的筋,它只增加了混凝土板的强度,对于提高其度和抗震性能的作用相对较小。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具体的需要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板上部贯通筋或非贯通来加强混凝土结构,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贯通筋怎么标注
在原位标注中,用括号表示,比如:在原位标注中表达为(2Φ16)。
通长筋,是贯通梁整个长度内的钢筋,表达在梁的集中标注中,比如在集中标注中,表达为2Φ16
贯通筋与非贯通筋的图
非贯通筋图上显示,一般为了区别钢筋的规格与直径,制作绑扎的位置,各种各样的钢筋按顺序1,2,3,4编号。底部受力钢筋为1号筋,非贯通筋看其编号,在节点详图上有其编号的位置大样及根数直径。
贯通筋和通长筋怎么标注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接长且两端一定在端支座锚固的钢筋。通长筋是"抗震构造"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首先要区分通长筋跟贯通筋的区别: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通长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同,可以是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者作用不用。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但有时有时贯通筋跟通长筋并没有区别,这要根据实际具体去看了。
通常筋和贯通筋
贯通筋和通长筋的区别如下;
1、范围不同;贯通筋是指钢筋贯穿于构件的整个长度,中间没有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焊接或者弥补,但不不会改变原来的直径。;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接长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2、受力不同;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种作用不同,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3、长度不同;如果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搭接位置
梁上部贯通筋只能设置在受压区,一般中间三分之一处
贯通筋和通长筋
钢筋名称解释纵筋所谓纵筋就沿梁竖向的上下部钢筋,但是
腰筋
除外。主筋都可以叫纵向钢筋
(纵筋)比较长的一般就是纵筋2、负筋负筋是负弯矩钢筋
的简称,起的作用是抵抗负弯矩负筋就是梁或板顶部或面部的钢筋,因为一般的力学把下侧底部受拉的弯距规定为正弯距方向,所以顶部就是负弯距.受力筋
就是我们说的底筋(沿受力方向,挑板可是在上面)分布筋
就是与受力筋
垂直的那个筋(起固定,传力等作用)负筋就是支座处四分之一短跨那个筋(在受力筋
上面)不过悬挑结构以及阀板基础的梁、扳正好和上述相反板或梁面层的钢筋就是负筋,用来抵抗负弯距用的,因为负弯距产生面层的拉应力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3、架立筋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 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就是将梁中的箍筋架起来形成笼体的筋。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
,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架立筋主要是梁中固定间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钢筋。(固定梁内受力筋和箍筋位置,构成梁内骨架的钢筋。)4、贯通筋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
,也可以是架力钢筋。5、构造筋
构造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 (因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如腰筋
、预埋锚固筋等。)6、受力筋受力筋:通过力学结构计算,对受弯剪压扭拉等受力部位或构件配置的钢筋,主要用来承受荷载,满足结构功能。(构件中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梁、板中的受力筋根据其形状分为直筋和弯筋。)7、分布筋
分布筋
:设置在现浇板中,用来固定受力钢筋
,抵抗在计算时忽略的弯矩和各种不确定内力,这就是属于构造钢筋
。 (板内固定受力筋位置的钢筋,与受力筋方向垂直,可抵抗热胀冷缩
引起的温度变形。)8、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1)、 梁往往并非一跨,而是多跨.贯通筋就是通长筋,一直穿过多跨.中间接头需要绑扎或机械连接,质量确有保证时也可用焊接.2)、 梁的集中标注中必注贯通筋.贯通筋是纵筋,是梁最重要的受力筋.3)、 梁的的支座需要附加筋和负筋,此类钢筋往往伸入相邻跨三分之一处截断,不是贯通筋.4)、 非贯通筋应原位标注.多数时候也是受力筋.5)、 梁的箍筋为多肢,上下筋不能满足肢数要求时,需要增加架立筋.架立筋计算时不考虑受力,仅为满足箍筋肢数要求,保证梁的整体性,图纸上不需要标注.6)、 梁的侧面有时需要增加构造筋,抗扭钢筋等等,集中标注必注.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