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与免疫球蛋白区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IgG抗体和IgM抗体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它们有以下几点区别:
1. 结构:IgG是单体,由四个亚基组成,而IgM是五聚体,由五个亚基组成。
2. 作用:IgG主要通过血液循环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而IgM主要作为体液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能够在身体受到感染后迅速产生以进行抵御。
3. 时间:IgG在感染后数天到数周内逐渐升高,可持续存在于血液中数个月到数年,也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而IgM在感染后很快出现,通常在数天内达到峰值,但只能持续几周到几个月。
在抗体检测中,IgG和IgM通常被用来检测某些疾病的感染情况。例如,IgM抗体可以用来检测近期感染,而IgG抗体则可以用来检测曾经感染和免疫接种的情况。
单克隆抗体原理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是利用现有的无数已详细分析过的小鼠抗体,取其与抗原直接接触的那段抗体片段(互补决定区,CDR)与人的抗体框架嫁接,经亲和力重塑,可维持其特异性和大部分的亲和力,同时几乎去除免疫原性和毒副作用的抗体。
淋巴细胞在与抗原接触前就已经存在多种多样的与抗原专一性结合的受体,一种细胞带一种受体,进入机体的抗原选择性的结合其中的个别淋巴细胞,使之活化,增殖产生大量带有同样受体的细胞群,分泌同样的抗体。当抗原进入体内,在机体中就会诱导出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多种抗体,如果要把这些抗体一一分开,用现有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是根本办不到的。
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与功效
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应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如年老体弱的病人,或者是白血病病人化疗以后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时候,可以应用注射免疫球蛋白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另外,免疫球蛋白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常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的疾病。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应该是犬瘟单克隆抗体好一些吧,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高免血清在这两方面应有差距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区别抗体形成对机体的作用
简单地打个比方:抗原一般是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或者机体病变的、非正常的成分,是侵略者;抗体是对付抗原的防御力量。因为有侵略者的入侵,才有抵抗侵略者的防御力量。 以下是比较简单的解释:
1.抗原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2.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效应B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过敏原IgE和IgG是两个重要的自身抗体,但两者所针对的过敏情况是不一样的。
1、过敏原IgE(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同时还是一种亲细胞抗体,与具有吞噬作用的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可以介导Ⅰ型超敏反应,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2、过敏原IgG(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主要针对小分子抗原(如细菌、病毒等,有时也对食物中某些特殊的小分子结构)产生反应,其主要通过激活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产生清除作用。因此,IgG通常并不涉及过敏反应。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就是将经过处理的病菌或肿瘤细胞注射给小鼠后,会经由小鼠(也可以是其他免疫动物)免疫系统产生与之对应的效应B细胞,这些B细胞通过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结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并在体外产出抗体。由单一B细胞复制形成的细胞群产生的抗体就被称为单克隆抗体,被广泛用于药物、疫苗、实验室检测试剂的制备。
1995年的3月1日,是单克隆抗体研制法的发明者G·J·F克勒(G·J·F Kohler)离世的日子,他的发明开启了生物制剂的新篇章,是一位分量足以载入史册的科学家。如果大家觉得上面的话语过于生涩,就请让我简单地再介绍一下吧。
抗原和抗体
想要理解何为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关系。
抗原和抗体是一对冤家。抗原一般都是外来物携带的特异性部分,有时候也可能是外来物的本身,我们可以理解是一种身份识别信息。当外来物侵入我们人体后,如果是初来乍到,那我们的机体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逐渐根据侵入物的特点酝酿击溃它们的办法,这就是抗体生成的过程。
而如果这个外来物身上的抗原被我们识别为老朋友,那么早已储备好的抗体们就会马上出动,在识别这些抗原后,一方面直接开始抑制外来物的活性;另一方面呼朋唤友,将免疫大军引至此地,实施打击。在对应关系上,一种抗原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对应一种抗体,此为抗原-抗体的特异性。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身体免疫系统工作的原理看作是抗原和抗体的斗智斗勇:外来侵入物费尽心思隐藏抗原的识别位点,而抗体则一心想要直搞黄龙,消灭入侵者。而根据这个机制,聪明的科学家们由此发明了一些特异性的诊断或治疗的手段,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就是他们的成果。
抗体的妙用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抗原-抗体反应很快就发现,他们可以利用抗原和抗体这种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大做文章。
首先,可以把抗原-抗体机制用在病原体检测上,比如我们最为常见的抗原抗体凝集试验:通过将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患者血清做抗原抗体凝集试验,就可以做出实验室诊断,被称为血清学诊断。最常见的血清学诊断应该就是临床上常用来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了吧,简称抗O检查。
其次,我们还可以把抗体作为一枚精确制导炸弹的信号识别装置,通过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或其他病原体的抗原,对侵入物进行定点打击,被称为导向治疗。治疗风湿病的英夫利昔单抗就是此类药品。
最后,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疫苗了。我们都知道,一些流行性疾病或传染病都有对应的疫苗,这些疫苗就是通过植入灭活或减毒的抗原,让身体提前产生相应病原物的抗体。这样当病原物,比如说乙肝病毒,有机会侵入我们体内时,会迅速被严阵以待的免疫系统直接消灭,不留痕迹。
以上是三个关于抗体为我们做出的贡献,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单克隆抗体研制的成功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
单克隆抗体的意义
既然抗体有如此多的妙用,那么能够批量生产某一种特定的抗体成为了研究者们接下来攻克的对象。
1975年,分子生物学家G.J.F.克勒和他的同伴C.米尔斯坦发现,能够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到了体外环境下就没了用,而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下却能不断增殖,保持活性。他们通过将这两种细胞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在体外环境下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他们通过在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刺激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产生,而后通过培养杂交瘤细胞来获取稳定的细胞群。通过对这些杂交瘤细胞的多次培养筛选,最终选择出合适的细胞群进行抗体的批量制备。由于筛选出来的细胞群是由同一个杂交瘤细胞分裂成的,因此被称为单克隆抗体。它具备了抗体单一,纯度高,未变异的特点,极具医学应用价值。
单克隆抗体的诞生解决了抗体精细化批量生产的难题,为未来生物制剂、实验室检测、疫苗研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克勒和米尔斯坦二人也因为这个杰出的贡献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免疫组化抗体
s100是一种神经特异性蛋白,在病理诊断中常作为免疫组化的标志物。它是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神经源性肿瘤的标志物,也可在恶性黑色素瘤和一些间充质恶性肿瘤中表达。除了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外,s100还可用于诊断转移性肿瘤和通过标记物确定肿瘤来源。因此s100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中常用的抗体之一。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一种免疫学技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骨髓肿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获得既能产生抗体, 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是仅由一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抗体,对应于多克隆抗体、多株抗体——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一种抗体。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