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和西洋画区别(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主要区别)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主要区别
一.分类不同:中国画分为工笔、写意;另一种分法是山水、花鸟、人物等;西画分为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
二、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中国画家就用,而西方就不用,所以西洋画很象实物,中国画不象实物,给人以神韵的感觉。
三、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中国画不重背 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 。国画注重写意,即借物言志,致力于表现中国画家的精神追求。
四、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
中國畫與西洋畫。中國話不講究科學。不講究透視。而西洋畫相反。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绘画风格
以清代石涛作品搜尽奇峰图卷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例,中国画更加注重笔墨的意趣以及抒发自己的性情,给人水墨淋漓之感,油画则更加注重技法,透视,造型等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分类不同:中国画分为工笔、写意;另一种分法是山水、花鸟、人物等;西画分为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
对颜色的理解不同:中国画的颜色不追求真实,特别是墨不能理解为简单的黑色,甚至不能作为黑色,古人说“墨分五色”,尤其是其在干湿浓淡不同情况下的千变万化所显现出的韵味是西画中的黑色远不能比的,这同时也给中国画在色彩上的表现带来了困难,有待于现代画家们去探索。
对刻画对象的理解不同:中国画不注重写实而重视写意,即借物言志,致力于表现画家的精神追求,特别是山水画是客观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形象,与西画的风景画有本质的不同。
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
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
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
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
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
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 ;
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 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
中国画和西洋绘画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西方绘画本来就是非常注重造型和色彩的。色彩方面,因为材质不同,还可分为水彩画、水粉画、油画和丙烯画等,表现技法各有不同,各有千秋。而中国画最为注重的是神采的表现,以线条的质量和墨色的变化为追求方向。至于色彩,虽然也有金碧山水、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等画风,现在还流行一种泼彩画法,但是相较于水墨的丰富表现,国画的色彩似乎并不那么被重视。
从色彩的表现技法来说,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艺术,调色和用色的技法都相当丰富,色彩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幅作品的艺术高度。当然,在印象派出现之前,古典写实主义的色彩表现力还是欠缺的。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安格尔的《泉》等经典作品,写实功力和神态刻画能力都令人叹为观止,但是,色调只能用单调来形容。基本都是赭石色调的固有色运用,更像是用色彩来表现素描关系,并未表现出色彩本身的魅力。
在照相技术出现后,写实主义油画受到挑战,甚至逐渐被质疑油画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时候出现了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派应运而生。虽然印象派在当时并不为大众和主流绘画界所认可,但是他们对于色彩的研究和表现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这时候开始,油画作品的颜色开始注重光的颜色,这样的色彩表现无疑更为真实而生动,这样的作品也更有感染力。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中国的很多画家开始借鉴西方绘画的表现技法,并与国画技法融合起来,出现了不少新的创作思维。其中以林风眠和他的得意弟子吴冠中、赵无极等人表现最为突出。吴冠中先生甚至尝试直接采用西方绘画的颜料来创作国画,尽管面临着诸多争议,也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无论如何,这样的尝试和创新对于中国绘画的改良还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主要区别是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中国画家就用,而西方就没用.所以西洋画很象实物,中国画不象实物.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注重背景. 4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画与西洋画
中国画是哲学,西洋画是科学。 在中国人眼里,一张白纸就是宇宙万物;在洋人眼里,一个画框就像一扇打开的窗户。我们以小见大,他们以大见小。我们在意象中遨游,他们在物象中转圈。
中国画与哲学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画包含儒、道、禅的古典中国哲学思想,其中的以形写神、似与不似、天人合一、妙境与空灵、画外之音、寄至味于淡泊……等,都体现中国古老智慧的精深,这些哲思无疑使中国画的审美品位不拘泥于外表,让中国画作品永远流露出深刻美妙的思想光芒,值得我们青少年不断探索学习,把继承并创新中国画作为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中国画与传统西洋绘画同样具备“外师造化”的艺术本源,然而它在其具象造型的外在形态里,强调“以形写神”的观照态度,注重“以象取意”的表达方式;
中国画家将画面视觉图像背后的寓意或隐喻意义,即“意象”之象征意义(所谓“能指”背后的“所指”意义),视为艺术旨趣和“中得心源”之所在,甚至以此作为中国画的审美规范与内在诉求,从而凸显出它与西洋绘画殊为有别的品格特色。
中国画与西洋画在哪几个方面有不同之处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对于美学的追求,人文精神的体现和享受等。但是,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构成了中西方绘画思想等各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和区别的。中国画以其古韵内涵的特色,让人们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它的博大与气韵;西画绘画则以其真实厚重的画面感,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色彩享受。
一、中国画
中国画是以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绢帛、宣纸为工具。题材上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形式上分工笔画和写意画。总体上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肖似,注重表现外物的内在神韵和画家的情意。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则强调生命的表现和寄寓情怀。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和空间处理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只表现特定时空的传统,常按画家的主观意图自由组合空间。如不断移动视点或并置时空,讲求平面布局的横卷图,用高、平、深三远法结果画面,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处理方式等;用线造型是中国化最基本的造型方式。结合毛笔的运行,线条不仅能状物,还能传达出画家的 主观情绪,对欣赏者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向着主观意像化发展。工笔重彩,使用纯度很高的色彩,产生装饰意趣,水墨写意,则将色彩淡化为不同的墨色,结合宣纸的性能和不同笔法,使浓、淡墨色能给人以想象和审美的感 动,中国画家历来重视在书画中表现学养、品格、情操,由是形成了诗、书、印结合一体的独特风格。其中的诗、书、印不仅是画面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有生发画意,直抒情怀的作用。
二、西方绘画
西方传统绘画多强调写实性。画家通过明暗、色彩、透视、解剖等造型因素,把眼中所见的自然物象真实的描绘出来,“像真的一样。”因此,在欣赏写实性绘画时,就要品位画家是如何巧妙的运用明暗的转折关系、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规律、透视原理与解剖结构,以及描绘的笔触、画面的机理等艺术效果,真实的再现客观物象的存在状态和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的。而外国现代绘画则不以再现客观物象的外表真实为目的,或以单纯的点、线、面和色彩组合的图形表现形象,或以变形、夸张、怪诞的形象表现画家内心的情绪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外国绘画在题材内容上有不同种类,在欣赏时也各有侧重。如以描绘风土人情为主的风俗画,要注重其浓郁的生活美感和朴实的民情意味;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画,要注重滑稽寄寓在自然景物中的心境与情感;以再现历史时间为主的历史画,要注重分析所暗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以表现宗教或神话内容为题材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要体味其宗教或神话情节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以刻画人物为主的肖像画,要体味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即使是静物画,我们也要透过对象,审视其内在的形式结构和外溢的不同情趣。西方近现代绘画因操作倾向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流派,所以要按画派择要欣赏。
西方画作
三、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
1、中西方绘画理念差别
中西绘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哲学、工具材料、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使中西方绘画存在这明显的区别。简单的概括就是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意境。中国画另外一个主要特点是用线造型。线条的作用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质感、量感、空间感。
2、 绘画工具材料不同
中国绘画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中国画运用钩、勒、点等毛笔的不同技法,是中国画表现出无穷变化的线条情趣;且以墨代色,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墨分五色”。 欧洲传统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油画颜色丰富、鲜艳,覆盖力强,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绘画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 造型语言不同
中国画以线造型,线条中充满运动节奏美感。注重墨在空间处理上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而欧洲传统油画以明暗色彩为造型手段,立体感强、光感强、质感强烈。油画客观性强,观察细致表准确,给人以强烈真是感。西方是定点写生按焦点透视法描绘所见物象,偏重于对客体的描绘和对本体画面的构建。其利用色彩的变化,明暗对比,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在二维空间产生三维真实的幻象。
4、 审美价值的倾向不同
在审美倾向上,中国古典绘画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中国绘画尚意,中表现、重情感,中国古典绘画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以“天人合一”为其追求的至高境界。顾恺之“传神论”的提出使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以“神”为中心,而以“形”为表现“神”的一种手段。“以形传神”成为中国绘画之要义,千古不易。 在欧洲传统油画中更加重视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现。欧洲传统油画尚形,欧洲传统油画中再现、重理性。欧洲传统油画根基于“模仿自然”于“和谐的形式”的艺术观念,其意境渊源基础在于古希腊的雕刻与建筑。其宇宙观点仍是“人与物”、“心于境”的对立相视。 总之,两种画是两种理念的主导。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