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区别(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区别是什么)
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区别是什么
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色谱又叫色表或色彩图,是供用色部门参考的色彩排列表。
按波长区域不同,光谱可分为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按产生的本质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按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光谱表观形态不同,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色谱是用色料表现颜色。由于目前彩色复制技术条件和原材料质量的限制,还无法复制出我们希望的所有颜色,所以它只能对在一定范围内的典型颜色提供参考依据
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红外光谱:
对样品的适用性相当广泛,固态、液态或气态样品都能应用,无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可检测。此外,红外光谱还具有测试迅速,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仪器结构简单等特点,因此,它已成为现代结构化学和分析化学最常用和不可缺少的工具。红外光谱在高聚物的构型、构象、力学性质的研究以及物理、天文、气象、遥感、生物、医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紫外光谱:
紫外光谱主要在医药方面在破析一系列维生素、抗菌素及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曾起过重要作用,如维生素A1、维生素A2、维生素B12、维生素B1、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物质等。
核磁共振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使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不能把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带进核磁共振检查室。
质谱:
由于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分离和鉴定同时进行等优点,因此,质谱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化工,环境,能源,医药,运动医学,刑事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
凝胶渗透色谱:
凝胶渗透色谱法主要用于有机溶剂中可溶的高聚物 (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及分离,常用的凝胶为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通常是红外吸收光谱,检测的是分子吸收电磁辐射后引起的振动能级跃迁。分子中的特征官能团的特征振动对应于特定的红外吸收光谱位置。
红外光谱一般用微米(m)或者波数(cm^-1)为单位,因而可以用红外光谱的吸收峰的位置来鉴别待测分子结构。
通常检测的是中红外光谱区,400~4000cm^-1.紫外光谱,一般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的是分子吸收电磁辐射后引起的电子态的跃迁。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映的是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共轭性质(分子的共轭程度越大,光谱中谱峰会红移,也就是往长波方向移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一般用纳米(nm)为单位。通常的检测范围200~900nm。
红外与紫外光谱的区别
紫外线更细,红外线更宽
红外和紫外光谱仪的区别
1、仪器分析的波长范围不一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200nm-1000nm,其中200nm-330nm标定为紫外光谱,330nm-800nm标定为可见光谱,800nm-1000nm标定为近红外光谱。 而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只在可见光谱区内330nm-800nm。 2、仪器分析物质也不一样
紫外光谱大都分析有机物,可见光谱大都分析无机物,只是大部分有机物的吸收敏感点在紫外光谱区,无机物的吸收敏感点在可见光谱区。 3、在使用的光源有所不一
在目前国内外的分光光度计中,大部分紫外光源用的是氘灯,可见光源用的是钨灯。
紫外灯源的价格相对可见灯源的价格要高很多,当然也有一些用氙灯替代氘灯和钨灯,其价格高。 4、仪器结构设计不一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要求仪器的体积相对可见分光光度计要大一些,这其中除了考虑多了一个灯的摆放位置,还要考虑到灯的散热。 5、还有仪器其它的一些不一样的,例如:电路设计原理、色散元件、光电转换元器件等。 6、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玻璃比色皿即可,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区段需使用石英比色皿(是黑色石英比色皿,可以遮挡杂光)。
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异同
按波长区域不同,光谱可分为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按产生的本质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按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光谱表观形态不同,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区别是什么呢
红外光谱是做研究用的,紫外光谱是做测量用的,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一、红外光谱:
1、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
2、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的判据。
3、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
二、紫外:
1、测定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
2、初步确定取代基团的种类,乃至结构。紫外光谱只是一个初步的分析,还要借助其他方法如红外核磁质谱等。
仅靠紫外光谱就解析化合物结构式相当困难的。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区别是
激光的光线即不属于紫外线也不属于红外线。光谱基本分为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人眼只能看到可见光,看不到紫外线和红外线,也不存在看紫外线和红外线伤眼的情况。
激光是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是原子受激辐射的光,故名“激光”。其中的光子光学特性高度一致。这使得激光比起普通光源,激光的单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激光是单一频率的高能光束,可以是红光,也可以是绿光。 激光分可见和不可见的,可见的对人眼有损伤作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