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区别(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区别表格)

2023-05-21 22:30:06生活资讯1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区别表格

是指银行在处理客户大额资金存取时,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采取预扣、代扣等方式,将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直接扣除,进而将剩余款项转账给客户。对于个人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基金收益等收入,在规定的起征点之上,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银行根据客户提供的身份证号码、存款账户等信息,通过税收征管系统,获得客户的实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数额,再在资金转账过程中,按照税收征管要求,代扣个人所得税,最终将净款转入客户指定的账户。需要注意的是,银行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并不代表客户已经缴纳完整的税款。个人在年末申报个人所得税时,需要进行全年个税申报和清缴。如果银行代扣的税款超出实际应缴纳税款数额,需要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进行申报和退税处理。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有什么区别例子

区别:

1、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并不是纳税人。这时的负税人,是税负归宿,即在税负转嫁的辗转过程中,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2、纳税人是由国家税法规定的,而负税人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

3、纳税人就是负有交纳税款义务的人。负税人就是实际负担税款的人。

4、在自然经济中,负税人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占有剩余产品的农民;在商品经济中则包括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经营者、劳动力所有者,以及消费者。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了税,有时可以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下,将所缴纳的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因此,国家在按照负担能力和有关政策制定税率时,不仅要着眼于一定课税客体的纳税人,而且要更加注意着眼于负税人。联系:1、如果说纳税人是法律上的纳税主体,负税人则是经济上的纳税主体。纳税人和负税人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纳税人和负税人的不一致是有税负转嫁引起的。税法中并没有负税人的规定,国家在税法时,只规定由谁负责缴纳税款,并不规定税款最终由谁承担。 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又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扩展资料纳税人种类税收制度一般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从法律的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两种。  自然人是指具有权利主体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财产权力,承担义务并能在法院和仲裁机关起诉、应诉的个人。不论成年人或未成年人,本国人或外国人,均属自然人。自然人是纳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人是指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独立支配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在我国,一切享有独立预算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各种享有独立经费的社会团体,各种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等都是法人。法人有依照国家说法纳税的义务,都可以成为纳税人。其中,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人。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它可以是工厂、商店,也可以是具有同样性质的各种公司。纳税人必须依法向国家纳税,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加收滞纳金,处以罚款等。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权益,例如依法享受减免税的权力,依法要求税务部门为自己的经济活动保密的权力,依法打税务官司的权力等。税务部门要自觉维护纳税人的权益。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是什么意思

义务人是利益主体中承担义务的一方,它必须从事法律规定的一切行为,一方面必须适应权利人在法定界限内的利益主张而做出或者抑制一定的行为,或忍受国家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另一方面有权拒绝法定界限以外的利益主张。

义务人的义务履行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而且只有履行义务,才能有权利人权利的实现,才能为满足权利人需要提供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三十条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区别表格图片

你好,经营所得a表和b表是税务部门用于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两种不同的报表,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报表内容不同:经营所得a表主要报告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包括销售收入、成本、税金及附加等,而经营所得b表则主要报告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

2. 报表填报时间不同:经营所得a表通常在企业会计年度结束后的3个月内填报,而经营所得b表则在a表填报后的2个月内填报。

3. 填报对象不同:经营所得a表适用于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而经营所得b表则只适用于资产总额超过300万元的企业。

4. 填报方式不同:经营所得a表和b表的填报方式可以是手工填写、电子填报或网上填报,但填报所用的报表格式和要求不同。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区别表格图

综合所得申报和扣缴义务申报是两种不同的纳税申报方式。综合所得申报是指纳税人所得来源包括工资、稿酬、个体经营所得等多个方面的相关申报,需要纳税人自己对所得进行核算和计算税款,申报时需要填写综合所得所对应的申报表格进行申报。而扣缴义务申报,则是指由支付薪金、税务代征机构等单位依法应当代扣代缴应纳税款的,须按期申报代扣代缴情况和应当代扣代缴的税款。因此,综合所得申报适用于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个人生产经营所得人员等多种纳税人,而扣缴义务申报则更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工资所得者等。

简述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区别

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

这个主要是指一些以工资薪金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作者,有扣缴义务人,也就是用人单位进行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

扣缴义务人正常来讲,都是统一用5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起征点进行计税。它不会掌握我们专项附加扣除申报的个人信息,这也是从个人信息保密的角度出发的。

如果我们选择了由扣缴义务人申报,那么扣缴义务人就可以得知我们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了。

单位在申报时,需要事先下载个人提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比如子女教育费专项附加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房租或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这样就能够得出准确的专项附加扣除额度,能够准确的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有什么好处呢?到了第二年,我们就不用去税务部门办汇总清缴了。

比如,一个人的工资是1万元。如果个人所得税不是有扣缴义务人申报,那么起征点是5000元。这样我们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1到7月份,我们是按照3%税率享受35000元的应税额度。到了8月份,应税额度变成了4万元,增加应税额度5000元。增加了5000元中,1000元按照3%税率扣税,4000元按照10%税率扣税。9到10月份,每个月的应税额度都会变成10%扣税。

如果我们有赡养老人支出,又是独生子女扣除2000元,这样实际上我们每个月累计的应税额度只有3000元。从1月份一直到12月份,我们都可以用3%的税率。

像第一种方式,我们由于多交了一部分个人所得税,应当在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去税务部门办理汇总清缴,也就是退税。麻不麻烦呢?到时候肯定麻烦。如果通过用人单位申报了,大家就省事了。

那么说第二种方式就没有必要性了吗?不,也是很有必要的。

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

我们综合所得指的是工资薪金所得、劳务费收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项收入合一的综合收入。

比如,劳务费收入所得现在仍然是按照每月800元以内免税,800元以上20%税率。4000元以上扣除20%的减除费用后,按照20%税率计税。2万元到5万元的部分,30%税率;5万元以上,40%税率。

很明显,预扣预缴的税率非常高。对于月收入不过万元的自媒体来说,退税才是最合理的。

所以,这两项选择的主要标准就是我们有没有其他综合所得收入了。如果没有,让单位代扣代缴就是最方便的选择。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关系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义务的单位。税务机关按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税法规定代扣税款,并按规定期限缴库,否则依税法规定受法律制裁。

1、扣缴义务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义务的单位。税务机关按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税法规定代扣税款,并按规定期限缴库,否则依税法规定受法律制裁。

3、扣缴义务人的确定是基于收入分散、纳税人分散的情况。确定扣款义务人,就是采用源泉控制的方法,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防止偷漏税,简化纳税手续。例如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以支付纳税人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百练会计】-山师校区为您解答,祝您工作顺利!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有何区别

区别在于: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的,意味着通过公司来代扣,适合上班族,选择这项后单位会获得你的申报信息,帮你申报帮你代扣,年终不需要再进行核算和申报,对于上班族来说比较省事。

综合所得指的是工资薪金所得、劳务费收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项收入合一的综合收入,这种方式预扣预缴的税率非常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5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