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态和同构区别(什么叫同态)
什么叫同态
验证有理数加群与3阶置换群间只有平凡同态
3阶置换群的假设太强, 不需要。 有理数到任何有限群G都只有平凡同态。 设 n 是G的阶数,f: Q->G 为同态。 对任一有理数a, f(a) = f(n*a/n) = f(a/n)^n = e(G的单位元)(G内任一元素的n次幂都是 单位元)
由 fh = g 知 Hᴀ(f)(h) = g,即,对于任意 g ∈ Hom(A, C) 都存在 h ∈ Hom(A, B) 使得 Hᴀ(f)(h) = g,这符合 满射的 定义,于是 Hᴀ(f) 是 满同态。
什么叫同态象
单位态射(unit morphism)亦称可逆态射,是集合范畴中单位映射(可逆映射)概念的推广。
设f:A→B为范畴C中的态射,若有态射u使uf=εA(A上的恒等态射),则称f为左可逆态射,称u为f的左逆态射。
若有态射v使fv=εB,则称f为右可逆态射,称v为f的右逆态射。
若f同时为左可逆态射与右可逆态射,就称f为单位态射。当f是单位态射时,上述的u=v。因此单位态射又称为等价态射。
什么叫同态报应
罪刑相当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同态复仇”。远古社会,“同态复仇”极为盛行,到奴隶社会,“同态复仇”为法律所认可。但当时的“同态复仇”实际上是统治阶级酷刑的依据,是完全以结果论责任的绝对报应刑。
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严刑酷罚的司法制度,提出了罪刑等价的观念。
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曾指出:“惩罚应有程度之分,按罪大小,定刑罚的轻重。”
① 贝卡利亚也指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
② 在罪刑等价主义者看来,刑罚是对犯罪的一种回报,因此,刑罚的质和量完全以犯罪为转移,即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应当成为刑罚的尺度。
而犯罪包含了犯罪意图、主观恶性
什么叫同态系统
预测系统
预测系统是由预测者、预测信息、预测手段、预测对象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预测活动和过程。预测过程是:预测者根据决策需要确定预测对象;搜集、整理、加工有关预测信息材料;确立预测技术和方法;建立预测对象的同态模型并转换为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结果;检验预测的准确性;交付决策者使用。预测的类型有:根据预测对象的未来目标时刻的长短,可分为长、中、短期预测;根据预测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等预测;按预测对象的规模有宏观、中观、微观预测。长期预测具有全局性、宏观性,预测结果是求得趋势值的饱和点。
什么叫同态满射
(这是关于《范畴论》一系列回答的第五篇,紧接在问题:”什么叫做一一变换?“ 之后,小石头将在本篇中对前面回答中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简单来说,给集合赋予满足结合律的二元运算就是半群,具体分析如下:
自然数(包括零)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类数字,同时,加法运算也伴随着自然数一并产生。将全体自然数的集合记为 N,则对于任意 a, b ∈ N 都有 a + b ∈ N,可见 加法运算 在 自然数集 中 封闭,于是加法运算就是 二元函数,
+: N × N → N, (a, b) ↦ a + b
早期劳动人民通过实践,还总结出,加法满足结合律,即,
(a + b) + c = a + (b + c)
于是连加,被写成:
a + b + c
没毛病!
紧接,古人有在加法基础上发明了乘法运算,它同样 在 自然数集 中 封闭,当然 也是 个 二元运算,
· : N × N → N, (a, b) ↦ a · b
同样满足 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比较,(N, +) 和 (N, ·),它们完全类似,于是 数学家 对它们进行了抽象,得到如下定义:
给定 非空集合 X,以及 X 上的 二元运算 ∘: X × X → X,如果 该运算 满足 结合律,即,
(a ∘ b) ∘ c = a ∘ (b ∘ c)
则称 (X, ∘) 为 半群,可简写为 X。
(N, +) 和 (N, ·) 都是半群的 实例,再观察还能发现,它们中分别存在 0 和 1 这样的特殊数字,使得:
a + 0 = 0 + a = a
a · 1 = 1 · a = a
于是 数学家 继续抽象:
在 半群 (X, ∘) 中 如果存在 e ∈ X,使得:
e ∘ a = a ∘ e = e
则称 (X, ∘) 为幺半群,称 e 为幺元。
(N, +) 和 (N, ·) 也都是幺半群的 实例。
幺半群的实例很多,比如:
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 分别记为 Z、Q、R、C,则 (Z, +)、(Z, ·)、(Q, +)、(Q, ·) 、(R, +)、(R, ·)、(C, +)、(C, ·) 都是 幺半群;
用 K₊ 表示 K 中 大于 0 的元素,则 (Q₊, ·) 是幺半群,而 (Z₊, +) 只是 半群 不是幺半群;
Mn(K) 表示数域 K 上的 全体 n 阶方阵,则 Mn(K) 在矩阵的 乘法运算下 构成 幺半群,单位矩阵 E 就是其中的幺元;
在 任意范畴 C 中,函子的 复合运算 ∘ 也满足 结合律,但是 复合运算 仅仅是 MorC 上有条件 的 二元元素,即,
∘: MorC × MorC ⇝ MorC
必须满足 cod f = dom g 的条件 g ∘ f 才存在,所以 (MorC, ∘) 一般来说并不是 幺半群。
但是考虑 只含有 一个对象的范畴,例如,前文中提到的 由 一个对象 R 和全体 R 上的实数函数 构成的 范畴 Ṙ,可以保证满足条件,而 1ʀ 则是幺元,于是类似这样的范畴全体态射和复合运算构成 幺半群。首次启发,对于 C 中任意对象 A,Hom(A) 关于 复合运算 也 构成 幺半群。
函子范畴 Funct(A, B) 对于其中任意函子 F: A → B,其上所有 自由变换 在 自由变换的复合运算 下构成 幺半群,其中 1ғ 是幺元。
除了以上这样已有的幺半群,给定任意集合 X 我们还可以构造一个 幺半群 Y,构造方法如下:
将 X 看做字母表,其中的元素称为字母;
令 Y 是所有以 X 为字母的单词的组成的集合;
把 Y 中任意两个单词 x, y 拼接在一起,得到的 xy 依然是单词,于是 将这种拼接定义为 在 Y 上 二元运算为,即, x ∘ y = xy;
将空白 ” “ 视作字母,则有 x ∘ = x = ∘ x,将其 作为幺元加入 Y;
最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 幺半群,称为自由幺半群。
实际的构造过程如下:
最初 令 Y = X;
任取 Y 中两个元素 x 和 y,如果 xy 不属于 Y 则令 Y = Y ∪ {xy},一直重复这个过程;
最后 令 Y = Y ∪ {” “};
例如:
如果 X = {a, b, c} 则构造结果为 Y = {” “, a, b, c, ab, ac, bc, ba, ca, cb, aabb, ...}
给定一个集合 X,以其作为字母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 自由幺半群 Y,反过来,给定一个 自由幺半群 Y,我们也可以筛选出作为其字母表的集合 X。
观察,(Z, +) 和 (Q, ·) 我们发现,它们还有共同点:
对于 任意 a ∈ Z,都有 b = -a ∈ Z 使得 a + b = b + a = 0;
对于 任意 a ∈ Q,都有 b = 1/a ∈ Z 使得 a · b = b · a = 1;
于是数学家规定,
如果 幺半群 (X, ∘) 满足,
对于 任意 a ∈ Y,都有 存在 b ∈ Y 使得 a ∘ b = b ∘ a = e,则该幺半群 为 群,称 b 为 a 的逆元,记为 a⁻¹。
有了以上这些抽象的代数系统的定义,数学家就可通过研究它们得到 普遍性的 数学结论,研究 抽象代数系统 的数学称为《抽象代数》。
如果 两个群 G 和 G' 之间的 函数 f: G → G' 如果 对于任意 a,b ∈ G ,都满足:
f(a ∘ b) = f(a) ∘ f(b)
则称 f 为 群同态。再 如果 f 又是双射,则称 f 为 群同构,并称 G 和 G' 同构,记为, G ≅ G'。
群同态的函数复合还是群同态;每个群上的恒等变换是群同构。
于是,以 全体群作为对象 与 群之间的 全体 群同态作为态射,组成 一个范畴,记为 Grp。
考虑 函子 F: Grp → Set,它将 Grp 的每个 群 X 映射为 Set 中的 集合 X,Grp 的每个 群同态 f 映射为 Set 中的 函数 f, 我们称这类函子为 忘却函子。
群是不能为空的,最小的群是只含有幺元 e 的群,称为 平凡群。在 Grp 平凡群 既是 初始对象 又是 终止对象,故 它是零对象。
设,e' 是 G' 的 幺元,定义集合:
Ker(f) = {x ∈ G | f(x) = e}
称 Ker(f) 为 f 的同态核。
那么,我们如何 将 同态核 的概念 用范畴的语言来表示呢?
显然 Ker(f) ⊆ G,因此存在 含入映射映射:i: Ker(f) → G。
可以证明 Ker(f) 是一个群,而 i 是 群同态,故 Ker(f) 是 Grp 的对象,i 是 Grp 的态射。
又可以定义 常值群同态 z : G → G',z(x) = e',这样就有了:
zi = c
zi = c
即,
zi = fi
这满足等子的条件。于是只要能保证 z 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利用等子来 表达 同态核。
先看 z 是一个什么东西?
由于 z 是 常值 的,于是 z 是 常态射,同时不难发现 z 还是 余常态射,于是 z 是零态射。
经过数学家研究,发现如下定理:
如果 范畴 C 中存在 零对象,那么对于任意对象 A,B 必然存在唯一的 零态射 z:A → B。
(由于篇幅有限,定理证明略。)
这样,我们就可给 同态核 下如下定义:
在有 零对象 的范畴 C 中,对于任意 态射 f: A → B,设,z 是 A 到 B 的 零态射,称 f 和 z 的等子 为 f 的核,记为 ker(f)。
我们还可以定义 核的 对偶概念:
在有 零对象 的范畴 C 中,对于任意 态射 f: A → B,设,z 是 A 到 B 的 零态射,称 f 和 z 的 余等子 为 f 的 余核,记为 coker(f)。
在 Grp 中 群同态 f 不讲 余核,余核 是 另一种 抽象代数系统 模 中 关于 模同态 的概念。
末尾,我们来聊一下,霍姆函子 Hᴀ, Hᴬ: C → Set,A ∈ ObC 的一些有趣特性。
给定 C 中的 任意 满态射 f: B → C,如果 对于任意 态射 g: A → C 都有 h: A → B,使得
fh = g
则 Hᴀ(f): Hom(A, B) → Hom(A, C) 一定是 满同态,反之亦然。为什么呢?
由 fh = g 知 Hᴀ(f)(h) = g,即,对于任意 g ∈ Hom(A, C) 都存在 h ∈ Hom(A, B) 使得 Hᴀ(f)(h) = g,这符合 满射的 定义,于是 Hᴀ(f) 是 满同态。
这个推理过程可逆,因此 反之亦然。
类似地,给定 C 中的 任意 满态射 f: C → B,如果 对于任意 态射 g: C → A 都有 h: B → A,使得
hf = g
则 Hᴬ(f): Hom(C, A) → Hom(B, A) 一定是 满同态,反之亦然。证明和上面的类似。
如果 对于 C 中的任意 两个 不同态射 f, g: B → C, f ≠ g,都有 h: A → B 使得
fh ≠ gh
则 Hᴀ 一定是 可信函子,反之亦然。为什么呢?
由 fh ≠ gh 知 Hᴀ(f)(h) = Hᴀ(g)(h),故 Hᴀ(f) ≠ Hᴀ(g),于是得到:f ≠ g ⇒ Hᴀ(f) ≠ Hᴀ(g),其逆反命题为:Hᴀ(f) = Hᴀ(g) ⇒ f = g,这符合单射的定义,所以 Hᴀ 在每个 Hom(B, C) 到 Hom(Hᴀ(B) = Hom(A, B), Hᴀ(C) = Hom(A, C)) 上 都是 单射,因此 Hᴀ 是 可信函子。
这个推理过程可逆,因此 反之亦然。
类似地,如果 对于 C 中的任意 两个 不同态射 f, g: B → C, f ≠ g,都有 h: C → A 使得
hf ≠ hg
则 Hᴬ 一定是 可信函子,反之亦然。证明和上面的类似。
好了由于篇幅有限,这个回答到这里了。能坚持看到这里的条友们,一定是对范畴论抱有极大热情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小石头在写这些回答的时候,是非常享受的,因为将这份乐趣也分享给大家。
下一篇回答,小石头将会介绍 范畴论 中的 最华彩 乐章——伴随,尽请关注。
(最后,由于小石头数学水平有限,出错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什么叫同态复仇法
同态复仇是原始社会中一种复仇的习俗。当氏族部落成员遭受其他氏族部落成员的伤害时,则对后者施以同样的伤害,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早期奴隶制法律仍保留有这一习惯。
什么叫同态滤波?有何特点
答用比字组词答有:比起,比钱,必去,比穷,比奇,比丘,丘比,恰比,比我,比武,比完,逼王,无比,我比,委比,我比,比人 ,比热,日比,人比,瑞比,比他,比她,比特,比它,他比,同比,特比,托比,特比,比喻,比亚,比呀,比翼,要比,也比,一比,远比,有比,呀比,又比,亚比,优比,比较,比偶,比拼,比配评比,攀比,配比,排比,攀比,拼比,撇比,坡比,阿比,比赛,比谁,比试,比萨,比啥,比数,比速,比对,比的
什么叫同态滤波
比的组词,例如:
攀比 [ pān bǐ ]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
比翼 [ bǐ yì ]翅膀挨着翅膀(飞)。
栉比 [ zhì bǐ ]像梳子齿那样密密地排着。
比周 [ bǐ zhōu ]1.结党营私。 2.集结;联合。 3.亲近。
比附 [ bǐ fù ]拿不能相比的东西来勉强相比。
配比 [ pèi bǐ ]组成某种物质的各种成分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什么叫同态复仇
近义词:血债血偿,汉语成语,拼音是xuè zhài xiě cháng,意思是指必须要其付出相应的代价来补偿。
例句
面对非正义,人类最本能的是同态复仇,要求血债血偿。
电视剧里他的这笔血账,要叫愁人血债血偿。
小说里,他发誓要让愁人遭受他一样的痛苦,让他们血债血偿。
什么叫同态映射
同态就是保运算的映射,比如从一个群到另一个群的映射如果保持群加法不变,即f(u*v)=f(u)*f(v),那么这个映射f就是一个同态.
如果一个同态是从自身映射到自身,就叫自同态;
如果一个同态是单射,就叫单同态;
既是单同态又是自同态就叫单自同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