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缴和没收区别(没收和上缴的区别)
没收和上缴的区别
“收缴”这词拆开说就是没收并上缴。收缴中包括没收,如果是只说没收,则为不一定上缴。"收缴"一词不能用没收代替。
收缴:指违反治安管理的非法财物,包括违禁品、赌具、赌资、吸毒、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违反治安管理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没收:即将个人的财、物等违法违规所得罚没,收缴。更深层次的理解可分为:
1、刑罚的一种。即没收财产。
2、诉讼上的一种强制措施。如对罪犯用于犯罪活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
3、政管理上的一种强制措施。如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用于违法活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予以没收。
4、行政处罚的一种。如没收违反药品管理法生产、销售的药品。
5、革命措施的一种。如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地主土地、官僚资本。
没收和上缴国库
赃款上缴国库后统一由国家财政进行重新分配。
我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这决定了被追回赃款的两个最终去处,即返还被害人或上缴国库。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英辉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在贪腐案件中,贪污案由于有受害单位,所以赃款要退还给这些单位;行贿受贿案件则如数没收上缴国库,统一由国家财政进行重新分配。
没收是处罚还是措施
根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无证开采、越界开采、转让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时,依法应当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并处罚款的,罚款数额应当按照违法所得的一定比例确定。可见,违法所得的认定是行政机关准确作出此类行政处罚的一个关键环节,认定的是否合理、准确,关系到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是否公平公正,关系到当事人违法行为是否受到应有的处罚,也关系到当事人合法财产权益是否得到维护。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查处规程》)区分土地违法转让和矿产违法等不同情形,对如何认定违法所得进行了具体明确。 违法所得与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顾名思义,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违法行为或者利用违法手段获得的利益。违法所得与行为人违法行为使用的“自有财物”或“个人财产”不同,违法行为使用的自有财物或个人财产是指用于违法行为的资金、运输工具及其他财物,一般是行为人合法所有的财产,虽然也具有证据价值的特性,但是不具有取得手段的违法性质。例如用来无证运输的交通工具,可以视为物证,是违法的工具或手段,但是不属于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与一般意义上的物也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物只有被违法行为人通过违法手段获取之后才能成为违法所得。由于违法所得是通过法律禁止行为或者手段获取的利益,《行政处罚法》等规定要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法规,将行为人的违法所获得的财物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一项行政处罚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必须准确认定行为人的违法所得,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公平、公正地作出行政处罚。 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违法所得应当如何认定?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违法所得,应当区分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和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两种情形进行认定:一是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的,违法所得为当事人转让全部所得扣除当事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和对土地的合法投入。例如,某企业以出让方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屋建设,已经支付了全部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并进行了投资开发,但完成开发投资总额未到达《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的25%,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即将房地产进行了转让,属于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应当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6条的规定,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在认定违法所得时,应当从转让房地产的总收入中扣除违法当事人已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成本和开发建设投入。二是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违法转让的,违法所得为当事人转让全部所得。例如,某村委会与某企业签订土地租赁协议,违法将5亩集体土地出租用于建设厂房,租期20年,每亩每年4万元,企业一次性支付了3年租金共计60万元。企业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10万元。在租赁期的第2年,该企业将租赁的集体土地违法转让给其他单位用于房地产开发,转让合同列明总价款为500万。本案中存在两种违法行为,一是村委会非法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适用《土地管理法》第81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违法所得应为企业已支付60万元租金;二是某企业违法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适用《土地管理法》第73条规定予以处罚,违法所得应为转让合同列明价款500万元,企业已支付60万元资金和土地开发投入的10万元不予扣除。认定转让土地使用权违法所得时,转让全部所得、合法投入等应当如何具体核定呢?《查处规程》明确,转让全部所得数额应当按照转让合同及交易凭据所列价款确定,没有转让合同及交易凭据、当事人拒不提供或者提供的转让合同及交易凭据所列价款明显不符合实际的,可以按照评估价认定。对土地的合法投入包括土地开发、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投入等,但是违法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投入除外。 矿产资源违法行为中违法所得应当如何认定?矿产资源违法行为中违法所得,应当区分无证开采、越界开采和买卖、出租、转让矿产资源两种情形进行认定:一是对无证开采和越界开采的,违法所得数额应当按照销售凭据确定;没有销售凭据的,按照违法行为发生时当地原矿的市场价格计算,不扣除开采成本。二是对买卖、出租和转让矿产资源的,违法所得数额应当为买卖、出租和转让的全部所得。
收缴和没收属于什么处罚
是没收,不是收缴。 国务院令第455号:《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 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向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供应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或者供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应由专业燃放人员燃放的烟花爆竹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 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销售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或者销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应由专业燃放人员燃放的烟花爆竹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一条 对携带烟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邮寄烟花爆竹以及在托运的行李、包裹、邮件中夹带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携带、邮寄、夹带的烟花爆竹,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没收和收缴
没收、收缴和追缴的区别:
1、对象不同。追缴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即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因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而获得赃款、赃物和非法利益。没收和收缴指违反治安管理的非法财物,包括违禁品、吸毒、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违反治安管理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2、处理方式。没收、追缴和收缴的财物中,属于被害人或者是善意的第三人的合法财物,应当及时返还。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按规定上缴国库。
3、依据不同。追缴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第2款,《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100条、161条和162条。没收和收缴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第1款,《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160条、161条和162条。
上缴罚没收入计入什么科目
答:属于“营业外收入”科目。
没收,收缴,追缴
收缴指的是对其予以强制没收的行为,也就是说对其所涉及的不法的物品予以强制没收的意思。收缴之后,基本上是不可拿回的,而且基本上是违禁品或者是赃物。
责令退赔指的是命令其进行退货并进行赔偿的行为,也就是说下令让其进行赔偿退款的行为。
责令退赔一般是产品在客户那里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而出现的情况。
没收和追缴意思一样不
追缴,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强制收回犯罪分子的赃款、赃物。退还原主或上缴国家,人民法院依法将犯罪分子未缴纳的罚金从其个人存款中划出,或以其财产变卖款抵缴和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将判处犯罪分子没收的财产,收回上缴国库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没收和收缴的区别上的
没收、收缴和追缴的区别:
1、对象不同。追缴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即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因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而获得赃款、赃物和非法利益。没收和收缴指违反治安管理的非法财物,包括违禁品、吸毒、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违反治安管理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2、处理方式。没收、追缴和收缴的财物中,属于被害人或者是善意的第三人的合法财物,应当及时返还。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按规定上缴国库。
3、依据不同。追缴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第2款,《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100条、161条和162条。没收和收缴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第1款,《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160条、161条和162条。
没收属于处罚吗
没收罚款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涉及到多音字了,所以就有两个答案提供给你供你参考选择。
一个是没(mei)收罚款,意思就是你做了什么违法违纪的事情了,没有收你的罚款的意思。
另一个如果读作(mo)的话,那就是没收罚款,意思是你得得到的罚款需要全部没收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