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内容

nginx日本配置(nginx sbin)

2023-05-25 19:40:04教程1

nginx sbin

2.\Enter,反斜杠后面紧跟回车,表示下一行是当前行的续航。

./configure --sbin-path=/usr/local/nginx/nginx \

--conf-path=/usr/local/nginx/nginx.conf \

--pid-path=/usr/local/nginx/nginx.pid \

--with-http_ssl_module \

--with-pcre=/usr/local/src/pcre-8.21 \

--with-zlib=/usr/local/src/zlib-1.2.8 \

--with-openssl=/usr/local/src/openssl-1.0.1c

nginx日志详解

       Nginx是一款常用的高性能Web服务器,其配置文件主要由模块指令和上下文组成,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实现反向代理、负载均衡、缓存等功能。下面是nginx配置的一些详解:

1.server:server指令用于配置虚拟主机,可以在一个Nginx服务器中配置多个虚拟主机,每个虚拟主机有自己的配置。

2.location:location指令用于配置URL的匹配规则,可以匹配URI、文件扩展名等,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location实现反向代理和缓存等功能。

3.upstream:upstream指令用于配置反向代理的后端服务器,可以配置多个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支持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

4.proxy_pass:proxy_pass指令用于配置反向代理的转发规则,可以将请求转发到指定的后端服务器。

5.cache:cache指令用于配置缓存规则,可以通过配置缓存来提高Web服务器的性能。

6.ssl:ssl指令用于配置SSL协议,可以实现HTTPS的安全通信。

       除了以上指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Nginx指令,例如gzip、log_format、rewrite等,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配置。总的来说,Nginx的配置相对简单,但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灵活配置。

nginx日志配置在哪里

在Windows下,Nginx的启动日志可以在Nginx的安装目录下查看。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Nginx的安装目录,一般在C:\nginx或者D:\nginx等位置。

2. 进入logs目录,可以看到access.log和error.log两个文件。

- access.log是Nginx的访问日志,记录了每个请求的详细信息,包括请求的时间、IP地址、请求的URL、响应状态码等。

- error.log是Nginx的错误日志,记录了Nginx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信息,包括语法错误、配置错误、启动错误等。

3. 双击打开access.log或error.log文件,可以使用记事本或其他文本编辑器查看日志内容。

4. 如果想要在启动Nginx时将启动日志输出到控制台,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以下命令启动Nginx:

```

nginx.exe -c nginx.conf -p C:\nginx -g "daemon off;"

```

其中,-c参数指定Nginx的配置文件路径,-p参数指定Nginx的安装目录,-g参数指定Nginx的全局配置,其中的"daemon off;"表示不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Nginx,将启动日志输出到控制台。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在Windows下查看Nginx启动日志。

nginx1

nginx 五种策略

1.轮询(每个请求按照时间顺序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就自动剔除了)

2.指定权重(用于性能不均,哪个服务器分配的多些) weight=3

3.ip绑定(每个请求按照ip的hash结果分配,一个访客一个固定后端服务器,解决session缓存的问题)

4.fair (根据服务器响应时间分配请求)

5.url_hash (根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一个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为缓存时比较有效)

nginx 日志配置

日志对于统计排错来说非常有利的。本文总结了nginx日志相关的配置如access_log、log_format、open_log_file_cache、log_not_found、log_subrequest、rewrite_log、error_log。

nginx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日志记录模式。每个级别的配置可以有各自独立的访问日志。日志格式通过log_format命令来定义。ngx_http_log_module是用来定义请求日志格式的。

1. access_log指令

语法: access_log path [format [buffer=size [flush=time]]];

access_log path format gzip[=level] [buffer=size] [flush=time];

access_log syslog:server=address[,parameter=value] [format];

access_log off;

默认值: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combined;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if in location, limit_except

gzip压缩等级。

buffer设置内存缓存区大小。

flush保存在缓存区中的最长时间。

不记录日志:access_log off;

使用默认combined格式记录日志: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或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combined;

2. log_format指令

语法: log_format name string …;

默认值: log_format combined “…”;

配置段: http

name表示格式名称,string表示等义的格式。log_format有一个默认的无需设置的combined日志格式,相当于apache的combined日志格式,如下所示:

log_format combined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log_formatcombined'$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如果nginx位于负载均衡器,squid,nginx反向代理之后,web服务器无法直接获取到客户端真实的IP地址了。 $remote_addr获取反向代理的IP地址。反向代理服务器在转发请求的http头信息中,可以增加X-Forwarded-For信息,用来记录 客户端IP地址和客户端请求的服务器地址。PS: 获取用户真实IP 参见http://www.ttlsa.com/html/2235.html如下所示:

log_format porxy '$http_x_forwarded_fo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log_formatporxy'$http_x_forwarded_fo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日志格式允许包含的变量注释如下:

$remote_addr, $http_x_forwarded_for 记录客户端IP地址

$remote_user 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request 记录请求的URL和HTTP协议

$status 记录请求状态

$body_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字节数,不包括响应头的大小; 该变量与Apache模块mod_log_config里的“%B”参数兼容。

$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总字节数。

$connection 连接的序列号。

$connection_requests 当前通过一个连接获得的请求数量。

$msec 日志写入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是毫秒。

$pipe 如果请求是通过HTTP流水线(pipelined)发送,pipe值为“p”,否则为“.”。

$http_referer 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 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相关信息

$request_length 请求的长度(包括请求行,请求头和请求正文)。

$request_time 请求处理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毫秒; 从读入客户端的第一个字节开始,直到把最后一个字符发送给客户端后进行日志写入为止。

$time_iso8601 ISO8601标准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time_local 通用日志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remote_addr,$http_x_forwarded_for记录客户端IP地址

$remote_user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request记录请求的URL和HTTP协议

$status记录请求状态

$body_bytes_sent发送给客户端的字节数,不包括响应头的大小;该变量与Apache模块mod_log_config里的“%B”参数兼容。

$bytes_sent发送给客户端的总字节数。

$connection连接的序列号。

$connection_requests当前通过一个连接获得的请求数量。

$msec日志写入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是毫秒。

$pipe如果请求是通过HTTP流水线(pipelined)发送,pipe值为“p”,否则为“.”。

$http_referer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相关信息

$request_length请求的长度(包括请求行,请求头和请求正文)。

$request_time请求处理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毫秒;从读入客户端的第一个字节开始,直到把最后一个字符发送给客户端后进行日志写入为止。

$time_iso8601ISO8601标准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time_local通用日志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warning]发送给客户端的响应头拥有“sent_http_”前缀。 比如$sent_http_content_range。[/warning]

实例如下:

http {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gzip_ratio" $request_time $bytes_sent $request_length';

log_format srcache_log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request_time $bytes_sent $request_length '

'[$upstream_response_time] [$srcache_fetch_status] [$srcache_store_status] [$srcache_expire]';

open_log_file_cache max=1000 inactive=60s;

server {

server_name ~^(www\.)?(.+)$;

access_log logs/$2-access.log main;

error_log logs/$2-error.log;

location /srcache {

access_log logs/access-srcache.log srcache_log;

}

}

}

http{

log_formatmain'$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gzip_ratio" $request_time $bytes_sent $request_length';

log_formatsrcache_log'$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request_time $bytes_sent $request_length '

'[$upstream_response_time] [$srcache_fetch_status] [$srcache_store_status] [$srcache_expire]';

open_log_file_cachemax=1000inactive=60s;

server{

server_name~^(www\.)?(.+)$;

access_loglogs/$2-access.logmain;

error_loglogs/$2-error.log;

location/srcache{

access_loglogs/access-srcache.logsrcache_log;

}

}

}

3. open_log_file_cache指令

语法: open_log_file_cache max=N [inactive=time] [min_uses=N] [valid=time];

open_log_file_cache off;

默认值: open_log_file_cache off;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对于每一条日志记录,都将是先打开文件,再写入日志,然后关闭。可以使用open_log_file_cache来设置日志文件缓存(默认是off),格式如下:

参数注释如下:

max:设置缓存中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如果缓存被占满,采用LRU算法将描述符关闭。

inactive:设置存活时间,默认是10s

min_uses:设置在inactive时间段内,日志文件最少使用多少次后,该日志文件描述符记入缓存中,默认是1次

valid:设置检查频率,默认60s

off:禁用缓存

实例如下:

open_log_file_cache max=1000 inactive=20s valid=1m min_uses=2;

1

open_log_file_cachemax=1000inactive=20svalid=1mmin_uses=2;

4. log_not_found指令

语法: log_not_found on | off;

默认值: log_not_found on;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是否在error_log中记录不存在的错误。默认是。

5. log_subrequest指令

语法: log_subrequest on | off;

默认值: log_subrequest off;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是否在access_log中记录子请求的访问日志。默认不记录。

6. rewrite_log指令

由ngx_http_rewrite_module模块提供的。用来记录重写日志的。对于调试重写规则建议开启。 Nginx重写规则指南

语法: rewrite_log on | off;

默认值: rewrite_log off;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if

启用时将在error log中记录notice级别的重写日志。

7. error_log指令

语法: error_log file | stderr | syslog:server=address[,parameter=value]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 alert | emerg];

默认值: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

配置段: main, http, server, location

配置错误日志。

nginx ribbon feign

Feign和OpenFeign都是Java开发中的HTTP客户端工具,它们都可以使用注解和接口定义HTTP请求和响应,将HTTP请求转变为Java方法调用,并简化HTTP客户端调用的过程。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项目来源和维护者不同:Feign是由Netflix公司开发和维护的,而OpenFeign则是由SpringCloud团队基于Feign开发和维护的。

2. 基于的HTTP客户端不同:Feign基于URLConnection进行开发,而OpenFeign则基于Spring的RestTemplate和HttpClient进行开发,因此OpenFeign更加适合在SpringCloud微服务框架中使用。

3. 支持的注解和功能不同:OpenFeign在Feign的基础上增加了对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的支持,可以自动地对请求进行负载均衡;同时,OpenFeign还提供了对Ribbon、Hystrix等框架的集成支持,并可以使用Feign自定义注解来扩展请求和响应的功能。

4. Spring Cloud版本和兼容性不同:OpenFeign是Spring Cloud的组件之一,对于Spring Cloud的版本和兼容性进行了优化和适配;而Feign并不是Spring Cloud的一部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自行进行版本和兼容性的适配。

综上所述,Feign和OpenFeign在功能和使用上很相似,但其项目来源、基于的HTTP客户端、注解和功能的支持以及Spring Cloud版本和兼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来使用。

nginxs

Nginx是一个流行的Web服务器软件,需要进行配置才能正确使用。以下是简单的Nginx配置步骤:

1. 安装Nginx软件:通过互联网搜索及官网下载最新的Nginx安装包进行安装。2. 设置服务监听端口:编辑Nginx主配置文件,设置监听端口,默认是80端口。3. 配置域名解析:通过配置文件中的server段设置Nginx对应的域名、访问控制等等。4. 配置静态文件目录:配置文件中location段指定静态文件所在目录及相应URL文件目录对应关系,加快文件服务器的访问速度。5. 重启Nginx服务:配置完成后,通过命令行可执行nginx -t测试语法,然后再执行sudo nginx -s reload重启Nginx服务。需要注意的是,Nginx配置的详细操作过程因环境、场景不同而异。如遇困难可以查阅Nginx官方_。

nginx21

云计算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1.负责云计算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发;2.负责云计算平台相关软件开发,包括基础设计、功能实现、技术实施和运营等;3.负责云计算服务后台管理系统设计和开发;4.云平台底层业务逻辑的设计和开发;5.负责开源云产品的技术追踪及研究;6.提出新产品或新模块的架构设计或架构改进方案;7.为产品中的复杂功能编写产品开发设计文档。云计算研发工程师任职条件1.计算机相关专业,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等,基础知识扎实;2.熟悉虚拟化技术(KVM/Xen/LXC等),了解OpenStack,CloudStack等云计算开源平台,了解Nginx,Nagois,Zabbix,OVS,CEPH等相关开源技术;3.熟悉CloudStack部署和相关API;4.精通Python/JavaWeb开发,精通HTML/CSS/Javascript,Pylons/DjangoWeb框架,REST/WebService,或精通LinuxC语言开发;5.有丰富的Django框架使用经验;6.熟悉Linux及应用服务器集群;7.熟悉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的配置;8.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职位的工作经验人群比例3-5年:59%0-2年:29%8-10年:8%6-7年:6% 云计算研发工程师职业发展前景云计算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IT供应商角度来说,众多的服务器、存储硬件厂商以及平台软件厂商都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中,并将其IT环境锁定在自己的平台上,以便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IT供应商对于云计算市场,尤其是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表现得异常热心。通过方方面面的分析,云计算的前景蓝图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发展,互联网服务将得到快速提升。云计算研发工程师薪资行情10000-14999元:36%6000-7999元:25%15000-19999元:21%4500-5999元:20%企业招聘云计算研发工程师可与猎头公司合作,快速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nginx日志配置文件

我的回答:nginx要学习好多天。

可以学习nginx日志切割、反向代理、正则表达式等内容,工作中会用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6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