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内容

美国SaaS客单价(万字解析美国saas行业)

2023-06-04 12:10:05云计算1

万字解析美国saas行业

亚马逊云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盈利的,其中一些主要方式包括:

1.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亚马逊云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允许客户使用其数据中心、服务器和计算资源等基础设施。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和使用这些资源,并按照一定的费率支付使用费用。

2. 平台即服务(PaaS):亚马逊云也提供平台即服务,例如AWS Elastic Beanstalk和AWS Lambda等。这些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一个开发、运行和管理应用程序的平台,并以使用量收取费用。

3. 软件即服务(SaaS):亚马逊云还提供各种软件即服务产品,例如Amazon WorkSpaces和Amazon Chime等。这些产品向客户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和工具,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业务,并按每个用户或每个订阅收取费用。

4. 数据存储和传输:除了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之外,亚马逊云还提供数据存储和传输服务。例如Amazon S3和Amazon Glacier等存储服务以及Amazon CloudFront CDN(内容分发网络)等传输服务,它们向用户收取相关的存储、流量和传输费用。

综上所述,亚马逊云的盈利模式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等各个领域,并通过按需计费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灵活性。

美股saas企业

软件巨头甲骨文公司(Oracle)股价在21日美股常规交易时段上涨1%,22日盘前大涨10%,市值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该公司21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在截至5月31日的2017财年第四财季,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3%至109亿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至0.89美元,双双好于市场预期,这强化了投资者对甲骨文业务向云计算转型的乐观预期。

近年来甲骨文一直在探讨云计算转型,分析师认为眼下这家软件巨头终于可以亮出底牌。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甲骨文在SAAS(软件即服务)业务上已经接近拐点,即将迎来良好的盈利增长和(港股00001)股价表现。

美国 saas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衍化升级,APM(应用性能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APM有“性能医生”之称,可通过服务端-网络-用户端等数据的采集,全面分析应用的性能健康状况,检查应用是否正常运行、帮助优化用户体验。

而在近年涌现的大量APM产品中,有哪些是值得推荐的?他们又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且看我们逐个盘点:

RichAPM

RichAPM是由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面向业务基于端到端的应用性能管理平台,是面向企业的IT运维服务产品。从用户到底层架构、从应用到服务、从IT运维到业务监测,通过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拨测、跟踪、记录、分析、告警、评估等技术对IT资源、网站、服务器、应用服务、业务等进行有效管理。

RichAPM由7大子系统组成,提供移动应用性及服务器、网络流量、中间件服务、应用程序、网络流量、邮件系统的监控服务,监控系统全面而深入。产品具有多元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前沿的技术架构、真实用户行为跟踪、及时精准的故障告警、完善的监控报表、端到端一体化云监控等特点,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能够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提高IT服务管理效益,应对市场快速变化,增强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RichAPM的客户群体全面覆盖运营商、代理商、金融、政府、传统企业、电商、移动互联网、O2O、游戏等各大领域,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也因此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NewRelic

NewRelic是一个位于美国旧金山的SaaS和用户实时监控服务提供商,公司于2008年2月成立,目前估值为7.5亿美元。公司CEO兼创始人是Lewis Cirne,是美国性能监测领域的先驱者。Cirne于1998年创办了Wily Technology公司,于2006年将Wily出售给了全球最大IT管理软件公司之一CA Technologies。New Relic目前专注于SaaS和App性能管理业务。

Appdynamics

Appdynamics是基于SaaS服务模式的互联网App实时管理服务提供商,不但专注于SaaS平台和 App性能管理业务,同时也是美国性能监测领域的先驱者。AppDynamics的特点是通过监控了解用户的移动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保护开发者用户App的收入和获得良好的用户使用口碑。AppDynamics移动终端用户体验管理产品模块可以为上市公司全球移动应用程序的性能提供实时分析。

Dynatrace

Dynatrace已连续六年被Gartner评为APM魔力象限领导者,是全球最大的应用性能管理提供商,公司CEO为John Van Siclen。Dynatrace行业经验和知识深度在整个业界无出其右:800 多位顶级现场工程师和应用性能专家为我们领先于行业标准的产品保驾护航,以确保实现客户价值和推动创新。

Netis

上海天旦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上海。是领先的业务与网络性能管理领域的软件产品企业,针对关键业务保障、交易分析、大数据采集和挖掘等方面提供专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ManageEngine

ManageEngine属于卓豪(ZOHO Corporation)旗下的品牌分支,卓豪公司拥有ManageEngine- IT管理解决方案、Zoho - 云服务、WebNMS - 网管开发平台三大品牌。

从1996年开始,卓豪从满足用户最根本的需求出发,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地将客户需求转变为可见、易用的产品及功能。

OneAPM

北京蓝海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 OneAPM,是中国基础软件领域的新兴领军企业。专注于提供新一代应用性能管理软件和服务,帮助用户降低 IT 成本,提高业务生产力。产品适用于复杂的现代应用程序生产环境,提供端到端应用性能管理、移动端和浏览器真实用户体验分析、业务交易实时分析。

听云

听云(北京基调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从事应用性能管理和用户体验优化的第三方监测服务提供商。目前有超过200员工,研发团队占比60%,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分别设有分公司。公司经过9年技术深耕和市场培育,已于2015年2月完成新三板上市。

云智慧

云智慧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的应用性能管理服务商,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全面、专业的端到端的应用性能测试、监控及管理解决方案。旗下产品已累计为各行业的几十万用户提供了前瞻性的智慧性能管理服务。

博睿

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性能数据提供商,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应用性能监测服务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主动式传统互联网性能监测,到移动互联网性能监测,再到主被动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监测解决方案,逐步从APM服务商向性能数据提供商转变,提供给用户更具价值的数据信息。

广通

北京广通信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广通软件十多年来致力于运维管理软件研发和服务咨询,拥有

美股saas公司估值定价

美东时间周一,特斯拉于美股盘后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

特斯拉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103.89亿美元,市场预期102.92亿美元,去年同期59.85亿美元;

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38亿美元,市场预期5.25亿美元,去年同期0.16亿美元;

2021年第一季度每股盈利0.39美元,市场预期0.47美元,去年同期0.02美元;

第一季度汽车业务的总营收为90.0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1.32亿美元,同比增75%。

几个重点柄叔想特别提一下:

通过出售比特币,Q1获利1.01亿美元,并且这是计入损益表的。而排除积分和比特币收益,公司盈利依然还有几千万,但相比去年Q4盈利是下滑的。

能源毛利率方面,Q1仍为负数。这是由PPA业务中与太阳能相关的成本和冬季季节性因素驱动的,特斯拉正对Powerwall去年Q4的积压进行管理,竭尽全力提高产量,随着数量的增加有助于该业务的盈利。马斯克也补充说明了太阳能业务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集中在安装问题上,很多客户由于屋顶安装不了导致大量退款。所以现在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捆绑销售,用power wall的钱补贴太阳能板,从而保证盈利。

4680电池的生产情况:目前已拥有中试工厂,弗里蒙特工厂产能有望突破10GWh。作为实现2.5万美元版EV的关键,4680电池有望在12-18个月内,即2022年左右在柏林超级工厂实现量产。而这些自产电池是仅作为宁德、松下、LG的额外供应支援,并非为了替代现有供应商,且特斯拉正在加大供应商的电池订单。预计明年从供应商端的订货量将为今年的两倍。储能业务虽然不及车辆业务成熟,但未来的目标是取得与其相近的利润。

备受瞩目的FSD月费制即将推出,会短期影响现金购买者的资金收入,但长期销售收入巨大。这点类似传统企业软件的一次性采购转变为SaaS订阅制,对公司的收入增长必然是更好的模式。

总的来说,特斯拉这次财报有惊无喜,数字不错,质量不高,但是也不会有大碍,对应现在的股价也是符合预期的。所以大可不必过于看空或者看多。

由于Model S/X 暂停生产的原因,仅仅通过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低价车型撑起的这份Q1财报应该说是超预期的。但同样也因为Model S/X的停产,导致Q1的实际盈利是下滑的。所以财报后截止到今天股价还是略有回调,甚至未来几天有可能再下探到$650-$680区间,但今年重回$840是大概率事件。

Q2预计Model S/X 周产可以达到2000台,那么Q2的每股盈利预计在$1.8-$2。在改版Model S/X 开始交付后,财报盈利会大增。明年总体预计在120-130万辆的交付预期,对应的股价保守预计在$1000-$1100。作为长期股东,柄叔依然选择持有不动

美国saas市场规模

2015年开始,诸多的企业服务领域创业者开始了征程,从用友、金蝶、互联网企业出来的一批精英创办了服务于企业不同职能、或者不同垂直行业的SaaS。今天我们做一下简单的梳理。

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中国SaaS Top 100,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产业概况:

中国 SaaS Top 100 专注领域分析

泛CRM类SaaS占比最高,达到18%。SaaS天然的移动、连接、易用等特性十分适合灵活且快速变化的前端业务(Front Office),所以我们看到许多SaaS企业致力于帮助企业客户做销售、客户服务以及营销层面的服务;

其次是企业通信板块,占比15%,其中尤其以企业呼叫中心云平台为典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呼叫中心部署到云平台,方便快捷、降本增效,同时AI等技术的引入也降低了人力成本;

IT服务类占比13%,这其中包括面向企业客户的整体数字化服务,也包括面向IT人员的代码服务、测试服务以及运维服务等。IT生产力天然对SaaS有好感,一定程度上也是刚需;

财务类SaaS占比11%,其中主要由两大阵营:电子发票以及费控平台,大多从企业电子发票管理以及费用报销场景切入,伴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会有一波红利;另外比较多的SaaS企业服务中小企业的财务外包代记账,传统的财会大多可以通过云端的自动化代替,也是共享服务的一种形式;

基础协作类占比10%,包括文档协作、简单流程协作、文书下达等;人力资源管理类SaaS占比9%,也是比较流行的SaaS产业领域;垂直领域SaaS占比也是9%,主要以行业角度或者细分管理角度切入,做深做透也会大有可为;有趣的是零售类SaaS只有两家,但都已经IPO,侧面也反应了我们无数消费者支撑起来的零售大国地位。

相比美国,我们比较缺失的有:企业安全及合规遵从类SaaS;企业SaaS商店以及治理平台;生态整合成功的平台(比如SAP Concur)以及能够服务全球企业的SaaS平台等,我国的SaaS市场潜力巨大,尤其垂直领域的SaaS,包括企业管理的细分模块(全面预算、销售绩效、内部银行、供应链计划等等)以及行业整合(汽车经销商网络、消费品促销、地产销售等等);技术层面来讲,SaaS+AI以及PaaS这两个课题都大有文章可做;产品层面,仍然是需要提升内涵以及管理实践的不断总结与精炼,逐渐构建行业思想领导力;运营层面,客户成功团队的建设和真正客户成功的落地是重中之重,SaaS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必须把客户成功放在最核心的位置,续约率和不断推出新产品是关键。

2019 中国 SaaS Top 100

笔者曾就职于SAP、Salesforce和华为等企业,将就职业生涯的思考感悟以及亲身经历做成一系列小文,激发更多思考、讨论和创造,一同见证巨变。

saas美国股票

      有如下股票:

      一、阳光电源

流通市值712.36亿,每股净资产10.84,聪明资金流入3.41亿

      公司和我国知名云计算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当中积极展开布局,协同发展有关云服务领域的核心业务。

      二、浪潮信息

      流通市值358.26亿,每股净资产9.97,聪明资金流入6731.1万

      作为我国服务器开发生产的知名企业之一,公司在国内外服务器市场长期位列前茅,其增速更是达到世界第一,目前与海外云计算知名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主要针对于数据处理IaaS领域的开发。

      三、卫士通

      流通市值266.69亿,每股净资产5.90,聪明资金流入3413.4万

      公司不断投入研发成本用于云计算领域当中,主要方向是利用安全云存储系统布局于云计算领域当中,再通过产品集成商的地位有望迈入数据中心运营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四、用友网络

      流通市值620.40亿,每股净资产3.26,聪明资金流入2444.0万

      公司不仅是我国知名的管理软件、移动应用以及云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还是我国最具规模的ERP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所掌握的多项云服务业务,可给予面对数字化商业企业服务,该业务同时也是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

      五、网宿科技

      流通市值109.10亿,每股净资产3.63,聪明资金流入1921.0万

      公司目前已发展为我国CDN标准带头制定放,而第一批CDN牌照厂商,在我国CDN市场中就占据了40%以上,公司在转型后发布适用于相关单位有关云计算、云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六、英维克

      流通市值57.88亿,每股净资产5.59,聪明资金流入1909.8万

      作为我国知名的精密温控节能设备生产供应商,公司不断推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努力为云计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多个领域给予可靠的解决方案。

美国saas上市公司名单

千川GMV是指千川数据平台上的总交易额,即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的缩写。

千川是一家提供数据分析和营销服务的公司,主要服务于电商行业。

千川GMV是指在千川平台上,所有商家的交易额总和。

千川GMV的计算方式是将每个商家的销售额相加得到总销售额。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千川平台的整体交易情况,也可以帮助商家了解自己在平台上的销售情况。

千川GMV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作为衡量电商平台规模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千川GMV也在不断增长,反映出电商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操作步骤:

1. 登录千川数据平台账号;

2. 进入“数据中心”页面;

3. 在页面上方选择“GMV”选项;

4. 在页面中选择需要查询的时间范围;

5. 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看千川GMV数据。

美国saas公司排名

ETQ是美国一家QMS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了基于SaaS的QMS(质量管理体系)、EHS(环境、健康和安全)和合规管理服务,为制造质量控制数据的自动收集和交付、不合格报告、用户反馈等提供基础数据,同时还提供了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视图,主要产品ETQ Reliance是一种云原生QMS。

美国saas巨头

SaaS,真是让人看不懂。

一会儿“中国SaaS春天论”甚嚣尘上:美国SaaS发展的多红火,看Salesforce市值500亿美金,Workday 150亿美金,Netsuite又卖到了93亿美金……中国SaaS的春天也不远了;一会儿又纷纷持悲观态度:在中国搞SaaS就不行,你看那谁谁都在裁人了。有人在指责,那谁谁是假SaaS,他们是私有云。有人在反驳,私有云也是云,凭什么不能叫SaaS。有人说,SaaS的技术已经落伍了,现在是Docker技术的天下。有人说,Docker和SaaS并不冲突。

正是因为SaaS很火,才会带来诸多关注者和评论者,然而在这其中,真正论及SaaS本质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在SaaS行业做了4年,我们愿意分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到底什么是SaaS呢?

大家都知道SaaS表示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但是却鲜少有人从这一最基本的定义着手解释,反而要套上很多很多的概念,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软件即服务的意思就是说,原来是卖软件的,现在改卖服务了。

这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卖软件是将软件作为一个实体卖给客户了,所有权归客户,而卖服务,这个软件的所有权还在你手里。怎么理解呢?我们平常会用到理发、餐饮、租房中介,这些都是服务概念,我们为这些服务按次或实际效果付费,而不是买下理发店或者是买下饭店。同理,从卖软件变成卖服务,计费方式就要发生变化,变成按次、按使用来计费。

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对于传统软件公司来说,这是一次大革命。

原来卖软件给客户,一次性(或者分几次)收到钱了,后面是不是有维护费收入那是以后的事,至少第一笔钱是落袋为安了。而如果改为卖服务,这笔钱就不能收了!现行的SaaS模式通常是按照使用来收费,或称租用费。这两者的区别非常大,因为需要先主动放弃自己本来可以唾手可得的收入,这属于典型的挥刀自宫,绝大多数传统软件公司,并不愿意这么做。

有人提出,我可以预收1年的钱啊。这里就涉及到SaaS的财务知识了,预收在财务上并不能确认为『收入』,只能作为预收账款,也就是说,现金到你账上了,但还不能算你赚了钱,这和我们去理发店预冲了1000元的卡是一个道理,每次理发实际花了多少,理发店才可以确认多少为『收入』。有意思的是,从税务上来说,服务费开具的是6个点的增值税票,而卖软件开出的是17个点的增值税票。如果有SaaS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列出了大量的软件退税,那么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SaaS企业,这是需要区分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SaaS还会流行呢?深层次的原因是,卖软件太坑,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市场受到严重的阻碍。比如,Gartner的调查研究曾表明:在所有CRM项目中大约55%没有达到软件用户的预期目的,通俗的说是实施失败,ERP就更不用说了。大型客户动辄支付几百万上千万的费用,买回来的东西却没法用。那么软件公司有获利吗?其实也没有多少,因为实施不成功,客户不肯支付尾款,更加不可能支付维护费,甚至为此打官司的也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形下,软件供应商和客户双输!这时候,有个英雄站出来说,我可以确保『客户成功』,客户用的好就一直用,我就多收钱,用的不好就不用,我就少收钱。这一下就炸开了锅,对传统软件带来了致命的一击。同时我们也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国外的SaaS公司都有『客户成功部』了,那是他们吃饭的家伙,如果客户不成功,他们就得破产。

因此,确保让客户一直使用你的产品,就可以赚的更多。实际上,在SaaS业务模式中有一个关键指标流失率churn,假设一个SaaS公司月流失率是2%,那么意味着平均一个客户的生命周期是50个月,而用户在这50个月中持续付的钱是远远超过卖软件产生的收益的。国外的SaaS企业之所以估值那么高,就是因为预期的收入所得要远远超过传统软件公司。所以,想做SaaS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确保自己的产品过硬,流失率够低。

有人说,我可以预收3年的钱,或者5年的钱啊,这样一来售价和一次性卖产品的价格差不多(从账面上看也没有流失率),严格意义上说,这样的模式也算SaaS。不过,既然一次性收了这么多钱(如果不给退的话),实际上软件公司的收益已经保障了,还有动力再提供『客户成功』吗?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挂羊头卖狗肉。另外,一次性收3年或者5年的钱,必然会提供很高的折扣给客户,那么LTV(Lifetime Value)实际上变低了。

把卖软件变为卖服务,软件厂商革自己的命,放弃一次性收入,按照客户是否使用来收费,实际上就是按照客户是否成功来收费。这才是SaaS的本质。和是不是公有云实际上并没有关系。那为什么说SaaS绝大多数都是公有云呢,除了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公有云的优势以外,还有一点,想把软件产品真正做到客户喜欢,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产品维护,成本太高了。做私有云项目一不小心就会把版本做乱,想升级都升不了,想改都改不了的情况,想必很多CIO都经历过

你做的产品客户真的满意吗,如果不是,请不要尝试SaaS。当然,挂着SaaS的名义忽悠忽悠投资者,忽悠忽悠不懂行的客户的,不在此文讨论范围之内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7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