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起兴和比兴区别(起兴和比兴区别在哪)

2023-06-05 17:12:08自我学习1

起兴和比兴区别在哪

比兴是一种艺术原则,起兴是一种表现手法。

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

起兴和比兴的区别

比兴和起兴在意思,侧重点和出处等几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首先从意思上来看,比兴可分成比和兴两方面来看,比,就是比喻的意思,将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兴的意思就是先表述其他事物,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述来表现所要表达的事物。而起兴的意思较为简单,就是先描述其他事物,然后借用此事物来表现该表现的事物。

起兴,比兴

1、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手法运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

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

在这里,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2、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个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发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二者的区别

1、概念不同:比兴是一种艺术原则,起兴是一种表现手法

2、含义不同:比兴包含了“寄情于物”、“情景交融”,“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等多种手法,起兴只是叙事之前的铺垫

起兴与比兴有什么区别拜托各位了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经·魏风·伐檀》内容是讽刺统治者不劳而食的,诗的每段开头都以砍伐檀树起兴。

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起兴和比兴区别在哪儿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宋代朱熹的解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起兴和比兴是一样的吗

应该说不完全一样。托物起兴,就是在文章中先不直接揭示题旨,而是从别的事物起笔,然后引出主要事物,借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思考,逐步领会全文主题。.托物起兴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借景以引事。. 文章开篇就给读者展现一幅大自然的迤俪风景,以此吸引读者,调动起读者的审美情趣,兴味盎然地阅读。. 如冰心的《笑》开头这样写:“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 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比兴,读音为bǐ xìng,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 以引出想说的事物。

起兴比兴的区别

比喻就是「打比方」(说明文中常用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起兴和比兴的区别例子

比兴与起兴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比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起兴:修辞格的一种。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

二、侧重点不同

1、比兴:比兴没办法单独表达,无法截取某个片段,需要看全文的意思和内容,然后来参照全文意境去进行理解。比兴基本的艺术运思与表现方式。

2、起兴:起兴更加侧重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起兴侧重在单个句子或意思的表达。

三、出处不同

1、比兴:宋•王安石 《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白话译文:整天无所事事,毫无兴致,都没有可以一起玩的。

2、起兴:《汉书•师丹传》:“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起兴,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白话译文:天下统一之后,竟说秦国将亡,诋毁朝廷,这都是不该说的话,大不道的话。

起兴和比兴的作用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比兴手法作用: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起兴和比兴区别在哪里

类比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喻句一般都是由涵盖了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构成。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比兴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8129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lookat与see区别(look和see的区别)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