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怎么退出(nginx优雅退出)
nginx优雅退出
在不启用web服务时,就会关闭nginx
结束nginx
结束不掉重新启动就好了。
nginx如何退出
1.
启动Nginx服务--在sbin目录下 启动命令:./nginx 关闭命令:./nginx-sstop和./nginx-squit 刷新配置文件:./nginx-sreload (每次对Nginx的配置文件nginx.conf修改后,都要进行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2.
进程 查看进程ps-ef|grep-ixxxx -i 大概是ignore 是忽略的意思这里是忽略大小写。 杀死进程kill-9xxxx
3.
防火墙 开启防火墙serviceiptablesstart 关闭防火墙serviceiptablesstop 查看防火墙的状态serviceiptablesstatus 永久关闭防火墙chkconfigiptablesoff
4.
启动zookeeper服务--在zookeeper的bin目录下 开启zoo
nginx结束进程
1,快速响应:nginx的单次请求会得到更快的响应,另一方面,在高峰期(如有数以万计的并发请求),Nginx可以比其他Web服务器更快地响应请求(官方说nginx可以支持五万并发),尤其是对静态资源的返回,更为迅速。
2,跨平台性,高扩展性:nginx的设计极具扩展性,它是由多个不同功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且耦合度极低的模块组成,比如HTTP模块中,还设计了HTTP过滤模块,一个正常的HTTP模块处理完请求后,会有一连串的HTTP过滤模块再对其进行过滤,我们开发一个新的HTTP模块时,可以使用HTTP核心模块 events模块 log模块等 还可以自由的复用各种过滤器模块。因此,当对某一个模块修复Bug或进行升级时,可以专注于模块自身,无须在意其他。这种低耦合度的优秀设计,造就了Nginx庞大的第三方模块,当然,公开的第三方模块也如官方发布的模块一样容易使用。
Nginx的模块都是嵌入到二进制文件中执行的,无论官方发布的模块还是第三方模块都是如此。这使得第三方模块一样具备极其优秀的性能,充分利用Nginx的高并发特性,因此,许多高流量的网站都倾向于开发符合自己业务特性的定制模块。
3,高可靠性: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功能丰富且稳定。nginx每个worker子进程相对独立,master进程在一个worker子进程出错时可以快速拉起新的worker子进程继续提供服务
4,低内存消耗
一般情况下,10 000个非活跃的HTTP Keep-Alive连接在Nginx中仅消耗2.5MB的内存,这是Nginx支持高并发连接的基础。
5,高并发处理
nginx支持的并发连接上限取决于内存,单机上万的并发量解决起来轻轻松松
6,热部署
master管理进程与worker工作进程的分离设计,使得nginx在不间断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支持更新配置,更换日志文件,升级nginx可执行文件等
7,支持BSD许可协议
BSD开源协议是一个给予使用者很大自由的协议。基本上使用者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自由的使用,修改源代码,也可以将修改后的代码作为开源或者专有软件再发布
nginx开启关闭
启动:cd /usr/local/nginx/sbin./nginxnginx服务启动后默认的进程号会放在/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文件cat nginx.pid 查看进程号关闭:kill -TERM pid 快速停止服务kill -QUIT pid 平缓停止服务kill -9 pid 强制停止服务重启:cd /usr/local/nginx./nginx -HUP pid./nginx -s reload
nginx如何停止
我来回答一下吧首先你要确定,是真正的关闭还是假死,如果是真正的关闭就好办了,这种一个月出一次且是直接关闭的就不要找原因了,观查他的进程,如果没有重启就行了如果是假死就比较麻烦,我以前的办法如下第一:相同的业务准备两台tomcat,正常时上面加一层nginx,下面两台tomcat同时提供服务;第二:nginx配制可以将超时的请求自动转到另一台正常的机器上去第三:两台tomcat都加上出错短信报警(监控宝,监控一个url就可以了)第四:重点来了,等待下次再次出现问题,这时你不要重启tomcat,你要对tomcat抓一个dump,然后分析之,参考文档:
tomcat thread dump 分析
文档原始地址:tomcat thread dump 分析
希望对你有帮助,错别字可能比较多见谅nginx怎么关
每一项的具体含义如下所示:
attacklog = "on" --是否开启攻击日志记录(on 代表开启,off 代表关闭。下同)
logdir = "/www/wwwlogs/waf/" --攻击日志文件存放目录(一般无需修改)
UrlDeny="on" --是否开启恶意 url 拦截
Redirect="on" --拦截后是否重定向
CookieMatch="off" --是否开启恶意 Cookie 拦截
postMatch="off" --是否开启 POST 攻击拦截
whiteModule="on" --是否开启 url 白名单
black_fileExt={"php","jsp"} --文件后缀名上传黑名单,如有多个则用英文逗号分隔。如:{"后缀名1","后缀名2","后缀名3"……}
ipWhitelist={"1.0.0.1"} --白名单 IP,如有多个则用英文逗号分隔。
如:{"1.0.0.1","1.0.0.2","1.0.0.3"……} 下同
ipBlocklist={"1.0.0.1"} --黑名单 IP
CCDeny="off" --是否开启 CC 攻击拦截
CCrate="300/60" --CC 攻击拦截阈值,单位为秒。
"300/60" 代表 60 秒内如果同一个 IP 访问了 300 次则拉黑
配置文件中,RulePath 项对应的文件夹里存放的是具体的拦截规则。
打开这个文件夹,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无后缀名的规则文件
其中每一个文件的作用如下:
args --GET 参数拦截规则
blockip --无作用
cookie --Cookie 拦截规则
denycc --无作用
post --POST 参数拦截规则
returnhtml --被拦截后的提示页面(HTML)
url --url 拦截规则
user-agent --UA 拦截规则
whiteip --无作用
whiteurl --白名单网址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