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和强盗区别(土匪和强盗是一个意思吗)
土匪和强盗是一个意思吗
《让子弹飞》:我叫孙守义,一个卖凉粉的小人物
我叫孙守义,一个小人物。
我在鹅城里开个小店,卖点家常饭食和自家酿的酒水,生意不算好,再加上各种杂税繁重,一家人一年到头勉强混个饱。
生逢乱世,兵匪一家,在黄老爷和县长大人的庇佑下能苟延残喘地活着就算不错了。
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命如野草,只能攀伏在大树脚下才能活下来。黄老爷就是这棵大树,铁打的黄家,流水的县长,黄家到黄老爷这一辈差不多有一百年历史了,比县老爷厉害多了。在我们鹅城,断案都不在县衙,而在讲茶大堂,由黄府和县老爷一块断案。
我们对他是又敬又怕!
亏得黄老爷年年和县长组织队伍剿匪,要不然城外的麻匪冲进城里那可了不得。那些麻匪草菅人命杀人如麻,专门抢劫出城的人和过路的客商,抢完东西还要杀人。据说,带头的人满脸麻子,每次出来抢劫都带着一张麻将面具,所以叫麻匪。
麻匪狡黠凶悍,虽然黄老爷的队伍能打败他们,让他们无法进城,但他们人数众多,又躲在山里,不但杀了五任离任的县长,而且盘踞城外的交通要道,城里的物资运不出去,城外的物资运不进来,除非靠着黄老爷的队伍保护,否则没人敢轻易出城。
要剿匪就得摊派,年年剿匪年年摊派,再加上其它苛捐杂税,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可这话也只能私下说说,要是被人告到县衙那可是要挨板子的。再说,黄老爷和几个大家族每年都会带头缴纳,人家有钱有势都缴纳,何况咱呢。
事情是从来了这个新县长起得变化。
新县长进城那天城南就响起了枪声,县衙师爷贴出告示说:枪毙的是几个麻匪。
大家半信半疑,不会是为了摊派找得替死鬼吧。
再然后,没几天我就摊上大事了。
说来那天也是我倒霉。那天中午,阳光刺眼,黄府的团练教头武智冲让人喊话给我,让端两碗酒送过去。
说起武智冲那也是鹅城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可是光绪年间的武举人,大清亡了以后就进黄家做了团练教头,武艺超群,说一不二。
我赶紧端了两碗酒,一路小跑送了过去。武举人脾气可不太好,要是送晚了惹他不高兴,难免要挨一顿揍。
我刚端着酒出门,就听见身后隆隆的响声,我稍稍扭头一看,吓我一跳,原来跟在身后的是县衙门口的一面大鼓。
县衙门口共立有两面鼓,百姓有冤屈可以敲鼓鸣冤让县老爷做主。可自从黄家势力起来之后,审案都挪了地方,那鼓也没敲了。时间久了,就被野草藤蔓拢了起来,包得严严实实。街上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这鼓哪天要是重新响了,鹅城就要改朝换代了。
改朝换代对咱们这些小百姓没什么变化,无非是头顶上换个老爷,该交的税一分也不少,该受的罪还得继续受。
可不知道哪位显得发慌,把这鼓给放出来了,还推到了街上到处跑,更要命的是这鼓紧紧跟在我身后穷追不舍,我往左闪它也往左,我向右它往右,而且顺着街道的斜坡,鼓跑得越来越快,我只能心里一面叫苦一面快跑。
等跑到武举老爷跟前,两碗酒也都撒得差不多了。还没顾得上我解释,就只听见“咚”的一声,我被武举老爷一跤踹飞了。
又紧跟着“咚”的一声,我又撞到鼓面上反弹了回去,然后我就晕晕乎乎不知道事了,又听见“咚咚”两声过后,我摔到地面上才又清醒过来。
头上有液体顺着脸颊流到嘴边,有点闲,我才发现自己流血了,鼓面也破了,我正躺在那面破鼓里。
我赶紧站起来想向武举人认错,挨顿打不要紧,要是惹怒了举人老爷,那在鹅城可要断了生路。
这时一个浑厚的嗓音说:‘’把鼓都锤破了,这得多大的冤啊!升堂。”
到了县衙,我赶紧认错,怪自己不长眼,撒了举人老爷的酒。
但这任县长有点奇怪,他和往任的县长都不相同。他打了武智冲板子,又逼着武智冲给我磕了一百个头。
我听见大堂外看热闹的人群开始喊:青天大老爷。
紧接着一声枪响,又听见这位新县长浑厚的嗓音怒声道:起来,不准跪!皇上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我也不值得你们跪……
我从县衙起身,想不明白怎么回事,也忘了身上的疼痛。不过也算好运气了,若是往任的县长,不但会让我赔钱,挨板子的也肯定是我了。
唉,今天这事总算过去了,以后小心点就是了。我躺在床上对老婆说。
谁知,事情根本没算完。
第二天早上,黄府有人传话让我去一趟。
我战战兢兢去了黄府,黄老爷问了我几句家常话,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营生等等。我跪着一一回答,始终没敢抬头。末了,我听见黄老爷好像笑了,既然县长喜欢断案,那我们就安排个案子给他断。
出黄府的时候,我被黄府大管家胡万给叫住了。
黄老爷对你好不好啊?
我赶紧点头,好,好,非常好。亏得沾了黄老爷的光,才能在鹅城有了份营生。
那你可就要对得起老爷啊,否则你和你的家人可就没吃饭的地了……
我沉默了一会,只好麻木地点点头。
再后来,那位自称县长公子的年轻人来我店里吃凉粉,他刚吃完凉粉正准备付钱的时候,胡万和武智冲领着一帮人就出现了。
接下来的一切水到渠成,讲茶大堂里拥满了人。
你吃了两碗粉,给了一碗的钱。胡万对县长公子说。
那个年轻人惊愕了好一阵,看着胡万说,放屁,老子就是吃了一碗的粉,只给一碗的钱。
武智冲帮腔道,不可能,县长的公子怎么可能欠他一个卖凉粉的钱……
胡万和武智冲一唱一和,把那个年轻人逼得脸红脖子粗,他怒及拔枪指着我的头,你不是老实人吗?你说,我到底吃了几碗粉?
孙守义,不要怕。胡万晃了晃手里的枪,我们会替你和你的家人做主的。
我明白他的意思,像我这等小民,惹不起县长公子,可我更惹不起黄府,两相权害取其轻,我低下头,有了答案,两碗。
……
最终那个可怜的年轻人被逼着划开肠子以自证清白,紧接着枪声大作,县长带人冲进讲茶大堂,我被吓得晕了过去。
醒来以后,我很害怕,也很难过,为那个可怜的县长公子,也为说亏心话的自己。那个县长公子的死也有我的份,我害怕县长派人杀我报仇,更怕黄府杀我灭口。
再接着,我又叫进了黄府。
孙守义啊,你可要为你的家人想清楚啊!管家胡万不紧不慢地说。
我跪着低头,不敢说话。
你放心,就是装个样子。过两天黄老爷就会赶走那个狗屁县长,你还继续做你的生意。再说,你儿子年龄也不小了,等这事忙完以后,把你儿子带到黄府来,我给他安排个不错的差事……
我沉默了,过了好久,轻轻应了一声。
再后来,黄老爷宴请县长,我和武智冲、胡万被捆着,跪在宴会厅旁边的暗门里,用一张帘子挡住。
你们要是觉得冤枉可以把我供出来嘛?黄老爷在外面轻声说了一句。
我低头跪着,浑身发抖。
外面的两位老爷聊得逐渐起了兴头,我心里松了一口气,那个凉粉的案子是不是就算翻篇了。
突然,噗嗤,一把刀贯穿了我的身体,刀速很快,我都没来得及叫一声。
我就这样死了。
宴会依然在继续,剩下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我不想死,我还惦记我那几个家人,我还惦记我那个小店。想不到我一贯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的生活,终究还是被卷进大人物的风波里去了。
我是罪有应得,可我也没办法啊,我也只不过想好好活着而已。唉,只能怪这个让人活不
土匪和强盗是一个意思吗知乎
兵,战争中的核心角色,如果兵强马壮,将帅统领得力,那么胜利也就不远了。战争中兵与兵之间相互弑杀,相互攻击对方,但是其真正的行动的本质是“掠”!
匪,单独来讲是说的那些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成群的时候主要指的是由土匪组成的地方武装,或者说像匪徒一样的不义的军队。
兵本来是夺取和维护政权的“利器”,和土匪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一些皇帝官员不能很好的当好“一家之主”和“管家”,让家里越来越乱,最终让“兵”与“匪”混为一谈。
像明朝后期,由于社会越来越乱,一些有钱的地主就花钱雇人组建自己的“私人武装”,一些乡绅也一起筹钱、凑钱训练自己的“乡兵”,用以自保。可是他们总有不小心挂了的那一天,这就出现这些已经组织起来的武装没有人管的问题了,他们多半就成了“占山为王的土匪了”!然后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干尽了坏事!
但最可怕的是已经成了土匪的军队。明朝大臣史可法曾公开的对地方乡绅们说:“朝廷军队和叛军没什么区别。他们在劫掠百姓时同样凶残,都是人民的祸害。”
1636年,明将左良玉带三万军队,入湖北追杀张献忠,说过之处老百姓为保护妻女的贞操和自己的性命,纷纷逃入山寨。等到1642年左良玉倒戈反明的时候,江南的老百姓都说“他的军队比李自成的起义军更可怕!”
之所以兵匪走到一起,其实还是腐败造成的。
强盗和土匪谁更坏
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 还有自称"愚"(选自<<出师表>>)."在下"."朕"."末将"."微臣"."小人"."下官". 古代官员: 文官:微臣,小臣(对皇帝) 下官(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老臣(自己年龄大) 武官:末将(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贪官,宦官:奴才,小的 古代男子: 小生,本公子,本少爷 强盗土匪一般是:你家大爷、老子。
土匪强盗的意思
无赖---痞子---市井之徒---最底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用自身 流氓---恶棍---他们比无赖要更凶悍,为达目的,一般损人利己 土匪---有武装的强盗---相比前者,他们的胃口更大
土匪和强盗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指向不同,行为不同等,古代流氓是指无业游民好吃懒做的无赖等,匪寇是指土匪敌寇,强抢掠夺之匪,盗贼则是偷盗做贼之人,有联系有区别
土匪和强盗是一个意思吗英语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土匪”意为“以打家劫舍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对“匪”的解释为“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从词典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土匪一词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在《土匪的历史》一书中,就将土匪分为积匪、义匪、兵匪、外籍土匪、政治土匪和海匪、湖匪、山匪等六大类别。
其中义匪指的是土匪当中的义士,他们颇具狭义心肠,常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因此,能够受到群众的帮助和支持,在民族大义前也会以大局为重。
土匪强盗还有什么形容
地痞,强盗、流氓、土匪,无赖,混混,玩闹,打手,
强盗土匪药是假的吗
东北女土匪张秀英下山挤香油的事情,张秀英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对挤香油有爱好。常下山挤香油,最后死于地主向官府通风报信,被抓住枪毙了。
强盗和土匪性质一样吗
海盗是指在海上与沿海抢劫商船与城镇的强盗,和陆地上活动的土匪性质一样,这是一门相当古老的行当,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海盗的存在。特别是航海发达的16世纪之后,只要是商业发达的沿海地带,就有海盗出没,由于海盗的特殊性、神秘性,海盗已经成为人们观念中带有传奇甚至魔幻色彩的元素。
海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说有了可以在海上行驶的船也就有了海盗。最早的海盗记录出现在公元前1350年,这被记载一块黏土碑文上。腓尼基人和其后的迦太基人都是优秀的航海家,其造船术和航海术遥遥领先于地中海的其他民族——当然,他们也是当时地中海横行无忌的海盗,打劫商船、掠夺城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罗马帝国征服了迦太基和埃及之后,整个地中海海域就没有别的国家的船队了,但是罗马帝国境内,海盗的活动依然很猖獗。即使强大如罗马帝国,也因为初成气候的海盗而大伤脑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