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溶剂和溶液区别(溶剂和溶液的公式)

2023-06-07 01:06:04自我学习1

溶剂和溶液的公式

c=n/v (mol/L),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 溶液稀释的计算: 核心:加的是溶剂,与溶质无关,溶质质量不变。 c1·V1 = c2·V2 稀释前溶质的浓度 × 稀释前溶液的体积 = 稀释后溶质的浓度 × 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质量分数与浓度的转化公式:c=1000ρω/M;c是溶质的浓度,ρ是溶液密度,ω是溶质的质量分数,M是溶质的摩尔质量。

溶剂和溶液的定义

清洗剂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种类繁多,包括无机清洗和有机清洗两大类.有机清洗剂就是含碳的化合物制成的清洗剂,无机清诜剂就是不含碳的化合物制成的清洗剂。

而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气体、或固体)(溶剂、溶质都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继而成为溶液。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易挥发。溶剂可从混合物萃取可溶化合物,最普遍的例子是以热水冲泡咖啡或茶。

两者为不同的化学物质,前者为溶液,后者为洗涤剂。

溶剂和溶液的公式是什么

浓度问题

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浓度

注意:一种溶剂可以同时和几种溶质互溶。

溶液混合的计算公式是:

m(浓)×c%(浓)+m(稀)×c%(稀)= m(混)×c%(混) 由于m(混)=m(浓)+m(稀),上式也可以写成:

m(浓)×c%(浓)+m(稀)×c%(稀)= [m(浓)+m(稀)]×c%(混)

溶液与溶剂视频讲解

在溶液中,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

例如,实验6—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水、汽油是溶剂,氯化钠、高锰酸钾、植物油是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认为量少的一种为溶质,而量多的一种为溶剂。

如果是某种液体和水相互溶解,习惯上都将水看作溶剂。

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应用最广泛的溶剂。

以水为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

例如,氯化钠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叫做氯化钠水溶液。

对以水为溶剂的溶液,通常可不指明溶剂。

例如,氯化钠水溶液可简称为氯化钠溶液。

但是,对非水溶剂的溶液必须指明溶剂。

例如,碘(及碘化钾)溶解于酒精得到碘的酒精溶液(俗称碘酒)。

溶液,溶剂

溶剂是纯净物,溶液是混合物

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继而成为溶液。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液体溶液包括两种,即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溶液。所谓胶体溶液,更确切的说应称为溶胶。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

溶剂和溶液的公式一样吗

溶剂是纯净物,溶液是混合物

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继而成为溶液。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液体溶液包括两种,即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溶液。所谓胶体溶液,更确切的说应称为溶胶。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

溶剂与溶液的计算

一、用液体试剂配制: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释浓度ρ1 :密度V1:欲配溶液体积

ω2:浓溶液浓度ρ2:密度V2:需用浓溶液体积

例:要配制20%的硫酸溶液1000ml,需要96%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查表知:20%时ρ1 =1.139g/ml;96%时ρ2=1.836g/ml

代入公式:

20%×1.139×1000=96%×1.836×V2

V2=0.2 ×1.139×1000/0.96 ×1.836=129ml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相等原则得公式:

C1V1=C2V2

C1: 稀释前的浓度 V1:稀释前体积

C2:稀释后的浓度 V2:稀释后体积

例: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500ml,3mol/L的稀硫酸,

需要浓硫酸多少毫升?

代入公式:

C1V1=C2V2=18mol/L× V1=3mol/L× 500ml

V1= 3mol/L× 500ml/18mol/L=83.3ml

取83.3ml18mol/L的硫酸,在不断搅拌下倒入适量水中,

冷却后稀释至500ml。

2、用固体试剂配制

公式:m=C×V×M/1000

m:需称取的质量 C:欲配溶液浓度

V:欲配溶液体积 M:摩尔质量

例:欲配制0.5mol/L的碳酸钠溶液500ml,

该称取Na2CO3多少克?

MNa2CO3=106g/mol

代入公式:

m=0.5mol/L×500ml×106g/mol/1000=26.5g

称取26.5克碳酸钠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

3、用液体试剂配制

公式:V1×d×a%=C×V×M/1000

溶剂溶液溶质的关系

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也就是溶质加溶剂)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溶液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和固态。如空气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

溶质:一般情况下,把能溶解其他物质的化合物称为溶剂,而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凡是气体或固体溶于液体时,则称液体为溶剂,而称气体或固体为溶质。若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水被默认为溶剂。

溶剂和溶液怎么区分

水溶液是指溶质溶解在水里后形成的溶液,这里的溶剂是水

溶液是泛指,可以定义为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因此溶液的范围比较大,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它溶剂形成的溶液。如碘酒溶液,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虽然也叫溶液,但是不能叫做水溶液。水作为溶剂形成的水溶液是最常见的,一般我们说什么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等,这是没有强调溶剂是什么,都是泛指水作为溶剂,也就是水溶液。

溶剂和溶液的公式区别

溶质,是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溶于水中的糖和盐等)、液体(如溶于水中的酒精等)、或气体(如溶于水中的氯化氢气体等)。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气体、或固体)(溶剂、溶质都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继而成为溶液。

溶剂和溶质的公式

溶质是 被融的。 溶剂就是 溶解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83981.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金箍棒如何(金箍棒如何得来)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