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怎么处理(田螺怎么处理才没寄生虫)
田螺怎么处理才没寄生虫
能死。我们可以用高温将田螺中的寄生虫杀死,可以将田螺放到开水中煮沸一段时间,时间长度把握在五分钟以上,这样就能将寄生虫杀死。
其次,将买来的田螺用柚子叶或者是柠檬片、淡盐水浸泡一晚上,这样第二天,田螺就会吐出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也会吐出一部分的寄生虫,此时将田螺捞出来洗干净即可。
田螺怎么处理比较干净
1.将田螺放入到清水中养24小时,12小时换一次水,田螺会把肚里面的泥垢全部吐...
2.
着急食用可以将田螺放入清水种,滴几滴油,浸泡两小时,田螺会自己吐干净。
3.
用食醋加面粉搓洗,把外面那层滑滑的粘液去掉,粘液是不能吃的。
4.
用清水冲洗,拿剪刀剪掉田螺的尾、尖部,重新用清水冲洗干净。
田螺怎样处理
1.
可以使用食用盐:把30克的食用盐和600毫升的清水倒入盆子当中,然后再把大田螺500克,浸泡20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2.
也可以使用白醋浸泡:把30毫升的白醋和500毫升的清水倒入盆子当中,再把大田螺500克放入盆子当中浸泡30分钟即可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可以使用生粉:把40克的生粉和400毫升的清水倒入盆子当中,再把大田螺250克放入盆中浸泡40分钟,最后清洗干净即可。
田螺怎么烹饪可以去除寄生虫
初步处理:无论是去壳还是不去壳,对于新鲜的田螺,应该放在桶或者盆里,加上大量的水浸泡一至两天,期间要换三至四次水。浸泡时间长短取决于田螺的干净程度。如果浸泡过田螺一段时间的水很清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这一步的处理要取决你的口味,如果你喜欢更美味的做法,可以选择不去壳,如果你担心食用安全方面的问题,可以选择去壳处理。个人觉得去壳处理虽然没有不去壳美味,但吃起来更爽,因为去完壳之后全都是肉,吃起来当然更爽。而且去壳之后再炒杀菌,杀灭寄生虫可以更彻底。下面我来介绍两种处理方式。
不去壳处理:将浸泡好的田螺捞起,再次清洗,清洗多次之后,用厚一点的剪刀,或者老虎钳,将田螺尾部剪掉一段,全部剪好后再清洗就可以炒了。
去壳处理:去壳处理比较麻烦。首先和前面一样,将田螺清洗干净,再将田螺放在汤锅中,加水煮至半熟,一般煮至到田螺的膜片脱落。然后将田螺捞出,冷却。
将膜片去除,用牙签从田螺前端插入,再将田螺肉拉出即可。注意:个人觉得只留前段黑色,后面尾巴那一段可以丢掉,尾巴那一段细菌寄生虫比较多,有时候也会有很多田螺卵,口味不太好。如果你实在要吃,尾巴那一端也是能吃的。
将田螺肉全部挑出来之后就可以炒了,建议炒久一点,这样就可以杀死寄生虫了。挑田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如果你怕麻烦的话,可以选则不去壳。
田螺该怎么处理
处理田螺需要一定的技巧,以下是一些简单易行的步骤:
1. 清洗:将新鲜的田螺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个小时,让它们排泄出腥味和沙子。然洗干净,可以用软毛刷轻轻擦拭壳和壳口处。
2. 凉水焯水:把清洗后的田螺放在锅里用冷水盖过田螺,烧开后继续焯煮约两分钟左右,捞起控干水分沥干。
3. 去肠线:用小刀在田螺肚子中间的地方轻轻割开,将肠线去除。
4. 调料腌制:将处理好的田螺放入碗中,加入姜、蒜、大葱、辣椒面、盐、糖、生抽、绍酒、鸡精拌匀,腌制30分钟左右。
5. 烧煮:烧锅热油,放入备好的腌制好的田螺,翻炒至香味四溢,加入清水和一些葱姜蒜继续翻炒,加盖煮至收汁即可。
注意:田螺易生长寄生虫,一定要做彻底处理,如果不放心,可以在腌制过程中加入高度白酒杀菌。另外,在烧煮时需时刻观察火候,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口感不佳。
田螺怎么处理才能去除寄生虫
1、喷洒茶麸液 用1千克茶麸,加工成粉,加入10~15千克清水,充分搅拌混和均匀,浸泡8~12小时,取澄清液,当发现有蜗牛在蔬菜茎叶和瓜肉、果肉上为害时,喷洒在茎叶上或树冠上,即可杀死螺丝。
2、撒施草木灰 在傍晚用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撒施在瓜菜的茎叶上,若茎叶干燥,可先喷洒些清水,使叶片湿润后再撒施,螺丝就不会再爬上茎叶上去咬食茎叶。
3、撒施石灰粉 大雨过后,在果树的树干周围撒施一层石灰粉,厚约3~5毫米,宽约40~50厘米,爬树冠上为害果实的螺丝,经过石灰粉后,就会被石灰粉腌死。
消灭花盆里的虫害的方法
第一,可以用新鲜的石灰,干的石灰颗粒,直接撒一些在花盆的土壤上面,一些虫类经过的石灰会直接脱水,效果不错,但是撒过了石灰不要再浇水,以免影响花草的生长。
第二,如果是肉眼能看到,比较大的话,可以直接动手捉,翻开盆土看一看,一般蜗牛就可以直接捉的。尤其是下雨的时候最容易捉掉。
第三,盆土上面不要留下一些枯枝败叶,杂物,没有腐熟的有机肥,这些东西最好是放在盆底,否则容易长一些虫子,而且养的花草盆栽,不要放的太密了,保证通风,偶尔拿到户外养护一段时间,这样不容易长虫子。
如果有了其他的虫子,也可以把蚊香点燃之后,熏一熏会好很多
田螺怎么处理才没有寄生虫
可以用大量的盐巴冲洗。越多越好,因为田螺受到盐水的刺激会不断的吸水吐水吸水吐水,在这个吸水吐水的过程中容易将在壳内堆积的粪便吐出来。
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直到田螺吐出来的水质变干净为止。 田螺的生长环境,乡野田间的泥土中本来就是寄生虫的温床,加之田螺本来就是一种寄生动物,田螺厚厚的外壳对于寄生虫来说更是一层坚硬的保护壳。
田螺不容易被彻底清洗,因此如果处理不得当是会将寄生虫吃进肚子中去的。 怎么判断什么是新鲜田螺,闻味道,田螺身上有臭味,说明水质不太好,不要买。放盆里静置。
这是给田螺一个清洗时间,放盛满水的盆里滴一滴香油或者盐,让田螺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吐出来,建议至少两个小时以上。
剪田螺尾巴。
因为比较硬,这里最好用钳子,剪三分之一,为了更加干净,也为了更加入味,吃的时候方便吸出来。当然剪完也要记得清洗。烹饪田螺,一定要熟。
田螺怎么处理才没寄生虫了
1.
可以用新鲜的石灰,干的石灰颗粒,直接撒一些在花盆的土壤上面,一些虫类经过的石灰会直接脱水,效果不错,但是撒过了石灰不要再浇水,以免影响花草的生长。
2.
如果是肉眼能看到,比较大的话,可以直接动手捉,翻开盆土看一看,一般蜗牛就可以直接捉的。尤其是下雨的时候最容易捉掉。
3.
盆土上面不要留下一些枯枝败叶,杂物,没有腐熟的有机肥,这些东西最好是放在盆底,否则容易长一些虫子,而且养的花草盆栽,不要
田螺怎么处理好吃
田螺的清洗方法一:
1、先在水里反复的搓洗,再用牙刷一个一个的刷干净,这一步很麻烦,要有耐心的。
2、 上面只是把外表清洗了,要是清洗里面,就得反复的用清水搓洗,因为它们不但会吐出来很多脏东西、壳子上还会重新布满螺涎,溜滑溜滑的。为了更快的让它们吐净身体里面的脏东西,放一点点的食盐会好点,这样处理3天左右,看水清了,就吐的差不多了。
3、最后用工具(我用的是钳子)把螺尾斩掉,不但会清洗的更干净,还有助于调料入味。而且吃的时候会更加方便一些。
最后,在炒之前,用滚水淖一下,把螺盖去掉,然后就按照你的方法麻辣爆炒吧。
田螺的清洗方法二
1、同样是先在水里反复的搓洗,再用牙刷一个一个的刷干净。
2、把田螺的尾部去掉,可以让泥沙流出来。
3、在盆里滴几滴香油,这样能不但能让田螺把肚子的灰吐出来,而且能把他里面的小虫子给引诱出来,非常不错去泥沙的小窍门。大概30分钟就好了。然后在用清水反复清洗两三次就可以了。
田螺怎么处理才没寄生虫没有香油用色拉油吗
用料:
田螺 600克
工具:
钳子 1把、橡胶手套 1双、布手套 1双
配料:
食用盐 32克、二荆条 几个、老姜 30克、泡椒 30克、大蒜 30克、干辣椒 10克、青花椒 2克、八角粉 1勺(约1克)、三奈粉 1勺(约0.5克)、水淀粉 适量、熟菜籽油 适量
味精 1克
胡椒粉 1克
生抽酱油 3克
明油 适量
爆炒田螺肉做法步骤
步骤 1
首先我们准备田螺600克放入盆中 然后用钳子在田螺尾部的第3节将其剪掉 同学们这一步需要小心操作防止夹到手 田螺的尾部剪得越大越好 这样才更有利于下一步的清洗
步骤 2
田螺剪好之后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步骤 3
然后戴上橡胶手套和布手套 这样可以防止搓洗时伤手
步骤 4
然后将田螺用力抓洗5分钟 这一步的目的是去除尾部残留的泥沙和田螺盖
步骤 5
5分钟之后将清洗过的水替换 然后加入少量的清水 再加入食用盐30克用力搓洗 这样的目的是去除田螺中的寄生虫 田螺清洗初加工必须达到6遍以上 同学们也可以让田螺最后的水不混为标准 田螺清洗干净之后捞出下一步开始准备辅料
步骤 6
准备几个二荆条切成小粒备用 准备老姜和泡椒各30克切碎备用 同学们最好把老姜和泡椒剁得越细越好 这样更有利于田螺吸收香味
步骤 7
准备大蒜30克切成小粒备用 准备干辣椒10克剪成小节备用 准备青花椒2克备用
步骤 8
下一步开始调料汁 碗中加入八角粉1勺(约1克) 加入三奈粉1勺(约0.5克) 再加入适量的水淀粉搅拌均匀备用
步骤 9
下一步开始制作 首先我们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将处理好的田螺下锅焯水 中途再加入适量的料酒去腥
步骤 10
然后开大火烧开 大火烧开之再后撇去浮末
步骤 11
田螺焯好水之后倒出 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冲洗几遍
步骤 12
然后我们再次把锅烧热 锅烧热之后加入适量的熟菜籽油
步骤 13
油温6成热之后将准备好的所有料头下锅(除二荆条外) 然后转小火将所有料头炒香
步骤 14
料头炒香之后将田螺下锅 开中火翻炒1分钟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香味呛进田螺里面
步骤 15
翻炒1分钟之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焖煮3分钟
步骤 16
3分钟之后开始调味 锅中加入食用盐2克 加入味精1克 加入胡椒粉1克 加入生抽酱油3克从锅边淋入翻炒几下
步骤 17
翻炒均匀之后再加入事先调好的料汁
步骤 18
将汁水收浓后再加入适量的明油翻炒几下
步骤 19
最后再加入切好的二荆条翻炒至7成熟即可出锅装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