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玉与翡翠区别(83翡翠是什么意思)
83翡翠是什么意思
巴山玉是缅甸语的音译,又叫“爬山玉”“八三玉”等。 巴山玉的宝石学名称叫“含钠长石硬玉岩”而翡翠的宝石学名称叫“硬玉岩”,虽然两者的字面上,只差了“含钠长石”这几个字,但是价格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同样是冰种飘兰花的,翡翠的价格应该是巴山料的3~5倍左右!(更好的可以差6~8倍) 虽然现代宝石学已经将“巴山料”“干青料”“铁龙生”等原本用严格标准不算作翡翠的类翡翠岩石,算做翡翠的亚种,但是,很多老牌的商家仍然不承认它们。(在作鉴定书是,翡翠出具的是“翡翠”的名称,而八三料则出具“钠长石岩”的名称,所以,没有商家愿意经营八三料。) 不过注意,的确有一些翡翠B货打着“巴山料”的旗号使用偷换概念的手段欺骗消费者,请格外小心! 我就是学宝石鉴定的科班出身,如还有不明,就到百度贴吧“宝石”吧来问我吧!
翡翠的83料属于翡翠吗
所谓“新坑”,也就是指那些翡翠矿脉形成时间较晚一些的,远离上述的那条矿脉的坑口。由于年纪较轻,露天形成时间也不够,所以大多质地粗松,水头短少,也有人将山料翡翠矿石也归纳进来,但其实大多数“新坑”翡翠矿石是从几十米深的坑井里掏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被行内人士称作“83坑”的翡翠矿脉。因其被发现得较晚(1983年),加之产量颇巨,目前用来做翡翠饰品的原料,主要来自那个矿区。而真正老坑矿床由于几代人的开挖,已经资源殆尽了。 凡老坑矿料一般都质地紧密,密度一般都能达到3.20(由于矿物生成过程中产生交带现象,故融合进的矿物含量也有不同,会产生不同密度的翡翠矿岩,但平均密度应不低于3.20/cm2),而新坑矿料可能在生成时没有那么高的温度和压力,结果就是大都质地粗松,其中虽有质地较为细密的,看似水头不错的品种但普遍密度都达不到3.2这个界限。由于其质地粗松,有的就像冬瓜瓤,有的还像是糠萝卜,它们的底色多以乳白、灰白、浅绿为主,矿石看起来好像是粗盐粒压在了一起,底色中常常散布着绿色,暗绿色,墨绿色。颜色的造型一般呈现出云朵状、浸染状、脉状、团块状,分散凌乱好似飘花。的确难登大雅之堂,但弃置也的确可惜!从而应运而生出了一只将其优化改良的浩荡产业大军^_^
翡翠83料是什么意思
合成翡翠,又称人工处理翡翠,一般有B货、B+C货和C货三种。在珠宝业内,玉有A货、B货和C货之分。天然生成、未经人工处理的叫A货;经过强酸浸泡,再用胶作填充处理的,叫B货;经过人工染色的,就是C货。
将品质不佳的低档翡翠处理成B货、C货的做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民间具有一定的购买市场,这与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有关。由于B货、C货外表很好看,而没有足够资金购买高端翡翠饰品的消费者明知是人工处理过的,也愿意购买。
特征
1、 人造翡翠在酸洗过程中洗去了翡翠中的铁等致色的微量元素,使绿色和地子白色之间失去了色彩的过渡带,绿色无润感,白是白,绿是绿,两者分明。不像纯天然翡翠那样绿白之间有一层跟月晕一样的色晕,即过渡性淡黄绿或淡黄灰色的润色带。
2、 人造翡翠的翡翠,不论B货、C货、B+C货,其色调不自然,呆滞、发邪。C货用放大镜观察,可见网状的染色物存在。
3、处理品的绿色漂浮,细看没有色根,绿色边缘参差不齐,成絮状。不像天然翡翠的绿色像钉子钉入翡翠肉内那样沉重,色根坚固而有力,翠色成丝团状,柔和而艳丽。
4、天然翡翠的成分除硬玉外,还含有少量的铬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等,这些矿物在酸的浸泡下腐蚀的程度不同。因此,用放大镜观察处理品,晶体表面成无序状,起伏似鱼鳞样,有龟裂纹,有沙眼。即使用胶回填,也仍有凹痕可见。
加工原料
1983年产自缅甸的一种翡翠,俗称“83玉”,因品质较差而沦为低档的“砖头料”,即是加工B货、C货的主要原料。用普通翡翠石料可以加工成B货或者C货。从成本角度考虑,作B货的翡翠原料一般选择结构疏松、杂色较多的原料。
一吨“砖头料”价格最低的时候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般3个月就能处理完一批料,加工出上千只B货、C货手镯。平均下来,一只手镯的成本甚至只有几毛钱,而售价有可能几万元。
处理B货、C货的加工商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也有,人工处理成本非常低廉。
加工工艺
B货
B货翡翠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两个步骤:
1、漂白除去杂质。
将翡翠用浓酸漂白液浸泡几个小时至数月,除去杂质,做退黄处理,使底色纯净,达到不见褐黄色或灰黑色等杂色的目的。
2、注胶。
用高压真空注入无色环氧树指,以加固经酸洗漂白后而破坏了的翡翠结构。在晶粒间或缝隙内注入胶质聚合物,以起到填隙、增亮、润色、加固作用。但是,也有回填铅玻璃、油、蜡等物质的。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称为B货。B货虽增加了翡翠的表现美观,但破坏了天然翡翠的原有结构,其效果是保持不久的。这种处理方法成为翡翠贸易中最大的欺骗行为。
B+C货
即在上述漂白和注胶过程中加入染色剂,一并处理而成的翡翠。也有称之为漂白注胶染色玉的,简称为“漂染玉”。
C货
即用传统方法,采用炝色法将翡翠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放入重铬酸铵溶液下,使白色翡翠被染成绿色的人工处理品。俗称“炝色玉”,它与天然翡翠的色调有着显著区别,一般以绿色或紫色最常见,称为“染色玉”。
鉴别方法
观察法
由于翡翠的多晶体结构的特性,使用高倍放大镜可观察到人工处理品中藏于晶体结构缝隙内的胶质或染色颜料,可看到被酸浸腐的网状表面或浸染的网状色素。
点滴法
天然翡翠用浓盐酸滴之,数秒或几分钟内,其表面会出现汗珠现象;人工处理品则无这种现象。
敲打法
轻轻敲打天然翡翠,发出的是一种清脆悦耳声;而敲打处理品,发出的是一种低沉的闷哑声。
酸烤法
用浓酸擦在翡翠的背面,然后用烧红的大头针盖烤之,反复进行两三次,可见变黄或变焦的斑点,即是人工处理翡翠,若见不到这种斑点则为纯天然翡翠。此法比单纯的"火烧法"安全,不会损伤物件,效果甚佳。 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细心观察,并用实物对比,鉴别翡翠的真假十拿九稳,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健康危害
民间传言,长期佩戴经过酸洗、注胶、染色等工艺处理后的B货、C货饰品会致癌,对此,多名翡翠业内人士均表示,没听说谁戴了得癌症的,但由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会残留在饰品中,对人体肯定不好。
1、有的人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发炎、红肿。
用于酸洗的硫酸和盐酸只有极微量会残留在饰品上;固化剂主要是呈碱性的二胺、多胺,以及呈酸性的酸酐;染色剂主要为有机染料。这些化学物质基本属于低毒物质,长期接触对皮肤会有损伤,但不至于致癌。
2、人工处理翡翠过程中用量较大的环氧树脂胶,主要成分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生成的环氧树脂,灌注到翡翠中再加入固化剂凝固后,硬而脆,颜色透明又略带黄色,与松香类似,耐热、耐腐蚀,不溶于水。环氧树脂胶常被用作黏合剂,广泛用于航空、车船、铁路、建筑、医疗等领域,没人因此而患癌的。
3、关于上蜡,即使是A货雕刻出来也会用蜡,能让饰品光鲜漂亮。蜡主要用石蜡或蜂蜡,对人体并无太大影响。
行业标准
低档翡翠料人工处理成B货、C货,是否就是“造假”,需要区别对待:商户如果明确告诉消费者这是人造宝石,当工艺品卖,那并不违法。如果用B货、C货假冒A货,欺骗消费者,就算违法了。
玉石的处理是业内允许的,不过在销售过程中必须注明是经过处理的,还应告知处理方法等;如果隐瞒人工处理,那就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用假玉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一般出现在不规范的玉器市场及非正规的私人玉器店等。
“翡翠的造假行为”指使用非翡翠饰品或者人工处理过的翡翠饰品来假冒天然翡翠饰品。在国家标准里,翡翠经人工处理必须要标明。在珠宝玉石市场上,定名很重要,如果标明是“翡翠(处理)”,那它就是被允许的。
翡翠83料能出证书吗
翡翠,硬度:6.5—7
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CAS:1344-00-9
2.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4.硬度:6.5—7
5.解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
6.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高档品皆为玻璃光泽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对密度:3.25——3.40,点测法为3.33克每立方厘米
9.折射率:1.66,其他值均不是翡翠
10.颜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皮类颜色;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
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11.发光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翡翠83料 93料
83年到91年的邮票,每年的年册,他是收集每年的所有发行的邮票的总册子,而且83年到93年的邮票,年册价值也很高,因为品种很齐全,不仅有邮票,还有小型张,因此在邮票界很受喜爱,也受到收藏界的收藏
83翡翠图片
不是
八三玉不是翡翠。八三玉是翡翠的一种伴生矿物质,是与翡翠截然不同的一种矿物质;翡翠市场种类繁多,很多商家总是会想方设法寻找各种翡翠的替代品以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润,蒙骗消费者;所以,八三玉就是其中一种经常被用来仿冒翡翠的一种玉石。
83玉是翡翠吗
黄金有价,玉无价看成色好的成色玉手镯大概几万,普通的大概两三千三四千价格不等
翡翠83料图片欣赏
200元买的翡翠玉,真假都有可能。接下来说一下如何分辨:
首先,人们购买一块翡翠时,最开始就是看到它的样子,因此,颜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鉴别方式。作为天然翡翠,它的颜色即便不是素雅类型的,多色之间的过渡必定十分自然,不会让人感受到唐突。所以颜色分布自然均匀以及多色之间过渡舒服的就是真的。
声音也是鉴别翡翠的重要方法。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是极为灵动的。真翡翠的声音悦耳无比,十分的清脆,让人感觉到利落干脆,十分爽快。而假的翡翠反倒会给人一种混沌之感,沉闷厚重,一点都不轻盈。
也可以将翡翠带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无法很好地掌握鉴定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将自己的翡翠带到专业机构进行鉴定,这样又有鉴定证明,又可以更加的放心。专业的鉴定证书也可以为之后的转卖留下强有力地证明。
83料翡翠
翡翠八三料是一种1983年在缅甸玉石厂开出的新厂玉,钠长石含量较高,缅商直呼其埃特斯瑞,传到中国,就成了八三玉、巴山玉或爬山玉。八三玉是在翡翠矿体的边缘,在矿物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的情况下生成的。因此八三玉是一硬玉为主要成分,但其相对密度(比重)、硬度、韧度等性能远不如纯正的缅甸翡翠。
翡翠八三料,常被作为酸洗注胶染色处理的优化翡翠的原料。现在八三料,已经被业内作为:优化翡翠原料的通俗称谓,而并非特指八三年出产的那批料子。
83翠是翡翠吗
巴山翠即是巴山玉。产于缅甸。
巴山玉原名“八三玉”,巴山玉原石是一种晶料粗大、结构疏松,水干、底差的“砖头料”,但其颜色比较丰富,有淡紫、浅绿、绿或蓝灰等颜色,是一种品级较低,含有闪石、钠长石等矿物的特殊翡翠。
“八三玉”是1983年在缅甸一处无名矿山首次发现的一个新玉种。几年前,由于人们对它缺乏了解,这一玉种在我国的名称是相当混乱的,它在不贩论文或新闻报道中,被称为“爬山玉”(或“爬山石”)、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它已在我国宝玉石界被称为“八三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