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生化定标和质控区别(生化质控的标准差怎么算)

2023-06-26 13:55:08西部百科1

生化质控的标准差怎么算

方法是用单一浓度未定值血清,在天内、天间反复测定20次,计算均值(X)、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绘制X-S质控图,得到均值线(X)、警告线(X±2S)和失控线(X±3S)。

与质控图制作相同批号的控制血清,每天随病人标本分析,结果点在图上,直线连接。

正常分布规律:95%数据落在X±2S内;不能有连续5次结果在同一侧;不能有5次结果渐升或渐降;不能连续2个点落在X±2S以外;不应该有落在X±3S以外的点。

异常表现:

① 漂移,提示存在系统误差;

②趋势性变化,说明试剂或仪器的性能已发生变化;

③ 精度变化,提示测定的偶然误差较大。质控规则概述: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作出质控状态判断的决策标准。质控规则以符号AL表示。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质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质控限。当质控测定值超过质控规则所规定的质控限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视为失控。

例如,12s质控规则,其中A为一个质控测定值,L为X±2s,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X±2s时,即判断为失控。

生化质控均值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mg/l

1、化学需氧量(CODcr)50 mg/l

2、生化需氧量(BOD5)10mg/l

3、悬浮物(SS)10 mg/l

4、动植物油1 mg/l

5、石油类1 mg/l

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 mg/l

7、总氮(以N计)15 mg/l

8、氨氮(以N计)5(8)mg/l

生化质控系统误差怎么解决

室内质控只能控制检测系统的精密度。也就是控制平时检测的稳定度。其质控范围应当是由自己在确保系统准确度良好的前提下统计的。用此范围控制是为了维持系统的稳定状态。

如果系统在建立范围时就已经存在“不准确”,那么用此有偏差的范围控制的系统本身也带有偏差。做病人结果就会偏高或偏低。

生化质控范围怎么算

累积变异系数是指变异系数之间的变异系数。说简单点:比如1月变异系数是1.0,一月累积变异系数就是0(只有一个数据,无变异),二月变异系数是2.0,那么累积变异就是值1.0和2.0之间的变异,平均值为1.5,标准差为0.7,那么累积变异系数(%)就是0.7除以1.5为47。累积变异系数最好三次及三次以上。卫生部的两次质控,要求六个月的月室内质控。

生化质控水平1是什么意思

生化室质控规则

1.

13S规则: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x±3s时,则判断该分析批次为失控,不能报告病人的测定结果。

2.

22S规则:当两个质控测定值连续两次超过2s质控限时,并在均值的同侧,该分析批判断为失控,不能报告病人的测定结果。

3.

10x规则:连续10次质控测定值都在均值同侧,则判为失控。

生化质控水平1是高值还是低值

关于这个问题,生化机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质控:

1. 样品准备:使用标准品或者参考物质,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校准:进行仪器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校准。

3. 质控样品:使用质控样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控样品应该与实际样品相似,以模拟实际分析情况。

4. 质检记录:记录所有分析数据,包括质控样品和参考物质的结果,以便后续的回顾和审核。

5. 周期性审核:对质控数据进行定期审核,以确定分析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 外部质量控制:参加外部质量控制方案,以与其他实验室比较结果,发现问题并改进实验室的分析过程。

生化质控规则如何定

BR:生物试剂(Biochemical reagent)指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以及临床诊断、医学研究用的试剂。

由于生命科学面广、发展快,因此该类试剂品种繁多、性质复杂。主要有电泳试剂、色谱试剂、离心分离试剂、免疫试剂、标记试剂、组织化学试剂、透变剂和致癌物质、杀虫剂、培养剂、缓冲剂、电镜试剂、蛋白质和核酸沉淀剂、缩合剂、超滤膜、临床诊断试剂、染色剂、抗氧化剂、防霉剂、去垢剂和表面活性剂、生化标准品试剂、生化质控品试剂、分离材料等等。

生化质控标准差怎么算出来的视频

1 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快速升级。2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模式和地图,比如熟练掌握生化模式的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分数和经验值。其次,要注意队伍配合,合理分工,提高游戏效率,同时要注意保护队友和自己的生命值。最后,要利用游戏中的道具和技能,比如使用炸弹和毒气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消灭大量敌人,获得高分数和经验值。3 如果你想更加快速地升级,可以尝试参加一些游戏比赛和活动,获得额外的经验值和奖励,这样可以更快地提高等级和技能。

生化质控计算公式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行前操作程序主要进行仪器的基本设置:

1、试剂设置。根据有关试验参数,设置各试验的试剂位、试剂瓶规格,必要时设定试剂批号、失效期等。

2、样品管设置。包括样品管类型,残留液高度(死体积),识别方式等设置。

3、试验项目设置。对试验名称、编码,试验组合、试验轮次,必要时包括试验顺序等设置。

4、其他设置。对数据传输方式、结果报告格式、复查方式及复查标准等设置。

5、各试验的参数设置。包括试验间比值、结果核对等参数的设定。

6、校准品设置。对校准品的位置、浓度和数量进行设置。

7、质控设置。根据质控要求,设置质控物个数,质控规则,质控项目及相应质控参数等。

生化质控结果是否都在参考范围内

这要看是什么档次的生化仪了——使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只要是试剂盒要求同时做标准管的,就相当于每一批次的实验定标一次,有些使用以前的标准曲线的实验就可以每批号的试剂盒做一次标准曲线就行了。

但是要注意每隔半个月校正一下波长。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尤其是高档进口的,只要没有进行大修、彻底维护、更换试剂批号、质控值严重偏离(大于±2s),结果无明显异常可以一月校正一次。定标是实验术语,就相当于打靶之前校正枪械的准星。只有定标以后的试验数据才相对准确可靠。

生化质控标准差怎么算出来的

故障1:报警显示试剂和标本凝块(仪器报警3238CLOT SAMPLE SECT)

故障分析:首先是检查样本是否确有凝块或杂质,如有,则去除后重作;若没有,则是试剂加样针或试剂针内有杂质或者血清残留蛋白黏附。

故障处理:取下针头用0.5%次氯酸钠浸泡,再用细钢丝疏通后,装上针头,故障即可排除。

故障预防:标本上机前必须充分凝固,分离好血清后方可上机。

故障2 部分检查结果后出现★提示。无报警

故障分析:比色原理,比色杯外如果浸水可以出现结果异常;另外,灯泡老化引起光源不足也可出现结果异常。

故障处理:清洁比色杯外表,更换灯泡,并做保养和光电校正。

故障3 仪器常报警REAGENT PROBE UP/OWN。之后转到STOP状态

故障分析:试剂瓶不小心放反(尤其是15 IIll试剂瓶),试剂针扎到试剂瓶瓶口。

故障处理:重新放好即可。

故障预防:放试剂时注意方向。

故障4 样本架卡架在仪器运行中出现报警3172 RACKBuFFER JAM(30)仪器自动停止。

故障分析:传送系统不平衡,传送带或缓冲轨道粘有污物,样本架底部有污物摩擦力减小等。

故障处理:调整样本传送系统,用湿纱布清洁传送带或缓冲轨道,清洁样

本架。

故障5 标本架条码松动张开。仪器不能识别条码。而报警停机

故障分析:该仪器能够自动识别标本架上的条码并依次推进标本,但如果条码稍微松动张开,仪器便不能识别。

故障处理:贴紧或更换条码。更换时应注意条码高度及位置要适宜。

故障6 冰箱及比色仓恒温室温度失控

故障分析:(1)控制冰箱和恒温仓温度的电流接触器损坏;(2)散热风扇过滤网脏。

故障处理:(1)更换电流接触器;(2)清洗风扇过滤网。

故障7 有时ALT、TBA结果后面会显示※

故障分析:当灯泡寿命将要到期、光源不稳定时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这时要检查灯泡使用的时间,确认是否由此原因引起。

故障8 新换一种试剂。有反应曲线、因数是正确的、方法学、读点、波长均无问题。结果却总是“0”

故障分析与处理:参数中Correction Factor A在常规下应是1.0000,不小心被操作者误改为“0”。

故障 9 ISE定标时。SLOPE值突然下降10点以上

故障及处理分析,

(1)定标液敞口放置时间过长,更换新定标液;

(2)清洗混匀棒,更换三通管。

故障10 给一个项目定标时。报警“ACAL incomplete”

故障分析:

(1)定标液的位置不正确;

(2)定标液所用的样品杯太小、太低,不能被仪器检测到(SO有些医院用离心管);

(3)试剂量不足,试剂I或试剂I低于报警测试数目;

(4)没有定标申请而放入空白(蓝)和(或)定标(黄)架子。

故障处理: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故障1 1 新上了一个实验项目。定标不通过,报Calibration Error

故障分析:在定标过程中如果有任何报警,将会定标失败。(1)在定标过程中定标液不足(#);(2)Rate法的项目线性不好或范围设置不正确(+);(3)试剂空白超出所设定的

范嗣或波长设定错误(Y、Y、U、U);(4)在P—B—I定标参数中,因数范围过窄,先报Calibration Factor Over Range,后报Calibration Error。

故障处理: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故障12 新设定一个计算试验后。仪器不能正常工作。在退出时显示“Total Sample:Item”

故障分析及处理:在P—T中,SV(样本量)+DIL VOL(吐水量)+Rl(试剂I)+DIL VOL(吐水量)+R2(试剂Ⅱ)+DIL,VOL(吐水量)的范围应在120~440 ml,如超出范围则

报警。

故障13 项目在仪器运行时常出现REAGENG EMPrY LEVEL DETECE报警

故障分析:试剂舱在高速旋转时试剂瓶内易产生气泡,导致这个项目以后的测试不能正常进行。

故障处理:停机后后将气泡去除,如经常出现此现象叮将商品试剂瓶更换为0LYMPUS原装试剂瓶,瓶内试剂不能装的太满,装试剂的液面上限经在顶部下l cm处。

故障14 血清磷的测定有时偏高一倍以上。复查结果正常故障分析:交叉污染。

例如仪器试剂针加完含磷酸盐的试剂,再加磷试剂,当冲洗不完全时造成污染。

故障处理:

(1)试验顺序,把磷项目放在前面,先测定即可避免污染。

(2)仪器本身提供的抗交叉污染程序,通过增加冲洗次数可避免污染。

故障15 测定结果后面有时出现“U”

故障分析:试剂空白的吸光度超出设定范围。

故障处理:

(1)如为变质试剂,需及时更换试剂;

(2)重新调整试剂空白吸光度范围;

(3)灯泡或做过保养,需重新做比色杯校正(PHOTOCAL)。

故障16 标本的某一项或几项的结果是零或负数。复查后正常。其他标本的结果和质控均正常

故障及处理分析: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清表面有气泡,理血清时要防止出现气泡。

故障17 样品针上下错误

主要表现为样品探针上下活动的受限,

故障分析:样品针的机械部分因大量积尘而使其活动受限。

故障处理:打开样品针下仪器表面盖,清洗加样针的机械部分,清洗完成后,加少许润滑油,最后将柝的部件一一安装,确认无误后开机。

通过对上述故障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化仪的维护和保养,坚持做好每日、每周及每月、每半年的日常维护,同时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不随意停、关机。另外,必须强调的是生化仪由人来操作,作为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高度的责任心,要善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故障发生,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转,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可靠,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94796.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短路电流需要什么保护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