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倒病和立枯病区别(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发生和症状特点的异、同点?)
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发生和症状特点的异、同点?
猝倒病和立枯病有病原菌、发生时间、症状不同等区别。
立枯病的病原菌是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猝倒病的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瓜果腐霉菌。
立枯病一般发生在育苗中后期,而猝倒病一般发生于幼苗出土后至真叶尚未展开前。
猝倒病倒伏速度快,会出现絮状白霉,立枯病除了猝倒型会出现倒伏,茎叶腐烂型会出现白毛状丝外一般不会出现别的症状。
苗期猝倒病啥药最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该是常理;如今却存在许多天灾,导致民不聊生,有许多农作物不能生长。例如芹菜猝倒病,这种情况苦了许多耕种的农民,其实可以用甲霜灵 ,恶霉灵 ,甲基硫菌灵 ,等交替喷雾,灌根防治,间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的办法进行预防。
苗期猝倒病的防治方法
一、选用优良品种。夏季反季节栽培香菜,宜选用耐热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大粒香菜品种。
二、适时播种。一般在7月上旬播种香菜,既能收获较高产量,又能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播种一般以撒播为宜,若以速生小苗上市供应的应高度密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约8~10kg。播后浇透水,覆盖1cm厚稻草保墒促出苗。
三、田间管理。一是出苗前保持畦土湿润。二是早管理。一般应在出齐苗后7天左右间苗,2片真叶时定苗,苗距3~4cm。一般8天左右浇1次水,苗高3cm时开始追第1次肥,每亩追施尿素8~10kg和硼肥250g。以后隔1次水,用300倍正丰生态膏肥加0.3%尿素液进行1次叶面追肥。后期叶面施肥时添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三是在采收前半个月,宜喷洒25mg/kg的九二O溶液,以促使叶柄伸长,叶数增多,产量提高。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因香菜具有辛香味,很少有虫害发生。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成株期病毒病、炭疽病和斑枯病。出苗后5天,用无公害杀菌剂3%多氧清800倍液喷雾1次,以后每隔7天用多氧清600倍液喷1次,共2~3次,既可防止猝倒病发生,又可防止炭疽病和斑枯病。若一旦发生病毒病,可用无公害杀菌剂高锰酸钾800倍液或病毒K1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综合防治
不可以。每季作用只能用一次。恶霉灵灌根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通常是将它与水稀释1500倍,然后直接浇灌到植株的根部即可。
2、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病初期,能有效的防治根腐病。目前被广泛用于水稻、小麦、棉花、苗木、果树、花卉、草坪等作物。
3、灌根时间适宜在无风晴朗天气,使用时应严格掌控用药剂量,本药剂可与一般农药混用,使用效果更加佳。
苗的猝倒病原因及防治
茄子整棵死亡可能有多种原因。
其中一种可能是病虫害侵袭。茄子可能遭受了一种致命的病菌或虫害,如细菌性斑点病、病毒感染或蚜虫、蓟马等害虫的侵害,导致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整棵茄子死亡。
另外,茄子对环境条件也比较敏感,可能是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光照不足等因素造成了茄子的死亡。
此外,不适当的灌溉管理、营养不均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因此,在种植茄子时,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合理管理环境条件和提供适当的水分和营养供应,以保证茄子的健康生长。
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小苗茎烂断,可能是茎基腐烂病。
1、养护措施:
小苗播种不可过密、培养介质不可过湿,通风要畅,既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又利于小苗抗病虫害、抗旱能力、培育健壮苗。
平常的栽培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追施沃叶水溶肥,增强抵抗能力。
2.药物防治:
甲基托布津7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五至七天喷雾一次连喷三次。
苗期立枯病可产生厚厚的白色霉层
花生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花生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成株期。苗期荚染病腐烂不能出土。根颈和茎基部染病形成黄褐色凹陷斑,有时为许多小斑,绕茎一周呈环状斑后引起整株死亡。
拔起病株可见和土粒粘在一起的白色丝状菌丝。茎基部现暗褐色狭长干缩凹陷斑。后病部组织撕裂。果柄和荚果染病呈黑褐色腐烂。
苗期猝倒病防治
育芹菜苗是时,以在播种盖土后喷甲霜恶霉灵合剂,可有效预防芹菜苗猝倒病的发生。也可以苗后喷施后洗苗,然后放风。
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别与防治
立枯病又称“死苗”,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与猝倒病的区别是: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产生絮状白霉、倒伏过程较快,主要危害苗基部和茎部;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发病中无絮状白霉、植株得病过程中不倒伏。立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通过雨水、喷淋、带菌有机肥及农具等传播
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该病常与沤根症状相似,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环境条件。育苗地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致使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也易发病。另外,根部受到地下害虫、线虫的危害后,伤口多,有利病菌的侵入。在此环境下,不仅采取播种、扦插的草本花卉易受害,采取扦插、分株、压条繁殖的月季、木芙蓉、扶桑等木本花卉也易发病。根腐病是由真菌、线虫、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根腐病是土传病害,主要通过土壤内水分、地下昆虫和线虫传播。
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病规律有何异同?
相同点:辣椒茎基腐病和辣椒立枯病都会在茎基部产生褐色的病斑,病斑都会环绕茎部扩展,且患病部位都会溢缩,辣椒患了这两种病害都不呈猝倒状。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两种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都比较宽,在13~42℃的温度范围内病菌都会繁殖,最适宜的发病温度都在25℃左右。
不同点:这两种病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两种病害的发病期不一样,辣椒立枯病多在苗期发病,而辣椒茎基腐病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二是主要危害部位不同,辣椒立枯病主要为害根颈部,然后病症逐步扩展到茎基部,而辣椒茎基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三是辣椒立枯病在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反复几天后植株会枯萎死亡。而辣椒茎基腐病会使辣椒的上部叶片逐步变黄,植株会逐渐萎蔫枯死;四是在湿度大的情况下,辣椒立枯病在病部会产生褐色的蛛网状菌丝,而辣椒茎基腐病不会产生明显的菌丝。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