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切换和软切换区别(什么是软切换和硬切换,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软切换和硬切换,各有什么特点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指基站或者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需要进行的信道切换称为越区切换。基本简介 切换(又称越区切换、过区切换;英语:handover, handoff)是指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是由于外界干扰而却换到另一条话音信道上的过程。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切换是保证移动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实现不间断通信;切换也是为了在移动台与网络之间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通信质量,防止通信中断,这是适应移动衰落信道特性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特别是由网络发起的切换,其目的是为了平衡服务区内各小区的业务量,降低高用户小区的呼损率的有力措施。
切换可以优化无线资源(频率、时隙、码)的使用;还可以及时减小移动台的功率消耗和对全局的干扰电平的限制。判决条件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可以根据射频信号强度、载干比、移动台到基站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字系统中的误码率来判断切换与否。
实际应用中,可以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作为参数。切换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相对信号强度 切换判决基于从基站接收的信号平均值。移动台连续监测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当前基站是,就发起切换。
此方式的缺点是当服务基站还能提供所要求的业务质量时就迸行了许多不必要的切换2. 有门限的相对信号强度 移动台连续监测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当前小区基站,并且当前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某一门限时,发起切换。
在此方法中需要恰当地选择门限值。
如果选择的门限值高于两基站等信号强度,就会出现类似相对信号强度的效果。
如果选择的门限值低于此信号强度, 移动台将推迟切换, 直到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经过此门限值。
如果选择的门限值远低于此信号强度,将会造成过大的时延。
这将降低通信链路的质量甚至导致呼叫中断。
3. 有滞后的相对信号强度 移动台同样连续监测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当某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大于当前小区基站信号强度超过一个滞后范围时,就发起切换。
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信号的起伏造成的ldquo;乒乓效应rdquo;,但是当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足够强时,它也产生不必要的切换。
4. 有滞后和门限的相对信号强度 在这种方式中,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当前小区基站高于一个滞后范围,并且当前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低于某一个门限时,就发起切换。
当当前基站的信号强度能够提供所需的质量要求时,使用此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切换。5. 有滞后时间的相对信号强度 在这种方式中, 当某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比当前小区基站的信号强度高, 而且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都保持比当前基站的信号强度高,此时才开始切换。
此方式降低了频繁的切换次数。
若以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为标准设计切换方案,理想的切换方案要求为:尽可能少的切换次数,以减轻信令负担;尽可能短的时延,以避免切换的迟钝。显然,切换次数和切换时延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小,应考虑折中的方案。
软切换的七个过程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 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
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
中文名
移动通信
外文名
Mobile communications
定义
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应用场合
汽车、火车、轮船
简介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是进行无线通信的现代化技术,这种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移动通信技术经过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迈入了第五代发展的时代(5G移动通信技术),这也是目前改变世界的几种主要技术之一。[1]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重要可以分为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几个频段,在这几个频段之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移动台技术、基站技术、移动交换技术,对移动通信网络内的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满足人们的移动通信需求。从模拟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到目前的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技术的速度不断提升,延时与误码现象减少,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不断提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灵活的通信方式。[1]
特点
(1)移动性
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
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信息发展的关键技术
功率控制技术是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当中的关键之一,这种技术主要采用CDMA系统核心技术,通过自干扰系统,克服了由于移动通信网络当中,信号台发射信号远近的问题,造成的“远近效应”,从而提高移动通信的质量,通过开环功率控制技术与闭环功率控制技术,提高移动台和基站的通信效能。[1]
“码”技术是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当中的又一种关键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对功率控制技术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进行升级,从而提高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当中的信号控制的准确性,保障信号切换的速度提升。该技术通过PN码,为移动通信的功率控制技术,提供互相关联能力和编码优化技术方案。通过m序列和地址吗,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对于用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
移动通信技术当中的关键环节,还包括软切换技术和华音编码技术。这两种技术,通过对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网络,与自适应阀值进行调整,保障不同的移动基站之间,可以进行顺利的软切换,减少噪音环境对于移动通信信息传输的负面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晰的话音。[1]
技术发展
模拟蜂窝业务
1984年模拟蜂窝业务建成投产,他可以在城市和城镇中不同的区域内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不相邻区域内的频率重复使用是蜂窝增加容量的一个创新。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了第一代蜂窝服务技术。[2]
第二代数字通信服务(2G)
概述
第二代数字通信服务仍为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采用的形式。2G业务比模拟移动业务提供的容量更多,在相同数量的频谱中,因使用了复用接入技术可承载更多的语音流量。世界最流行的两种2G空中接口是金球移动通信系统(UGSM)和码分多址系统(CDMA)。[2]
GSM系统
GSM的优点在于全球范围的广泛普及。GSM是数字蜂窝通信标准,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TDM)。目前,T-Mobile和AT&T移动公司在美国经营GSM网络。[2]
CDMA系统
CDMA技术为每个呼叫分配一个独特的代码来复用频谱,又称之为扩频技术,每个会活在发送时会被扩展到1.25MHZ带宽的信道。CDMA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提供语言数据出务,并可以使运营商更方便的升级到3G网络。美国的高通公司在CDMA技术的商用领域拥有着绝对的领先地位。[2]
第三代数字通信服务(3G)
概述
运营商对更大的容量和为用户提供更多可产生收益的功能的需求是推动3G网络发展的主要动力。3G标准统称为IMT-2000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其中最广泛的应用是WCDMA和CDMA2000。WCDMA、TD-SCDMA、CDMA2000均为通用的3G标准。[2]
WCDMA业务
WCDMA是大多数GSM运营商从2G升级到3G时所选择建设的3G业务。从GSM网路到WCDMA网路的最大开支是新建基站。3G网路使用更高频率的频谱,这便意味着在同样的区域里需要更多的基站才可保证网络覆盖。由于WCDMA是基于码分多址接入而不是时分介入,因比GSM网络升级到完全的3G业务还需要建设新的基础设施。[2]
第四代数字通信服务(4G)
概述
4G协议的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制定。WiMAX和LTE协议通常称之为4G业务。开发4G技术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移动设备具有能够容纳预期移动数据传输数量的能力和使用移动网络达到宽带上网的能力。[2]
LTE网络
LTE核心网络简称为演进的分组核心网,LTE核心网略功能分为3个功能元素: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机关(SGW)、分组数据网网关(PGW)、其中PGW和SGW负责将2G、3G的网络流量以及LTE流量发送到互联网和其他数据网络中。[2]
核心技术
接入方式和多址方案、调制与编码技术、智能天线技术、MIMO技术、基于IP的核心网、多用户检测技术。[2]
优势
速度快、频谱宽、高质量、高效率、通信灵活、兼容性好、提供增值服务。[2]
5G移动通信网络
内涵
5G移动通信是与4G移动通信技术相对而言的,是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升级和延伸。从传输速率上来看,5G通信技术要快一些,稳定一些,在资源利用方面也会将4G通信技术的约束全面的打破。同时,5G通信技术会将更多的高科技技术纳入进来,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的便利。[3]
特点
4G网络推广开始,一直到现在,通信行业已经全面掌握了4G的核心技术,例如XLTE等。自3G开始,发展到4G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就是速度快,4G在下载速度方面有了全新的改变,但是5G其下载速度会更突出,而且网络连接也会更稳定。具体来说,5G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有五个方面:[3]
(1)关注用户体验。5G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用户体验高度重视,能够将网络的广域覆盖功能全面实现。倘若4G和3G对比,主要是速度提升,则5G和4G进行比较,其突出之处就是范围更广阔,能够使无处不在的连接功能得以实现。也就是不管使用者人在哪里,使用的是何种设备,都能快速与网络相连。[3]
(2)低功耗。结合白皮书的规定,5G会使低功耗得以实现。4G虽然从速度与3G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然而其使得手机电池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
(3)对于通信管线设计中的现网数据,可从勘察终端中活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在勘察终端中适当增加一定的设计数据,并讲系统与GIS地图进行有效结合,发挥管线视图的功能。勘察数据表可通过系统成图,然后再通过网络数据表导出。管理人员通过对项目进行检查,即得到与GIS相连的网络视图,准确了解项目勘察进度以及质量。[3]
(4)确定生产管理系统储存管线概预算定额、管线施工所需材料的价格以及数据库,并选择适宜的计算方式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制定完善的预算表格和设计模板。另外,还应该注意综合考虑通信管线设计指标进行调整,最后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设计方案的说明文件。[3]
(5)加强管线设计管理以及网络数据管理,在此过程中,可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对通信管线项目建设以及施工质量检测验收进行监督管理,另外,还需要与运营商管理系统以及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连接,进而实现信息数据胡同。通过应用上述管理方式,能够为用户设计提供可靠依据。[3]
发展特征
移动通信技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移动性,该技术可以突破有线通信技术的限制,对复杂状态下的传播信号,进行优化分析。但是,这种技术由于电磁波的传输不稳定性,也会受到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多普勒效应的复杂影响,产生多径干扰的问题。同时,移动通信技术在噪声环境与干扰环境当中,会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这导致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结构日益复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形态不断升级,技术发展对设备的性能要求也不断地提升。[1]
未来发展方向
从美国国家新兴安全局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全球使用手机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0亿。这一数据既体现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提出了新的挑战。[1]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网络的升级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需求的不断提升,更高质量的通信信号、更加稳定的通信传输,已经成为了移动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基本覆盖,这一技术与智能终端设备的连接,将世界的移动系统,打造成了一张看不见的通信网,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提供了畅通的交流方式,并降低了人们选择移动通信作为沟通方式的成本。目前,我国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在高速的发展当中,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者之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到来,标志着移动终端设备,将真正取代电脑等有线通信网络,进行实时的语音传输、视频传输,并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智能、自动化的信息传输服务。[1]
移动通信信号传输结构的升级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全面推广,我们要对移动通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1]
(1)技术人员要在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促进信息化系统与其他工作系统的深度交流与深度融合。在保障信息传输速率稳定性的基础上,设置更加安全可靠的通信密码解锁方式,保障运用移动通信技术的用户,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安全防护。[1]
(2)相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最高传输峰值可以达到每秒10GB。但是,这种传输速度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速度,应用到实际商用阶段,传输速度可能不足1/10。因而,技术人员要不断突破发展方式上的限制,尤其是传输速率上的限制,提高具体应用的实际效率,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商业发展。[1]
基站建设方式的转变
由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效的传输速度,因而,传统的馈线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对于传输速度的要求。目前主流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基站建设的方式,对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进行升级。技术人员要不断在这一方面进行努力,利用原有的信号传输基站,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传输方式进行升级。全面的考虑通信信息在传输过程当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多载波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要提高对多载波技术发展成果的重视,将原本的数据传输信号方式进行转化,通过数据流控制技术,将原有的通信数据进行调制。保障每一个数据传输信道上,都有比较可靠的子信道,对信息的传输进行细分。[1]
建设超密集异构网络
技术人员要深入地了解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信号传输方式,与传统的信号传输方式之间的区别,并利用多载波技术,提高信号传输过程当中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对于信号传输频谱的利用效率。通过对射频网络的优化控制,减少信号转换过程与调制过程当中的损耗。从而保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投入正常的商用,实现比较稳定与成熟的数据转换与信号调制控制。技术人员还要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建设超密集异构网络,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投入到商用阶段,提高商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传输效率。[1]
①异构网络是现代化的移动通信网络构建的形式之一,它可以针对不同的制造商,提供不同的信息传输设备,将计算机资源、网络资源与系统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异构网络协议,实现不同功能的转化应用。[1]
②超密集一股网络是对传统异构网络技术的一种升级。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频谱高效利用的方式,提高对传统异构网络的利用效率。从而扩大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覆盖范围,扩展移动通信网络的实际容量,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频谱利用服务。[1]
参考资料
[1] 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分析.万方.2019 [引用日期2019-08-09]
[2]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进程 .万方.2019 [引用日期2019-08-09]
[3] 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及分析.万方.2019 [引用日期2019-08-09]
软硬切换的区别
路亚竿超快调和中快调有以下区别:
路亚超快调不好抛,竿稍前面那太硬!估计还容易断!路亚
中快调抛远的,而且投得心应手!舒服!拿根鳜鱼杆和翘嘴杆一试就知道!
同样长度,软硬,调性,饵重超快调和中快的竿子不常见,特别是标示饵重。
速度上面,中快和超快感觉没差多少,慢,中,快这样的差别会明显点。
硬切换与软切换
硬开关和软开关是针对开关管(MOSFET)来讲的,硬开关是不管开关管(DS极或CE极)上的电压或电流,强行turn on或turn off开关管,当开关管上(DS极或CE极)电压及电流较大时开关管动作,由于开关管状态间的切换(由开到关,或由关到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会造成在开关管状态间切换的某一段时间内电压和电流会有一个交越区域,这个交越造成的开关管损耗称为开关管的切换损耗。
软开关是指通过检测开关管电流或其他技术,做到当开关管两端电压或流过开关管电流为零时才导通或关断开关管,这样开关管就不会存在切换损耗。
一般来说软开关的效率较高(因为没有切换损);操作频率较高,PFC或变压器体积可以减少,所以体积可以做的更小。但成本也相对较高,设计较复杂。
什么是软切换和硬切换,各有什么特点呢
软切换(Soft Hand-off)是指在导频信道的载波频率相同时小区之间的信道切换。
在切换过程中,移动用户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保持通信链路,只有当移动台在目标基站的小区建立稳定通信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属于cdma通信息系统独有的切换功能,可有效提高切换可靠性。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小区之间的切换,这种切换的过程是移动终端(手机)先暂时断开与原基站联系的信道,移动台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建立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也就是 先断再接。在断开与当前基站的连接时,而又没有切换到新的小区时可能会掉线影响使用者的正常通信。说白了,软切换就是在切换时先连接新的基站,在断开原先的基站。硬切换是先断开后连接。软切换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这是扩频通信的基本特点,是所有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
2、宽带传输,抗衰落能力强。
3、由于采用宽带传输,在信道中传输的有用信号的功率比干扰信号的功率低得多,因此信号好像隐蔽在噪声中;即功率话密度比较低,有利于信号隐蔽。
4、利用扩频码的相关性来获取用户的信息,抗截获的能力强。
5、多个用户同时接收,同时发送。优点:1、系统容量大理论上,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情况下,CDMA移动网比模拟网容量大20倍,实际使用中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2、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在CDMA系统中,用户数的增加相当于背景噪声的增加,造成话音质量的下降。但对用户数并无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话音质量之间折衷考虑。另外,多小区之间可根据话务量3、频率规划简单用户按不同的序列码区分,所以不相同CDMA载波可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网络规划灵活,扩展简单。4、建网成本低CDMA技术通过在每个蜂窝的每个部分使用相同的频率,简化了整个系统的规划,在不降低话务量的情况下减少所需站点的数量从而降低部署和操作成本。CDMA网络覆盖范围大,系统容量高,所需基站少,降低了建网成本。扩展资料:发展方向CDMA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在2G阶段,CDMA增强型IS95A与GSM在技术体制上处于同一代产品,提供大致相同的业务。但CDMA技术有其独到之处,在通话质量好、掉话少、低辐射、健康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在2.5G阶段,CDMA20001XRTT与GPRS在技术上已有明显不同,在传输速率上1XRTT高于GPRS,在新业务承载上1XRTT比GPRS成熟,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的新业务。从2.5G向3G技术体制过渡上,CDMA20001.X向CDMA20003.X过渡比GPRS向WCDMA过渡更为平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码分多址
什么是软切换和硬切换,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这根粉色的线是切换软启动与硬启动的状态
软启动的电动车控制器在进行零起步的时候,频率是从零开始,慢慢的加速到额定的规定频率。整个电机在启动的过程中,是不存在任何冲击的转矩,起步过程比较平滑,车速慢慢提升,车子不会有发冲的感觉。
什么是硬切换什么是软切换
“SW”有多种含义,具体如下:1、停止等待协议:“SW”的全称为“stop-and-wait”,表示停止等待协议,停止等待协议是最简单但也是最基础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用于数据的可靠传输。2、重低音:“SW”的全称为“subwoofer”,表示重低音。
其它含义
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SW是25人团队副本太阳之井高地(The Sunwell )的英文缩写。
SW游戏里也是声望的意思。
SW是Star Wars(星球大战,著名系列电影)的缩写。
硬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的区别
第一,lte的切换都是硬切换 第二,无缝切换是指切换时候的业务停滞间隔很短,几乎忽略,无损是在无缝的基础上,对切换过程中漏传输的数据进行接续重传
软切换的缺点
软启动不切旁路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设置错误:软启动器或控制器的设置可能不正确,导致软启动器无法切换到旁路模式。可能是由于参数配置错误或操作失误导致的。
故障:软启动器本身可能存在故障,导致无法切换到旁路模式。可能是由于内部元件损坏、接触不良或电路故障等原因。
解决办法如下:
检查设置:仔细检查软启动器或控制器的设置,确保参数配置正确。参考设备的用户手册或联系制造商以获取正确的设置指导。
重启软启动器:尝试重新启动软启动器,有时故障可能是由于临时的错误状态导致的。断开软启动器的电源,等待片刻后重新连接电源,然后观察是否能够正常切换到旁路模式。
检查电路和连接:检查软启动器的电路和连接,确保没有松动、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检查电源线、控制线、旁路线等连接部分,并确保它们牢固连接并正常工作。他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故障排除和修复,或提供更准确的解决方案。
在进行任何维修或调整操作之前,务必断开软启动器的电源,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避免任何意外伤害或进一步的损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