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ct检查(ct怎么做呢)
如何做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应用于多种部位,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具体的检查流程如下:
1、患者持临床医生开具的CT检查申请单到CT室;
2、在CT室登记窗口编号划价,门诊患者请于交费处办理收费;住院患者由临床护士执行临床医嘱后在所在科室的登记处记账;
3、患者及陪同人员在候诊处等候检查,听叫号系统呼叫自身序号;
4、患者及家属配合技师摆放体位,完成CT检查。操作过程中,如需加扫或增强,检查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取得同意签字后执行,并按规定补办缴费手续;
6、在自助取片机上取检查结果报告;
7、返回临床医生处,继续进行诊疗。
ct怎么做呢
脑颅ct是临床开展的最广泛的一种CT检查,适合于各种病人,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一些多动症患者或婴儿是不能做的。检查时要用镇静剂,所以不利于这些人。病人仰卧在扫描床上,用仪器进行扫描头部,出现图像,等图像清晰后,才可以确定病情。
ct 怎么做
你的情况已经做了胸部ct了,当检查结果出来后,看是不是有异常再对症积极治疗,平时应该注意多喝水,多休息,不要吸烟,不要吃刺激辛辣的食物了。如果是检查没有异常的话,对症口服止咳药物就可以了,密切观察有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的。
做ct的方法
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局部组织或者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方法,通常称亨氏单位。
人体组织的ct值界限有2000个分度,上届界为骨的ct值是+1000亨氏,下界为空气的ct值是-1000亨氏,空气的密度是最低,基本上接近于-1000亨氏。其次是脂肪的组织,大概是负的几十亨氏,然后中间值是水和液体,ct值是零亨氏,再往后就是软组织、骨骼等。
根据软组织,骨骼的致密骨和疏松骨的成分不同 ,ct值从+20亨氏到+1000亨氏之间。所以ct值只是一个组织密度的一个大小变化,表示的是一个区域。
怎样做ct检查
CT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对患者的身体结构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计算机会将扫描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输出,由放射科医生出具诊断报告。CT检查可应用于全身任何部位,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等多个脏器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做ct应该怎么做
1. 急诊患者挂急诊号去急诊诊室就诊,开具CT检查申请单;
门诊患者挂门诊号后去相应门诊诊室就诊,开具CT检查申请单;
住院患者由主管医生开具CT检查申请单;
2. 急诊或门诊患者持CT检查申请单到收费处人工缴费或自助机自助缴费;
住院患者的CT检查申请需经过护士站确认执行医嘱。
3. 急诊患者,持CT检查申请单到影像科登记室登记(住院部一楼电梯对面),领取装片口袋;
门诊或住院患者,持CT检查申请单到影像科登记室登记(住院部一楼电梯对面)预约检查时间,换取CT检查预约单;
4. 急诊患者,持CT检查申请单和装片口袋在CT检查室门口等候检查(急诊患者优先检查);
门诊或住院患者,持CT检查预约单按预约时间到CT检查室门口按序等候检查(医生会根据预约顺序叫患者名字进入检查室,目前为分时段预约,每小时为一个单位,例如预约单上标注8点,表示8点至9点之间检查,特殊情况顺延);
5. 检查完成后,所有患者拿好随身物品离开CT检查室;
6. 关于领取CT胶片和CT诊断报告:
急诊患者可30分钟后,门诊患者需24小时后,去住院处一层自助取片机处扫描装片口袋条码,打印CT胶片和报告。
住院患者无需自取,有专人将胶片和报告送到相应病房。
做ct怎样做
现在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做完CT之后都是在公共服务大厅拿取报告以及打印影像的片子。以前都是到做检查那里取片子和取报告。现在大多数地区的条件都改善了。
ct报告单多久可以拿结果看情况而定。如果是急诊,一般在三十分钟左右拿结果。如果是普通ct平扫,一般在两个小时之内拿结果。如果是普通平扫加增强,一般在第二天拿结果。一些特殊部位的增强、cta特殊检查、视情况而定,可以根据本科室的病人数量、有无需要远程会诊,一般在3到5个工作日拿结果。
ct要怎么做
CT片子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制作出来的。在CT扫描过程中,患者被放置在圆形的扫描器中,扫描器会围绕患者旋转,同时向患者身体内部发射 X 射线,并记录扫描器内部探测到的 X 射线强度。
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计算机软件中,软件在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就可生成包括大量患者身体组织、器官和骨骼的横断面图像。医生可以通过这些图像来观察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用于诊断和治疗。
怎么去做ct
对于做CT来说是可以把手机带到检查室里面的,一般是不会影响检查结果的。但是如果是做肺部CT检查时,手机不要放在上衣的口袋里,因为手机里面还有电子元件以及金属器件在扫描的时候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那么医院的ct室肯定有专门放手机的地方,放那里存放一会就好。或者给家属放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