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和抹茶区别(煎茶和抹茶区别大吗)
煎茶和抹茶区别大吗
提起抹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因为日本的抹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抹茶食品也早就形成了产业,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到中国,导致很多人都认为抹茶是日本发展出来的食品,其实不然,抹茶早在中国唐朝时候就已经出现,日本的抹茶是通过遣唐使带回到日本,并得以独立的发展。
当然现在所谓的抹茶,都是说的茶粉,也就是宋朝的末茶,由于煎茶或者点茶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煎茶或者点茶的人都不多,但是把抹茶用于食品却是中国和日本都喜欢做的事情,衍生出了系列的抹茶产品,比如抹茶蛋糕、抹茶冰激凌、抹茶卡布奇诺等等系列的产品,已经蔚然成风,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大家在食用抹茶食品的时候,也能够了解抹茶的历史,发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最后又兴盛于中国。
煎茶和抹茶区别在哪
日本茶叶有:玉露,抹茶,煎茶,番茶,粉茶,焙茶,玄米茶。
玉露
作为日本茶中最高级的茶品,据说一百棵茶树里也有可能找不出一棵来生产玉露,可见对茶树要求之高。在发芽前20天,茶农就会搭起稻草,小心保护茶树的顶端,阻挡阳光,使得茶树能长出柔软的新芽。将嫩芽采下,以高温蒸汽杀青后,急速冷却,再揉成细长的茶叶。玉露的涩味较少,反而甘甜柔和,茶汤清澄,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抹茶
抹茶的栽培方式跟玉露一样,同样需要在茶芽生长期间将茶树遮盖起来,以防叶绿素流失,增加茶叶的滋味。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直接烘干,接着去除茶柄和茎,再以石臼碾磨成微小细腻的粉末。抹茶兼顾了喝茶与吃茶的好处,也常用作茶道,此外它浓郁的茶香味和青翠的颜色使得很多的日本料理、和果子都会以之作为添加的材料。
煎茶
是日本人最常喝的绿茶,产量约占日本茶的八成。采自茶树顶端的鲜嫩茶芽,首先以蒸气杀青,再揉成细卷状烘干而成。成茶挺拔如松针,好的煎茶色泽墨绿油亮,冲泡后却变得鲜嫩翠绿起来。茶味中带少许涩味,茶香清爽,回甘悠长。一般煎茶的蒸制时间约为30秒,超过30秒的叫做“深蒸煎茶”,茶叶中的苦涩味道会比一般煎茶少。
番茶
番茶用的是茶芽以下,叶子较大的部分。此外,除了春天采摘的新叶外,夏秋收采的所有茶叶,不论是茶芽还是较大的叶子,都只能叫做番茶。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在阳光下晒干或者是烘干,再将茎梗分拣出来。番茶的颜色较深,因为是大叶茶,茶味偏浓重,所含咖啡因比玉露少,不会影响睡眠。
粉茶
粉茶与抹茶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选择的茶芽就有不同,其次抹茶是经过石臼碾磨得来的细幼粉末,而粉茶则是制作煎茶时所剩余的茶叶碎,比起煎茶来,因为已经成粉末状,故而能更快地出味,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泡出味道浓郁的绿茶,但香气略微逊色于完整的茶叶。多用来做茶包,或平时的茶饮。
焙茶
又叫烘焙茶,番茶用大火炒,直至香味散发出来,这是唯一用火炒的日本绿茶。焙茶因为炒过,故茶叶呈褐色,苦涩味道已经去除,带有浓浓的烟熏味,暖暖的香气是适合寒冷天气的茶饮。但毕竟是绿茶,三泡过后香味已经走远,茶汤的滋味也转淡。因为焙茶容易浮在茶汤表面,建议用带有滤网的茶壶冲泡,方便饮用。
玄米茶
将糙米在锅中炒至足香,混入番茶或煎茶中,就是玄米茶了。冲泡的茶汤米香浓郁,而且一茶一米相映成辉,倒也有趣。在口味上有着炒米香,掩盖了些茶叶的苦味和涩味,而且喝着喝着还能品出爆米花的味道。很容易被人接受,也方便在家中自己制作,所以在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它都是很流行的茶饮。
抹茶煎茶是什么茶
1、抹茶拿铁的做法
食材:全脂牛奶450ml(如做一人份,可200ml左右即可)抹茶粉30g;糖浆30ml(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加或减少)。
2、方法
在杯子中倒入浓糖水或糖浆。在热锅里倒入全脂牛奶,小火烧至起泡。继续倒入抹茶粉,边倒入边搅拌。 烧好了之后倒入杯子中。
条件允许,就还可以动手拉个花,令口感更细腻柔滑。
3、抹茶的来源
国人最熟知的日本茶,大抵就是抹茶、玉露、煎茶等几种,其实这三种茶都是绿茶。抹茶和玉露相同,都必须在茶叶採收前一个月覆盖遮阳棚布以防日光照射,待新芽摘取下来后经过蒸菁等干燥程序,再以石臼磨成为极微小的粉末,即为抹茶,饮用时必须沖泡热水,并以竹制茶筅搅拌起泡,是为日本茶道精神的代表。而玉露在蒸菁后即加以揉捻、干燥,是一种具有海苔芳香的高级茶品。不加覆盖茶树使其接受充分日照,取其新芽经过蒸菁、揉捻、干燥的精选绿茶就是煎茶,较抹茶及玉露含有更多的单宁酸,但适度的涩味却使口感更加清爽。
抹茶又称为碾茶,在日本属于一种高级茶品,其颜色翠绿,因为是直接将茶叶细碾成粉末,所以喝的时候其实是连同茶渣也一起吃下去,因为採收前有加以覆盖避免日照,抑制了会产生涩味的单宁酸,在风味上具有海苔般的茶叶青味与苦味。但相同是以绿茶茶叶研磨而成的绿茶粉,因为茶树未经覆盖避日,再者研磨的颗粒较抹茶粗大,所以只能称之为「茶粉」,而非抹茶,颜色为黄褐色,亦可用来制作点心,但色泽与风味仍与抹茶大不相同。
煎茶与抹茶的区别
抹茶是以遮阳茶做的碾茶为原料,用茶叶超细粉机碾磨成的茶叶微粉就是抹茶,只要在加工过程中不要有高温过程,不要破坏颜色,不要二次污染,不要意外进入杂质,细都达到要求,都是尚好的抹茶。像日本的籔北,奥绿品种因本身颜色特别绿,如果再加上大棚遮阳,做出来的抹茶颜色滋味都会特别好,可以算是高档抹茶了。
抹茶的加工方法:古代主要是用石磨加
抹茶是以遮阳茶做的碾茶为原料,用茶叶超细粉机碾磨成的茶叶微粉就是抹茶,只要在加工过程中不要有高温过程,不要破坏颜色,不要二次污染,不要意外进入杂质,细都达到要求,都是尚好的抹茶。像日本的籔北,奥绿品种因本身颜色特别绿,如果再加上大棚遮阳,做出来的抹茶颜色滋味都会特别好,可以算是高档抹茶了。
抹茶的加工方法:古代主要是用石磨加工,现在日本基本上都用球磨抹茶机来加工抹茶。
注:碾茶是不同于煎茶的蒸青茶,主要工艺是:蒸汽杀青后直接进烘房(不可揉捻)连烘带烤,然后茎叶分离,分别二次烘干,得到的茶叶就是碾茶。
工,现在日本基本上都用球磨抹茶机来加工抹茶。
注:碾茶是不同于煎茶的蒸青茶,主要工艺是:蒸汽杀青后直接进烘房(不可揉捻)连烘带烤,然后茎叶分离,分别二次烘干,得到的茶叶就是碾茶。
抹茶道与煎茶道
茶娃是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源自中国。原称为“茶汤”(茶汤、茶の汤)。茶娃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茶娃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和果子)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煎茶和抹茶区别是什么
其实抹茶是绿茶的一种。抹茶是选取最新鲜的绿茶叶,经高温蒸汽,石磨碾磨,低温干燥而成。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和营养。早在唐朝,人们就发明了抹茶,也就是所谓的蒸青散茶当时称之为煎茶。
抹茶道和煎茶道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出 “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抹茶煎饼的做法
松软加拿大式煎饼 材料:
面粉125克,烘焙粉10克,牛奶235毫升,鸡蛋黄3只,鸡蛋白3只
做法:
1.用个中碗,将面粉和烘焙粉混合起来,然后混入牛奶和鸡蛋黄,搅拌均匀。
2.用个大的玻璃碗或金属制的碗,将鸡蛋白打高为止。然后将1/3的鸡蛋白加到面糊里,然后快速的将剩余的也打到面糊里搅拌均匀。
3.在煎锅或炒锅里放少许油,用中高火烧热。将1/4杯左右的量做为一个煎饼舀到煎锅上。将两边都煎黄趁热吃即可。 蔬菜煎饼 材料:
A.韩式煎饼粉200公克,水220公克,蛋60公克,B.洋葱20公克,高丽菜80公克,葱2根,红萝卜20公克,五花肉薄片5片,起司片5片,蛋5颗,美乃滋50公克,海苔粉30公克,好烧酱1瓶
做法:
1.洋葱、红萝卜去皮切细丝;高丽菜洗净切细丝;葱洗净切斜片状备用。
2.五花肉切小片;起司切小片备用。
3.将A材料的煎饼粉过筛后加入水和蛋搅拌均匀,静置松弛约20分钟备用。
4.将作法1加入作法3的面煳中拌匀备用。
5.取一平底锅,倒入沙拉油,油温热后,倒入作法4的面煳,在面煳上放入作法2的起司片及五花肉片,煎至肉质熟透且表面呈金黄颜色后起锅。
6.利用作法5锅中的余油,将5颗蛋打碎倒入平底锅中,将煎饼覆盖在蛋上煎至蛋熟即可熄火盛盘,最后挤上美乃滋、洒上海苔粉及淋上好烧酱即可食用。
玉米胡萝卜煎饼 材料:
胡萝卜0.5个,玉米2大匙,鸡蛋1个,玉米面粉适量,食盐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切成碎碎的小丁,在开水中稍稍淖过,沥干水份,再拌上少许食盐,腌五分钟左右(这个步骤,是为了让胡萝卜在入味的同时变得软身一些,这样在煎的时候不至于支愣在面皮里面)。
2.鸡蛋敲散,在碗中用力打至起泡后,加入适量玉米面粉,以及少许食盐,搅拌成略稀的面糊。
3.在鸡蛋面糊里倒入切好的胡萝卜西和玉米粒,搅拌均匀。
4.平底锅烧热,倒入几滴橄榄油或花生油,转动手柄,让油均匀地涂在锅面上。
5.把搅拌好的玉米胡萝卜面糊慢慢倒入平底锅,再次转动手柄,让面糊均匀地铺开,用中小火煎成两面熟透,即可。
煎饼蔬菜卷 材料:
煎饼3张,豆芽500克,蒜苗250克,鸡蛋1只,盐1小匙,鸡精1小匙,胡椒粉0.5小匙,糖0.5小匙
做法:
1.把豆芽、蒜苗洗净切段(也可添加些瘦肉丝)把鸡蛋打散
2.锅内倒少许油,把豆芽、蒜苗放入锅迅速翻炒,加少许盐、糖、鸡精出锅装盘~
3.拿一张煎饼,把炒好的蔬菜平铺在煎饼上,叠成一个大卷~
4.把蔬菜卷沾上鸡蛋液用平底锅两面煎成金黄色,切段即可~~
芝麻甜煎饼 材料:
鸡蛋一个,芝麻适量,面粉一杯,水适量,糖
做法:
1.把鸡蛋和面粉,水,搅拌成稀稀的糊状,(这样做出来的饼才会 软和薄)然后加入糖。
2.在锅里抹一层油,倒入一勺面糊,芝麻洒在面糊上,然后轻轻把锅拿起转两圈,就把面糊摊开成一张饼。等一面的面糊凝固后翻过来把另一面煎成黄色即可出锅。
东北煎饼盒子 做法:
1、豆芽、韭菜洗净,粉丝泡软,韭菜切段;
2、锅中油热后放入豆芽翻炒至稍稍变软;
3、放入泡软的粉丝,翻炒两分钟;
4、放少许五香粉调味,放入韭菜翻炒至稍稍变软,加鸡精、盐调味即成馅料;
5、煎饼对折,把菜料放入煎饼一侧码好;
6、将煎饼两边折过来,卷好即可;
7、锅中油热后,放入卷好的煎饼,中火两面煎至金黄即可。
提示:
1、煎饼是在外面买的现成的,一般家没有自己做这个的,在东北是很常见的食物。不是在东北的筒子如果买不到这个,也可以用油豆腐皮、鸡蛋皮或其他类的面皮代替,一样很美味哦;
2、我用的这个锅不是不粘的,容易粘锅,翻面的时候要稍放凉一会儿再翻,翻的时候用筷子和铲子配合,小心易易地翻就不会粘了,用不粘锅则没事儿;
3、菜里放粉丝可以吸引菜中的水份,避免出汤。
广岛风煎饼 材料:
广岛风日式煎饼面煳70g,柴鱼素适量,高丽菜丝100g,豆芽菜20g,青葱末适量,黄金珠适量,薄片五花肉50g,油面60g,蛋1颗,佐料:少许,煎饼酱汁适量,美乃滋少许,青海苔粉少许
做法:
1.油面与适量煎饼酱汁拌炒均匀备用。
2.平底锅加热后上一层薄油,取面煳50g倒入锅中,利用汤杓从中央以螺旋式向外扩成圆薄饼状。
3.将柴鱼素撒在作法2的面皮上,再依序叠上高丽菜丝、豆芽菜、黄金珠、青葱末,最后放上五花肉,并淋上剩余的面煳。
4.将作法1的炒面放在作法3的煎饼上,盖上锅盖焖煎一下,待薄饼可脱离平底锅时,即可卷起翻面。
5.在另一个平底锅上将蛋打入,用铲子戳破蛋黄煎成半熟状蛋皮,再将作法4的煎饼置于蛋皮上,翻面继续焖煎至表面上色酥脆。
6.盛起后涂上煎饼酱汁,加上美乃滋、青海苔粉、青葱末即完成。
基本厚煎饼 材料:200g面粉,1小匙苏打粉,1/2大匙发粉
A:3粒A蛋,加入50g幼糖,打散;1大匙蜜糖;150g鲜奶
B:50g溶化牛油
做法:
做法
1. 将面粉、苏打粉及发粉筛入大碗中。
2. 在粉料中间挖个洞,加入材料A,以同一方向拌匀成一浓稠光滑的面糊,加入B拌匀,过沥。
3. 烧热一个不粘平底镬,馅入2大匙面糊,让面糊自然塌下形成一个圆形,盖起以中小火煎至面糊凝结及金黄色。
4. 翻过另一面,继续煎至金黄色,便可盛起。
5. 趁热配上你所喜欢的面包抹酱或其他配料享用。
豆渣玉米面煎饼 材料:
豆渣适量,生鸡蛋2个,玉米面2大匙,熟芝麻1大匙,盐适量
做法:
1.把所有材料一齐放在大碗里,使劲儿搅成浓稠的豆渣玉米面糊。
2.平底锅烧热,倒入橄榄油少许(如果没有橄榄油,用花生油可以),把豆渣玉米面糊一坨一坨地舀到平底锅里(猪头说用“坨”这个词儿不雅,可我觉着特形象 ~~),上面再洒上一些芝麻粒,再用木铲把面坨坨~~ 压成扁扁的圆形,用中小火煎至两面皆熟,即可。
土豆煎饼 材料:
土豆2270克,去皮,洋葱1个,鸡蛋3只,打散,商场现卖的煎饼混合粉340克,盐10克,黑胡椒粉2克,植物油15毫升
做法:
1.将土豆和洋葱在食品加工器里搅拌均匀,然后将土豆,洋葱,鸡蛋,煎饼粉,盐和胡椒粉混合在一个大碗里。
2.将油在大锅里用中火烧热,将土豆混合物舀入锅里,像煎煎饼一样每面煎上3-4分钟即可。
红豆煎饼 材料:
面粉1杯,鸡蛋一个,牛奶1杯,红豆沙适量
做法:
1.和面糊用的原料。
2.将原料调匀成面糊。
3.案板上铺上保鲜膜,将红豆沙在保鲜膜上压平并弄成正方形。
4.加热油锅,将面糊倒入形成圆形,用小火慢煎,两面煎熟。
5.将方形的红豆沙放在圆煎饼中央。
6.将饼皮的四边往内折,形成正方形,两面煎至金黄。
7.将煎好的煎饼起锅切块即可。
鸡蛋奶煎饼 材料:
基本材料:蜂蜜,牛奶,鸡蛋,白糖,熟黑芝麻,面粉
做法:
以下用两人份早餐的量为参照:
⑴面粉150g,鸡蛋一只,鲜牛奶适量,调成稀糊状(类似煎饼摊那样的面糊,略稠);
⑵加入两匙蜂蜜,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白糖,搅匀;
⑶将平底锅烧热,放少量油,晃动锅让油均匀涂满锅底,待油烧热后用大勺放入面糊,将锅倾斜,让面糊流动,覆盖整个锅底;
⑷调小火加热,待面糊开始凝固时,均匀撒上黑芝麻,一面烙熟后小心翻个儿;
⑸两面煎成金黄色后即可出锅,根据个人习惯可以用刀分切成小块。
山药煎饼烧 材料:
面煳:100g,材料:1/2小匙,盐少许,高丽菜丝70g,草虾3尾,蛋1个,红姜丝15g,黄金珠适量,青葱末1大匙,山药泥100g,蛋白1/2个,青葱末少许,海苔丝少许,煎饼酱汁适量
做法:
1.将所有材料A与面煳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2.将所有材料B搅拌均匀备用。
3.平底锅加热后上一层薄油,将作法1的材料倒入铺平,撒上少许的柴鱼素,焖煎至表面上色酥脆。
4.将作法3的煎饼翻面后,先涂上煎饼酱汁,再均匀铺满作法2的山药泥,最后撒上海苔丝、青葱末即完成。
时蔬煎饼 材料:
大坂风面煳100g,五花肉薄片50g,四季豆20g,新鲜玉米粒20g,高丽菜丝80g,胡萝卜丝15g,蛋1颗,黄金珠适量,煎饼酱汁适量,柴鱼片少许,青葱末少许
做法:
1.热油锅,将薄片五花肉炒至变色,盛起备用。
2.四季豆、新鲜玉米粒汆烫一下,盛起备用。
3.将作法1、2的材料与高丽菜丝、胡萝卜丝、面煳一同混拌均匀后,加入蛋、黄金珠继续搅拌均匀。
4.平底锅加热后上一层薄油,倒入作法3的材料铺平,焖煎至表面上色酥脆。
5.翻面继续煎煮至表面上色酥脆后盛起,涂上煎饼酱汁,撒些柴鱼片、青葱末即完成。
紫薯煎饼 材料:
紫薯,面粉,鸡蛋,香油,葱花,盐
做法:
1.紫薯削皮洗净后,切成细条。<越细越好,容易熟>
2.鸡蛋磕入面粉里,加入少量盐,香油和葱花,再加适量水,加入紫薯条一起搅拌均匀成糊。
3.锅加热,倒适量油,倒进面糊,小火煎。
4.想紫薯快点熟,可以盖上锅盖小火慢煎。
5.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红豆抹茶煎饼 材料:
A.中筋面粉130公克,泡打粉4公克,小苏打粉2公克,B.鸡蛋1颗,细砂糖30公克,抹茶粉2公克,水150㏄,C.蜜红豆110公克
做法:
1.将材料A混合过筛,置入盆中,再加入所有材料B一起搅拌均匀,静置约15分钟,备用。
2.将蜜红豆加入作法1中拌匀,即为红豆抹茶面煳,备用。
3.取一平底锅加热,用纸巾涂抹上少许沙拉油,倒入作法2的红豆抹茶面煳,盖上锅盖用小火焖煎约3分钟,再翻面焖煎约2分钟,掀开锅盖再略煎至两面皆熟透、金黄酥松即可。
地瓜煎饼 材料:
地瓜泥300公克,山药泥200公克,低筋面粉50公克,蛋2颗,盐少许,细砂糖60公克
做法:
1.将地瓜泥与细砂糖一起拌匀;低筋面粉过筛,备用。
2.将山药泥加入蛋、盐一起拌打均匀后,加入作法1的地瓜泥,再加入作法1的低筋面粉一起拌匀成秾稠状备用。
3.取一平底锅烧热后,涂上薄薄的沙拉油,再放入适量的作法2,煎成金黄色略焦即可。
煎茶道和抹茶道区别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
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
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煎茶 抹茶
元气寿司的茶粉是绿茶粉。因为绿茶粉是一种特殊的日本茶,选用新鲜的茶叶进行烘焙和加工,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而元气寿司的茶粉在口感和味道上都具有绿茶粉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搭配日式料理,让人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正宗的日本茶文化。此外,绿茶粉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像是儿茶素、氨基酸等,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在茶道和料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