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外湿和内湿区别(什么是外湿和内湿)

2023-07-29 04:00:06西部百科1

什么是外湿和内湿

夏天就要到了,天气容易潮湿,这时候湿气最为活跃,而人恰恰是这时候身体最虚弱。很多人发现自己整天困乏无力,无精打采,早上起床困难,头晕脑胀,还频繁闹肚子,好像得了什么大病一样。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究竟身体哪里出现了毛病?湿气,多属于中医话术 是中医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

中医认为湿就是浊气在身为重浊之邪,阴气的象征,让人在很多地方都略感不适。其实湿气是人体水液代谢中的一种,正常情况下是人体内的水液是保持着稳定的,可当水液代谢失衡就出现了“湿气重”的表现。因此,湿可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就是由于自身体内的水液无法平衡,外湿则指外界的多雨或潮湿,从而对人体的不利影响。不论外湿还是内湿,但凡其常滞体内,就一定会阻遏气机、伤及阳气。中医有一句古话: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没有人能随便祛湿成功,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他们常年被湿气折磨,他们煲汤,熬粥,但是从来没有摆脱湿气的困扰。尤其在体内,一般来说,有这个黏腻、重浊、肿胀这几个特点。湿气呢,可表现为胸闷气短、腹胀、小便不畅、大便黏腻等。

什么是外湿和内湿气重

湿气可以以服用健脾祛湿的药物来进行调理,外治法可以采用中医的艾灸,拔罐的方法来排湿,如果是由于久居潮湿之地所导致的外湿入侵,不管什么原因所导致的湿气重,要注意改善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外湿和内湿有什么区别

湿是中医六大致病因素之一。由于疾病的不同部位,症状会有所不同。主要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的形成主要与体质和饮食习惯有关。一般见于脾虚者。脾胃功能差,导致脾运失,从而聚集湿气。其表现为舌苔较厚而油腻,肥胖、闷热、食欲差和大便黏性是外因所致。主要与生存环境或气候有关。

外湿与内湿的区别

1、热湿:热湿的原因,有的是夏季天气炎热而且多雨,空气中湿度较大,人体内的湿积留久了就会转化成热,还有的是因为阳热体质使得自身从阳化热与体内的湿气相结合形成湿热。

通常表现为经常感觉四肢沉重、在中午之后身体发热而且不会因为出汗而减轻症状;在皮肉部位表现为湿疹和疗疱;还有就是舌苔比较黄腻且口干口苦,大便黄、尿黄。

2、寒湿:一般寒湿是由于自身的阳虚体质造成的。寒湿很多人平时比较怕冷,喝热水的话会感到很舒服,舌苔大多比较薄且白而且还稍微有甜腻的感觉,口比较淡。

寒湿通常在经络、关节部位比较常见,这时候可以使用祛风湿通经络的药物来去湿,寒湿停留脏腑部位的话,可以选用入脏腑的药物来化湿或者使用燥湿药来化湿。

外湿和内湿的治疗

内热外湿主要是因为身体湿气比较大,应该主要用些除湿抗湿的方式来调理。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特别要戒除烟酒。多食祛湿的食物例如西瓜花茶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90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