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总烃和vocs区别(非甲烷总烃与voc的区别)
非甲烷总烃与voc的区别
VOC指的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是指在室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91Pa,常压下沸点小于260℃的有机化合物。
但是环保意义的角度来讲,是指指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出的非甲烷总烃类检出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类、芳烃类、烯烃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
VOC的污染源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煤、石油和天然气或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或原料的工业与它们有关的化学工业是挥发性有机物产生的三大重要来源。
非甲烷总烃与voc哪个大
非甲烷总烃计算过程
①非甲烷总体体积百分比
V非总=1.77%+0.3%+0.074%+0.075%+0.02%+0.051%+0.038% =2.328%
②非甲烷总烃的分子量
由天然气组分表可以看出,非甲烷总烃以C2、C3、IC4、NC4为主,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30、44、58、58,则非甲烷总烃的分子量可估算为:
(1.77%×30+0.3%×44+0.074%×58+0.075%×58)÷2.328% = 32.19
③全年非甲烷总烃排放量
V非排=618×104Nm3/a×2.328% ×0.5%=719.352Nm3/a=719352NL/a
M非排= (719352NL/a÷22.4NL/mol)×32.19g/mol =1033747.3g/a ≈ 1.03t/a
目前,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环评和环保验收中,非甲烷总烃(NMHC)都是必讨论、检测项目。但在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中,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缺失。本文就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进行分析。
非甲烷总烃与voc的区别是什么
确认现场是否存在被测气体。
2、通入氮气校准零点或在洁净空气中校准零点,校准完零点后,稍微观察一下,再无大的零点漂移后,再进行检测。
3、校准零点以后还检测不出被测气体,需要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
4、恢复出厂设置以后还检测不出来,需要再次通入氮气或在洁净空气中进行零点校准操作,校准完零点之后应观察是否不再发生大的零漂,零点确认无异常后再进行检测
非甲烷总烃和tvoc的区别
环境检测一般检测项目为以下:
水质检测
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工业冷却水、中央空调水、海水的—水温,臭,色度,浊度,酸度,碱度,透明度,总残渣,pH值,矿化度,总硬度,悬浮物,硫化物,电导率,全盐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砷,硒,总汞,铜,铅,镉,锌,银,铝,钡,六价铬,总铬,镍,铁,锰,钾,钠,钙,镁,溶解氧,氨氮(铵盐),凯氏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硝酸盐(氮)、硝酸根 ,硫酸盐,总氮,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总氰化物,氰化物,氯化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挥发性酚,石油类,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 等等。
空气废气
一般的废气有:发电机废气、食堂油烟、食堂火烟、焊焬废气、窑炉废气、 锅炉废气、金属废气、酸雾(盐酸、硫酸),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废气,恶臭,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锅炉烟尘,工业炉窑烟尘,烟气林格曼黑度,可吸入颗粒物,铬酸雾,氨,氟化物,,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恶 臭,臭 氧,二氧化硫,二硫化碳,一氧化碳,氨,氯化氢,氯气,酚类化合物,饮食业油烟,苯胺类,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醇,丙酮,丙烯醛,非甲烷总烃,总烃,丙烯醛,乙醛,氯化烯,硝基苯,甲烷,镍,镉,锡,硒 等等。
空气污染物
甲醛、氨、苯、氡、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工作场所废气
包括甲醛、粉尘、氨、苯系物等有机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铅、锡等金属、氯化氢等酸性物、土壤对PH值、水分、砷、铅、镉、铜、锌、汞、铬 等等。
固体弃物
土壤、底质和固体废弃物
固废物中的检测项目有:汞、铅、锌、铜、镉、镍、铍、钡 、砷、硒 、硼、磷、钼、氨、铵 、恶臭、COD、BOD、PH值、大肠菌、硫化氢 、悬浮物、氟化物 、氰化物、氯化物、多氯联苯、放射性核素、总铬/六价铬等等。
物理因素
环境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职业噪声、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气象条件(WBGT)、噪声、照度、Y射线、氡222Rn 等等。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游离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苯,甲苯和二甲苯、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 等等。
化学有害因素
铅及其化合物,汞,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铬酸盐,重铬酸盐,三价铬,氧化锌,磷化氢,氧化镁,氨基氰,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按Ba计),苯,苯胺,苯基醚(二苯醚),苯硫磷,苯乙烯,丙醇,丙酸,丙酮,丙烯醇,丙烯腈,丙烯醛,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酰胺,二甲苯(全部异构体),二甲苯胺,二硫化碳,1,2-二氯丙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炔,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二缩水甘油醚,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氯,二氧化碳,,乙醛,乙酸,乙酸丙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戊酯,乙酸乙烯酯,总尘,呼尘,游离二氧化硅,三氯甲烷,三氯乙醛,三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甲酚(全部异构体),甲醛,甲酸,磷酸二丁基苯酯,硫化氢,硫酸及三氧化硫,氯丙酮 等等。
以上环境检测是环境检测的项目,
百检检测会根据以上检测项目急相应检测标准进行检测的过程。全程依据检测标准来进行检测。专业性检测只为放心。
非甲烷总烃和vocs
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中国1997年实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规定了33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无机气态污染物9项、颗粒物3项、金属及其化合物6项、有机气态污染物14项,并设置了非甲烷总烃综合控制指标。
非甲烷总烃与voc有啥区别
国标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范围:“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内的汽油储罐及发油过程油气排放控制按本标准规定执行。排放标准为非甲烷总烃≤120mg/m3,回收效率≥95%。” 国标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 国标gb50759-2012《油品装载油气回收设计规范》国标gb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储油库和加油站排放标准为:“ 非甲烷总烃≤25g/m3,回收效率≥95%。 苯类排放执行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排放的尾气中苯的浓度不得高于12g/m3, 甲苯的浓度不得高于40g/m3, 二甲苯的浓度不得高于70g/m3。
非甲烷总烃和vocs的关系
"voc在线监测系统验收规范" 的答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1. 是的,"voc在线监测系统验收规范"是存在的。
这是因为监测系统验收规范是为了确保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线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标准。
2. "voc在线监测系统验收规范"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监测系统的技术指标、数据准确性、校准和验证要求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这些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的有效性,以便对环境中的VOC排放进行准确监测和控制。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规范内容可能因国家、地区或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在特定情况下,严格按照相应的"voc在线监测系统验收规范"来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非甲烷总烃与voc的区别在哪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普通意义上的VOC就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
定义种类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例如,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有关色漆和清漆通用术语的国际标准ISO 4618/1-1998和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VOC的定义是,原则上,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同时,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在测定VOC含量时,又做了一个限定,即在通常压力条件下,沸点或初馏点低于或等于250℃的任何有机化合物。
巴斯夫公司则认为,最方便和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沸点来界定哪些物质属于VOC,而最普遍的共识认为VOC是指那些沸点等于或低于250℃的化学物质。所以沸点超过250℃的那些物质不归入VOC的范畴,往往被称为增塑剂。
这些定义有相同之处,但也各有侧重
如美国的定义,对沸点初馏点不作限定,强调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就叫作豁免溶剂,如丙酮、四氯乙烷等。而世界卫生组织和巴斯夫则对沸点或初馏点作限定,不管其是否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国际标准ISO 4618/1-1998和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沸点初馏点不作限定,也不管是否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只强调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挥发。
可将这些VOC的定义分为二类
一类是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
另一类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也就是说,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非常明显,从环保意义上说,挥发和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这两点是十分重要的。不挥发或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就不构成危害。这也就是欧洲将溶剂按光化臭氧产生潜力来分类的原因。
危害
VOC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家庭装饰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涂料是室内VOC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各国都对涂料等装饰装修材料中的VOC含量做了限制。
非甲烷总烃与voc的区别是
非甲烷总烃的定义
非甲烷总烃(NmHc),又称非甲烷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定义为: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烃类物质在通常条件下,除甲烷外多以液态或固态存在,并依据其分子量大小和结构形式的差别具有不同的蒸气压,因而作为大气污染物的非甲烷总烃,实际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烃类物质。烃类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其具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视单体组成及浓度而定。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T38-1999)中的定义为:指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在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非甲烷总烃,是对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
1)TVOCs的定义和范畴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又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将其定义为: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我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VOC含量的定义是:涂料中总挥发物含量扣减水分含量,即为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R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447-2007)定义为:在20℃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等于0.01kPa,或者特定适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0美国ASTM D 3960-98标准将其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总之,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和非甲烷总烃(NmHc)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一致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所涵盖的范畴大于非甲烷总烃。通常认为,沸点高于260℃的化合物的挥发排放速率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考虑在20℃条件下蒸气压的下限(0.01kpa)是可以的,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各种定义差别不大,也就可简明统一为:熔点低于室温而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3)因此,苯系物既属于非甲烷总烃类,又属于TVOCs类,但在环评中必须注意:
一是在现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针对排气筒排放废气中的VOCs以及厂界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和几种特定的单项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作为控制指标;针对包括逸散性排放在内的VOCs总量排放控制,以单位产品向环境中排放的有机溶剂质量作为控制指标。
二是苯系物与非甲烷总烃的异同。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隶属于非甲烷总烃类,在污染源强分析、污染源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等过程中,单独关注并评价苯系物环境影响的同时,应注意二者的相互关系。
以上资料汇总自<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非甲烷总烃和vocs的区别
VOCs非甲烷总烃排放的标准有如下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0-2007)
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1-2001)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2-2007)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5-2010)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2-2011)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
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2012)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
烧碱、聚氯乙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4-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
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0981-2020)
非甲烷总烃和voc关系
VOCs去除量计算可分为实测法和公式法两种进行。优先选择实测法计算VOCs去除量, 无法获取实测数据的情况下,采用公式法或者环保部门、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 算。
按相关规定监测方法开展排气筒排放测试,以污染物处理设施进、出口VOCs(或者非 甲烷总烃)排放量的手工监测数据、通过有效性审核的在线监测数据、监督监测数据作为认 定依据,如公式6-1。 n E去除E(公式6-1) 去除 ,i i1 式中: E去除:污染治理设施的VOCs去除量,千克;
E去除i:污染治理设施i的VOCs去除量,千克。 E去除,i(C进口,i-C出口,i)Qt(公式6-2) ii 式中: E去除,i:污染处理设施i的VOCs去除量,千克; C进口,i:污染处理设备i进口的VOCs排放浓度,千克/立方米; C出口,i:污染处理设备i出口的VOCs排放浓度千克/立方米;
Qi:污染处理设备i的烟气量,立方米/小时; ti:全年生产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