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和曲牌名区别(词牌名和曲牌名区别大吗)
词牌名和曲牌名区别大吗
一、词牌名和曲牌名的区别
①定义不同。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
②字数不同。词牌名的字数都是固定的,而同一曲牌名的字数则可以适当的进行增减。
③词、曲的韵不同。词的韵脚相对于曲而言通常都比较稀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曲的韵脚会更加密集,很多曲都是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④种类不同。词牌名有十六字令、揭练子、忆江南、忆王孙、调笑令、如梦令、南歌子、谢池春等五十一种参考格律,曲牌名分为黄钟宫、正宫、仙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等十四种种类。
二、什么是词牌名和曲牌名?
①词牌名: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常见的词牌名有忆江南、如梦令、浣溪沙、菩萨蛮、卜算子、清平乐、采桑子、一剪梅、沁园春、水调歌头等等。
②曲牌名:
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常见的曲牌名有:木兰花、 糖多令、 于飞乐 、青玉案、醉花阴 、喜迁莺、醉乡春、念奴娇、黄莺儿 、踏莎行、南乡子、梅花引。”
词牌名和曲牌名是什么意思
词牌名与曲牌名的区别:
1、曲有衬字,某些曲牌还可增减字句;词的字数有一定,这是曲与词最重要的区别。
2、北曲无入声,入声已入派“三声”,以平、上、去、分平仄,有些曲牌不仅要分平仄,还要分“上、去”声;词以“平、上、去、入”分平仄个别词牌如《满江红》只能用入声押韵。
3、曲的韵脚密,甚至句句押韵,平仄互押常见,且一韵到底;词的韵脚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
4、曲牌可叠用,不同的曲牌还可连用,如“带过曲”“套曲”;词牌只能单用。
5、从语言上看,曲十分口语化,通俗清新,甚至曲牌的名称都非常俗;词比较典雅庄重。
词牌名和曲牌名是一样的吗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追问: 你没回答我另一个问题。。回答: 呵呵,第二个问题是当然不可以啦,曲牌,词牌都是分开的,写曲写词先有曲牌词牌,后面有的话就是标题,然后才是正文,曲牌词牌不可能弄合在一起写的。追问: 可能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是说:古诗题目前面的一定是词牌名后面的一定是曲牌名吗?回答: 可能我真的误解了你的意思了,是时间的前后 ,还是一首诗的前后;一首诗的前后就不用解释了,上面有了;如果说时间的先后, 词是随着燕乐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原名叫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由于词与一般诗歌不同,它要配合音乐,所以它在形式上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是每首词都有词牌名,又叫词调名。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以及用韵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改。 第二,一般词都分为几段。一段又叫一片。大多数词都是分为上、下两片,单片的词很少。片又叫做“阙”。后来也有人把一首词统称为一阙。 第三,句式长短不一。人们根据词句式上这个特点,又把词称之为长短句。 词最早产生于民间。清光绪年间在甘肃敦煌的一个石窟里发现了一批曲子词,这些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唐代民间词。 进入元代,由于曲子盛行,就是所谓的曲,那时作词的人不多。明代写词的人不少,但成就却不高。
词牌名和曲牌名有区别吗
区别是
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词牌名和曲牌名的来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词牌名是什么意思
1什么是词牌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2题目和词牌名有什么区别
词牌是一首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长短韵律.而题目则是一首词的题目,说明词的中心意思或者记述内容.
词牌和词牌名区别: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
词牌作为一种曲谱是可以唱的。有些曲谱一直流传到现在,有些则已失传。曲谱不同,词牌名也就不同。例如“念奴娇”“卜算子”“沁园春”“清平乐”都是词牌名,都属词牌这一大类。
词牌名与曲牌名的区别:
1、曲有衬字,某些曲牌还可增减字句;词的字数有一定,这是曲与词最重要的区别。
2、北曲无入声,入声已入派“三声”,以平、上、去、分平仄,有些曲牌不仅要分平仄,还要分“上、去”声;词以“平、上、去、入”分平仄个别词牌如《满江红》只能用入声押韵。
3、曲的韵脚密,甚至句句押韵,平仄互押常见,且一韵到底;词的韵脚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
4、曲牌可叠用,不同的曲牌还可连用,如“带过曲”“套曲”;词牌只能单用。
5、从语言上看,曲十分口语化,通俗清新,甚至曲牌的名称都非常俗;词比较典雅庄重。
词牌名与曲牌名有什么区别
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
(就象歌词一样) 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就象一首歌的音调。曲调名 就象现在的G大调拉。C调了等等) 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象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常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词牌名和曲牌名区别大吗怎么读
宋词和词牌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宋词是指唐宋时期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而词牌名则是对宋词中所采用的韵律格律的命名。也就是说,宋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而词牌名则是文学作品使用的一种诗歌音乐形式。
同样,曲牌名也是一种音乐形式的名称。曲牌名是指定了曲调和节奏的传统音乐形式,常出现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的歌曲、器乐、舞蹈和戏曲演出中。曲牌名一般是由词牌名和曲调的名称组成的,用来指示演唱或演奏时所需的曲调和节奏。常见的古典曲牌名有《清平乐》、《阳关三叠》、《钗头凤》等。
因此,宋词和词牌名、曲牌名并不相同,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各自在文学或音乐方面都具有独立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词牌名和曲牌名区别大吗知乎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词牌名与曲牌名一样吗
1、定义不同。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
2、字数不同。词牌名的字数都是固定的,而同一曲牌名的字数则可以适当的进行增减。
3、词、曲的韵不同。词的韵脚相对于曲而言通常都比较稀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曲的韵脚会更加密集,很多曲都是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4、种类不同。词牌名有十六字令、揭练子、忆江南、忆王孙、调笑令、如梦令、南歌子、谢池春等五十一种参考格律,曲牌名分为黄钟宫、正宫、仙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等十四种种类。
词牌名和曲牌名都有哪些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曲牌是曲调调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