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数西算 > 正文内容

嘉州海棠 (嘉州海棠镇历史)

2023-08-26 05:08:58东数西算1

一首新歌中结尾的一句,是“归来静待海棠香”。

歌曲写的是起源于四川乐山的峨眉武术,武术与海棠有何关系?原来,乐山自古又有海棠香国的别称。

嘉州海棠 (嘉州海棠镇历史)

这就很奇怪了,海棠花固然很美,但却是没有香味的。

老辈子有句话说的是,“世上有三恨,一恨鲥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可见俗语中就有“海棠无香”的说法。而现代花卉农业专家也有明确的解释。花卉园艺师、农学学士刘慧琳说,鲜花都需要昆虫授粉,一般都是依靠香味和蜜腺、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海棠花有蜜腺,色泽艳丽,但没有香味。

那么,歌曲里的“海棠香”和乐山的“海棠香国”称谓是否文学艺术的美化呢?

乐山海棠花 罗莉摄影

唐代当过宰相的地理学家贾耽,在他的《百花谱》中写道,“海棠无香,唯蜀中嘉州者有香,其木合抱”;同为唐人的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中也说,“嘉州海棠,色香并胜”;与段少卿同时代的唐代乐山一把手嘉州刺史薛能还有一首《海棠》诗,“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到了明朝,更多人对乐山的海棠香有明确记载。明代书法家陆应阳在《广舆记》里也写道,“海棠,嘉州出者香”;和陆先生同时代的湖广按察使张所望也在《阅耕余录》中说,“蜀嘉定州海棠有香,独异他处”;明代藏书家曹学佺在《蜀中广记》中也说,“海棠有色无香,唯蜀之嘉州者有香”;当过乐山一把手大领导的明嘉定州知州袁子让则在《游凌云和岑嘉州韵》一诗中写道。“异香棠蓓蕾,晚吹竹萧飕”,甚至还写了一篇《香国海棠赋》。

乐山是什么时候开始栽种海棠的,“海棠香国”四个字的确切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共四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十分广泛。海棠花姿潇洒,怒放似锦,自古以来就有“花仙”、“贵妃与“国艳”的美誉。

追溯海棠花的起源,其实找不到准确的文献记载,笔者在翻阅历史资料中发现,海棠被文艺作品大量描绘是在唐宋时期。除了前文说的段成式和薛能,宋代陆游有“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的诗句;同是宋人的刘子翠则写道,“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而宋代的名画《海棠蛱蝶图》也是以海棠为主题的。

海棠蛱蝶图

然而,除了乐山的海棠,历代人都没有提到海棠的香味,只有描写乐山海棠时,才有“味道”。直到清代康熙年间的翰林编修方象瑛,还在《使蜀日记》中写道,“汉嘉海棠实香,州守为余言,气似兰云”。

海棠香国四个字的正式官方提法,是出现在明代万历39年(1611年)编成的《嘉定州志》里,“州治枕海棠山,接高标之脉。甘棠楼,知州钟振题‘海棠香国’于此。”钟振字玉甫,广西合浦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按《嘉定州志》所载,当时城中有甘棠楼一座(有考证说即今天的乐山桂花楼,位于海棠湾附近),上有匾额,由钟振题“海棠香国”四字。

海棠香国 郭志全绘画

现在乐山嘉州绿心公园里海棠成荫,每年应季而开,繁花似锦,但有没有香味呢?

说实话,是没有香味的。有香味的乐山海棠,属于西府海棠的一支。事实上西府海棠本身也没有香味,而乐山的香海棠,应是西府海棠的一个变种。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已经说,“那有香的海棠在现在已经是绝了种了,木本的有香海棠,我本没有看见过”。

嘉州绿心海棠花

不过,毋庸置疑,香海棠在乐山历史上肯定是有的,直至清代依然存在,只是到了郭老小时候就没了。这个“没了”,也许只是城市里失去了香海棠的踪迹,在乐山的边远山区是否还存在有香海棠呢?假如能够找到的话,通过现代农业技术,能否复原香海棠?笔者认为,这是肯定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92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