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魏国夫人贺兰氏 (北魏贺兰夫人)

2023-08-31 08:48:58西部百科1

都说武则天能成为一代女皇,必然是心狠手辣,方能在男人当权的世界里左冲右突,一路开挂,登顶权利的高峰。因此,很多人对武则天因争宠而害死自己的姐姐——韩国夫人,以及韩国夫人之女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女——魏国夫人,而深信不疑。但究竟事实如何,两人的身亡又有何内情呢?也许,这还要归咎于高宗皇帝和三个女人的爱恨情仇之上。

魏国夫人贺兰氏 (北魏贺兰夫人)

后宫斗罢皇后、淑妃,前堂争取朝臣支持,武氏媚娘终于登上皇后宝座

在前面一篇文章里,也讲过武媚娘在后宫这场没有硝烟的血色斗争中,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又生死存亡的重大时刻,方才一路披荆斩棘,将颜值姣好、出身世家的王皇后斗下皇后的宝座,又将同样出身贵族又受尽皇帝多年宠爱的萧淑妃斗下战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作者的上一篇文章《颜值出众的王皇后,和出身良好的萧淑妃,为何斗不过区区武媚娘》。

后宫沉浮还不够,前堂之上,朝臣们的反对也不能等闲视之。比如掌握兵权的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比如受李世民所托辅佐高宗皇帝的国舅爷长孙无忌,他们个个都在朝堂之上享有极高的威望,一句话就足以影响百官意向甚至皇帝的主张。

于是,此时一心立媚娘为后的高宗皇帝李治,就和这位未来的皇后一起,去探了李勣的口风,得知李勣原来并不想过问皇帝的家事,他俩总算松了一口气。朝中,武则天一派的许敬宗和李义府,也拿“此事是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的辞令来说话,最终事情的走向还是向着利于武媚娘的方向去了,朝中大臣们也纷纷看清形势,倒向立武媚娘为后。

而一纸诏书,又把武媚娘曾为先帝才人、一女共伺二夫这件事,说成了太宗皇帝见媚娘优秀方才赐予李治,这背景一下子就被镀了金,且合理化了。《资治通鉴》中有对这份诏书的记叙。

“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壸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倾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资治通鉴》

至此,武氏媚娘终于成功踏平了后宫和朝堂的波谲云诡,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武媚娘的姐姐——韩国夫人之死

韩国夫人武顺,乃太原寿阳人,她的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母亲是荣国夫人杨氏,她是武则天的同母姐姐。武顺后来嫁与贺兰越石,生了两个孩子,儿子叫贺兰敏之,女儿叫贺兰氏。贺兰越石死了以后,武顺守寡,闺中寂寞,而因为妹妹武则天在宫中贵为皇后,十分受宠,所以武顺也得以顺理成章地进入皇宫,与妹妹媚娘为伴。武顺和自己的女儿贺兰氏,一个温婉可人,一个年轻靓丽,都深得皇帝李治的喜爱,皇帝因此封武顺为韩国夫人,后来封其女儿贺兰氏为魏国夫人。

不过男人多是花心的,更何况是坐享三宫六院的皇帝。李治难熬宫中寂寞,看上了皇后媚娘的姐姐——韩国夫人。二人不敢在武后面前卿卿我我,却经常偷偷地相聚,享受男欢女爱的春宵时刻。

武后耳目此时已经遍布宫中,当然早就知道这件事。但因为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繁忙,又因碍于自己姐姐的情面而不得决断。

在宋可书的《武则天传》中,说有一次,武后借机“探班”皇帝住处,捉到两人在床,扬长而去,事后武后故意表现得云淡风轻,但韩国夫人因惊吓而生病卧床,高宗皇帝也不敢经常前去探望。

有一次,武后探病时对面色憔悴的韩国夫人附耳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念在你是我我姐姐的份上,我早就让你死了。”韩国夫人就此更受惊吓,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了。

但在《新唐武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传》中,对韩国夫人之死则轻描淡写,只说:“韩国出入禁中,一女国姝,帝皆宠之。韩国卒,女封魏国夫人”,应该说,韩国夫人之死多半是被武则天吓死的,当然也有一个原因,是她自己没有看清形势,也不了解自己的妹妹,古来不乏姐妹共伺皇帝龙榻之上的,但自己的妹妹武媚娘,却是一个在感情上强势、在权力上独霸的女人,岂能容得姐姐酣睡自己夫君之侧呢?!

武媚娘的侄女——魏国夫人之死

韩国夫人已逝,留下孤女贺兰氏,被封为魏国夫人。可以想见,贺兰氏比起皇后武媚娘,定然更加年轻漂亮,又加上其母的风姿神韵,必然是个娇媚可人的女子,又能歌善舞,颇具一格,怎能不获皇帝的喜爱。在刘晓庆版的《武则天》里,形容贺兰氏颇有武媚娘年轻时的风姿,长得与武媚娘有些相似,但又比武媚娘更为年轻动人。

但“鹤立鸡群”有如“树大招风”,贺兰氏这样出众,又置自己的姑母于何处呢?以武则天的性格和抱负,自然不会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新唐武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传》和《资治通鉴》中对魏国夫人之死皆有记载。可以看出,在国宴中,武则天借助对自己向来有意见的两个哥哥,武惟良和武怀运献来的吃食,在其中投毒,并赐予魏国夫人贺兰氏,贺兰氏吃了这些食物就被毒死了。而武惟良和武怀运则做了这次投毒事件的替死鬼,被改姓为“蝮”,意思是有蝮蛇般的狠毒心肠。

所以说,魏国夫人贺兰氏的死,多半是武则天亲自命人毒死,并将罪过推到了本就有家族矛盾的两个兄长身上,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据《资治通鉴》记载:“会惟良、怀运兴诸州刺史诣泰山朝觐,从至京师,惟良等献食。后密置毒醢中,使魏国食之,暴卒,因归罪于惟良、怀运,丁未,诛之,改其姓为蝮氏。”

结语:

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母女二人的惨死,应该说都是拜武则天所赐,一个多半是被武则天吓死,一个多半是被武则天毒死。但她们二人自己眼界的狭隘、对形势判断和对人心揣度的不够、对皇帝、皇后的了解不足等,也都是造成这一悲剧的诱因。历史的车轮缓缓轧过,那些车辙下的亡魂和他们的往事,都留予后人评说。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93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