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和税收区别(财政与税收区别)
财政与税收区别
这四个词有相同点,也有差异。
相同点:都和“财”相关,都与资金、资产和资本相关。
不同点:
财政:财政是指政府的国民收入和支出。它是国家各项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其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国债,支出主要有社会消费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支出。
财经:通常与政治经济学相联系,指财政、金融、经济,比财政范围要广。一般涉及政策和制度的研究。如财经政策、财经研究或财政新闻等。
财会:通常是指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是会计核算,也俗称为“会计 ”。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某种意义上,有时候也等同于“财会”,但我觉得财务的范围比财会要广,包括企业的一切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相关的活动,涉及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税务、资金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和分析,通常偏重于分析和管理。
财政与税收作用
第一,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科教文卫都属于事业单位,他们或者没有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有限,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
第四,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财政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分配进行着广泛的调节,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雄厚的财政实力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巩固国家政权,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税收和财政政策关系
费是指罚款罚金和刑法没收的财产。 财政收入中的税利债费:
1、税是指税收;
2、利是指国有企业的利润收入;
3、债是指国债;
4、费是指罚款罚金和刑法没收的财产。
财政与税收区别在哪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
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财政学(第2版)》以中国公共财政的制度创新为背景,结合国际视角,将财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相结合,重点讨论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支出增长与控制、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等内容。
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是什么?
一、财政收入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我国在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二、国税、地税部门、海关均是征税部门,其中: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增值税由海关征收或代征;中央税由国税征收,地方税由地税征收,共享税种中的增值税、部分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等税种由国税征收,部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由地税征收。
三、各税种在中央、地方的分成比例具体为:
(一)中央全额: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地方全额: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
(三)中央地方共享税:
1、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
3、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按60%与40%比例共享。
4、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中央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
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中央。
6、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
7、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
财政与税收的区别
财政学和税务区别: 财政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所以财政学专业中包含着一些税务专业的知识,税务专业的专业性较强。财政学相对于税务专业而言,理论性较强。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财政学专业基础理论学科。税务: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是社会需求增长较快的一个新设专业,它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以及分析企业税务发展战略的能力。该专业是大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新设立的。财政与税收区别是什么
1、预算收入:预算收入是指在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到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从来源上来看,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人等。
2、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不通过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不通过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主要是:(1)纳入地方财政的预算外收入。如工商税附加、工商所得税及其他一些税收的附加收入;地方集中的更新改造资金收入、公产公房租赁收入等。(2)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如公路养路费、航道维护费、育林基金、城市园林收入、社会福利收入、文教、卫生、广播、科研收入等。(3) 全民所有制企业掌握的企业专项基金收入。如企业更新改造资金等。
3、预算内收入: 所谓“预算内收入”主要是指国家以行政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取得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包括各种税收以及一小部分行政事业性经常性收入,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所得的资本性收入。扩展资料一般预算收入缴库方式(1)就地缴库。由基层缴库单位(缴款人)按征收机关规定的缴款期限,直接向当地国库或国库经收处缴纳;(2)集中缴库。由基层缴款单位将应缴的预算收入通过银行汇解到上级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汇总后按征收机关规定的缴款期限向国库或国库经收处缴纳;(3)自缴自汇。由缴款单位直接向基层税务机关、海关缴纳税款,由税务机关、海关将所收的款项汇总缴国库或国库经收处。国库收到预算收入后,按照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级次和收入划分,将入库款项分别划解入各级国库。
财政与税收关系
从专业区分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实质上是有一定的重叠部分。
财政(Public Finance):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没有特别严谨的分类,比如:国家财政税收xxx、某某公司的财政今年创收、球队财政不得支撑购买球员、家庭财政出现了问题等等。我们发现,我们在生活总把finance(金融、财务)和Public Finance(财政)所混淆。就楼主的问题来看,所指的财政应该是财政学(PF),更准确来说是国家财政。
国家在以国家控制力作为主要经济调控手段的国家显得更加重要,考虑到我国早期实行苏联专科制的学科建设,我国的财政体系大都以人大、厦大、以及各类财经学院等高校的毕业生形成财政官员体系,因此财政学科得到了发展。
税收(Tax):说到税收一定离不开两门专业:法律、会计。税收学是一门系统地反映税收理论、政策、制度和管理内容的学科,也是我国财经类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在税收理论方面,尽可能按市场经济下规范的税收理论方法分析税收问题;在税收政策方面,根据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以及法律制度的细化,充实了税法制度内容;从企业纳税和筹划考虑,融入了部分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楼主所提的税收应该是财税下的税收,属于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财政局和税务局正在进行彻底的改革,这些决策实际上是由czb决定的。
还有,我国的税收是一个热点话题,包括:营改增、遗产税、国税地税改革等等,面领着众多挑战,是值得研究和分析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两者之间关系:财政是税收的目的,税收是财政的根本。
不存在说哪个专业更好,想做好财政必须要精通税收,反之亦然。
但是,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必须要熟悉经济知识,知晓经济规律。
财政与税收属于哪个门类
国家财政收入除了税收之外还有:
1、国家机关的各项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例如工商管理费等等等,各级财政部门就有“非税收收入管理局”这一机构负责这项收入。
2、国有企业的利润,例如:烟草、电力等垄断行业的利润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现在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此块收入。
3、发行国库券。
4、其他收入,例如企业、个人的捐款,国际组织和别国政府的援助(例如解放初期苏联对我国的无偿援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