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与鞭笋区别(冬笋与鞭笋区别是什么)
冬笋与鞭笋区别是什么
在长江流域的笋用竹主要是刚竹属的毛竹、早竹、哺鸡竹、红哺鸡、白哺鸡、花哺鸡、尖头青竹、高节竹和石竹等。在珠江流域和福建台湾等省栽培的是慈竹属的麻竹、绿竹、吊丝丹竹、大头典竹等。
(1)毛竹也叫江南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竹秆高10-13米,横径10-14厘米,竹壁厚,质坚韧,用途广。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以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最好,笋壳底色淡黄,单个重1-1.5公斤。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色泽变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称为“毛笋”,单个重2-5公斤。冬季可挖取冬笋,笋体略呈纺锤形,单个重0.25-0.75公斤,肉质细嫩,夏秋间可采掘鞭笋,笋体细长,单个重0.1-0.2公斤,亩产春笋750-1000公斤,冬笋和鞭笋50-100公斤。
(2)早竹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紫头红从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笋,笋壳淡紫,有褐色斑点和小斑块,笋长15-20厘米,基都粗约3厘米,单个重约0.1公斤。芦头青笋壳淡青带紫,有深紫褐色斑点和斑块,笋长约33厘米,基部粗3厘米,单个重0.15-0.2公斤,出笋日期比紫头红迟约半个月,持续期也较短。亩产春笋500-750公斤,夏秋间可采收鞭笋。
(3)红哺鸡笋也叫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褐红,有黑色斑点和小斑块,中央约1/3青色带紫,笋长33厘米左右,基部粗3-5厘米,单个重0.25-0.3公斤,亩产春笋200-250公斤。
(4)尖头青笋产于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横径3-4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青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青紫色,两侧青色,笋长33-40厘米,粗4-4.6厘米,单个重0.2-0.35公斤,肉厚味美。亩产春笋200-300公斤。
(5)麻竹也叫甜竹、大叶乌竹。竹秆丛生,高20-23米,横径10-20厘米,出笋期5-11月,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有暗紫色毛。笋长约26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1公斤,大的3-4公斤,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亩产1000-1500公斤。
(6)绿竹产于浙江温州,叫“马蹄笋”。竹秆丛生,高6-10米,横径4-8厘米。出笋期5-10月,笋壳淡绿带黑,平滑无毛。笋短圆锥形,向一侧弯曲,长16-20厘米,基部粗6-8厘米,单个重0.15-0.6公斤,肉质细嫩,滋味鲜美,亩产约500公斤。
(7)吊丝丹竹产于珠江流域,竹杠丛生,高约10米,横径4.0-6厘米,出笋期5-11月,7-8月为盛期。笋壳黄色带青、有毛,笋圆锥形,长40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0.5—1.5公斤,肉嫩质优。亩产500-600公斤。
冬笋与鞭笋区别是什么意思
竹笋好吃
竹笋口感独特,有清脆的,有嚼劲十足的。味道鲜美,深受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是同是竹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时节、不同做法,乃至采集时间不同、采集后被送上餐桌的时间不同,每一点细微的差别都能够影响食用的口感和风味
鞭笋又称鞭梢、笋鞭、边笋,是各类食用竹类夏季和秋季生长的竹鞭梢。产季为每年6月到10月,笋型细长,状如马鞭,因而得名。鞭笋味道鲜美,但产量极低
冬笋与鞭笋区别是什么图片
1、特点不同
竹笋的皮和肉紧紧地包在一起,感觉很可靠,但鞭笋不同。它的皮肤与竹笋不相连,但有一些松弛的地方可以用。
2、味道区别
竹笋比鞭笋甜多了,好吃多了。竹笋肉质更鲜嫩,味道更鲜美。
冬笋与鞭笋区别是什么呢
1、科属不同
芦笋时天门冬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可供蔬菜食用,它未出土是白色的,所以叫白笋,而出土后为绿色的,所以被称为绿笋。而竹笋我们比较熟悉,它是竹的幼芽,自古以来就被当做菜中珍品,是我国的传统美味佳肴,食用和栽培历史悠久。
2、外形不同
芦笋为直立草本,可高达1米,茎干平滑细长,外表颜色为绿色和白色,尾部带花。而竹笋可分为春笋、冬笋、鞭笋,春笋顾名思义是春天生长出,它也是细长的,但是外壳有一层笋叶,我们很多人都吃过。而相对于春笋而言,冬笋矮壮,外形为圆锥形,下大头小,我们很多人也吃过,好有一种笋鞭相当于竹子的根系,不会用来食用。
3、生长环境不同
芦笋一般生长在江苏、山东等地区,它不适合于南方生长,在北方生长的很好,所以南方比较罕见。而竹笋则适合生长在南方的竹林间,不适合生长在北方,因为南方的雨水充沛,往往在雨后,一夜之间,竹林就会生长出大大小小的竹笋。
4、营养价值不同
芦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富含叶酸和硒元素,还含有天门冬酸胺,可以治疗白血病。而竹笋富含纤维素,能降低人体多余的脂肪,还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能降低人体三高,但是硒元素的含量远远低于芦笋,而且不含叶酸。
5、功效区别
据现代医学研究芦笋具有抗癌、促进胎儿发育、消除疲劳、降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适合于孕妇人群。而竹笋具有清热化痰、开胃健脾、益气和胃的功效,适合于肥胖人群和便秘人群。
冬笋与竹鞭的关系
这里的根应该指的是竹鞭吧,我们挖竹笋时,把竹笋挖了,只要不把竹鞭挖断,竹鞭上面的笋芽还是会长出笋来的,竹鞭是一节一节的,每一节上都会有笋芽,当你把前面的竹笋挖了,后面的笋芽慢慢的长大后又是竹笋了,所以挖了竹笋,竹鞭留着还是会长笋的。
这里的根指的是竹笋的根,也就挖竹笋时把笋根了,但笋还没挖起来,这时如果不想挖了,留着笋还会不会长,个人认为只要没有把笋壳挖破了,只挖了一点笋根,笋头还在竹鞭上,把挖的土在填回去,笋还会长,如果是把笋壳挖破了,就是没挖了根也不会长了。
鞭笋和冬笋的区别
1.成长季节
冬笋是立春前还没有出土的南竹的幼笋,冬笋是冬天藏在土中的。竹笋是立春后已经在泥土面上冒尖或者全部出土的南竹的笋,是因为它是春天发芽出土的。因此,在山野之中,从生长时间上就可以分辨了。
2.采收上市时间
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采收毛竹的冬笋时间约在12月初至次年2月底,这时上市的笋叫“冬笋”采收竹笋时间约在3月初至4月底,这时上市笋叫“竹(春)笋”,采收夏笋(鞭笋)上市时间约在6月-10月。
3.笋衣颜色
由于冬笋是埋在土中不见阳光,所以冬笋笋衣呈黄色。而竹笋已破土而出接受了阳光,因此竹笋的笋衣呈褐黄色,笋尖呈深褐色,即便剥落几层里面笋衣也呈褐色。冬笋通身没有一点绿颜色,特别是笋尖是没有一丁儿绿色,只要一露尖,就是春笋了。
4.皮肉是否结实包裹
冬笋的外皮和笋肉是紧紧包在一起的,摸上去很实在,而竹笋则不同,它的皮与笋肉不相连,反而是有一些的松动,只要触摸,就可以察觉的到。
5.个头大小
冬笋的个头偏小一点,大部分都在三两左右,而竹笋笋体肥大,大多在半斤以上。
6.笋毛
竹笋表面的软毛非常的旺盛,而且笋皮上还有一些难以察觉的黑色条纹,整体颜色并不鲜亮,反而有一些发黑。冬笋这不相同,冬笋外观颜色则为一种漂亮的金黄色,没有任何的条纹束缚。如果您在购买的时候,笋毛被剥离,也是可以区分的。
竹鞭笋和冬笋哪个好吃
竹鞭笋是一种食用竹类植物,也叫做毛竹笋、麻竹笋,是从毛竹的茎部发育而来的嫩芽,常生长在竹林中。竹鞭笋呈淡绿色,肉质鲜嫩,口感清脆爽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在中国南方地区,竹鞭笋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常被用来烹制各种菜肴,如清炒竹笋、竹笋炒肉等,被誉为“山珍海味”。
冬笋鞭到底在竹的什么位置
鞭笋采收挖掘时间是7月至10月上旬,挖浅层鞭笋,留深层鞭笋,如遇干旱季要暂停采收。
鞭笋是夏天的竹笋,只在夏天才有,每年春天毛笋采收完毕,不久竹鞭萌发,新鞭先端幼嫩的部分即为鞭笋。因其难以采挖,加上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有“竹中人参”的美誉。
鞭笋是指从毛竹根部横向生长出来的竹鞭的幼嫩梢头,也就是地下茎的新芽,形态和竹笋相似,是一种应季的鲜美食材,是笋之中味道最鲜,最好的一种。
冬笋与竹鞭生长示意图
一、竹鞭节的侧面生着芽,有的发育成笋,有的发育为新鞭。一般一片竹林地上竹株分立,地下竹鞭则互相联成一体。
二、竹鞭起源于一株或者多株“竹树都“。竹鞭细长的地下茎横走于地底下土中。
三、毛竹林中鞭头出土而成鞭版竹是相当普遍的,而出土的竹弯曲入土变成竹鞭,再从其侧芽长出新鞭和竹笋,也有偶然出现。
四、一般竹鞭向竹子垂头相反的方向前行,可以利用工具敲打和摇摆竹子判定竹鞭相对竹子的方向来确定竹鞭走向。
冬笋,春笋,鞭笋的相同点
竹笋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竹子的嫩茎又称毛笋、毛竹笋等。竹笋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分为冬季采摘的冬笋、春季采摘的春笋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笋。其中又以冬笋的质量最佳,春笋次之,鞭笋最差。竹笋的营养价值相当丰富,它富含蛋白蛋、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B2以及磷、镁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成分,对人体非常有益。
竹笋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冬笋为毛竹冬季生于地下的嫩笋,白色,质嫩,味美;鞭笋为毛竹夏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状如马鞭,色白,质脆,味微苦而鲜.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笋誉为"蔬菜中第一品",认为肥羊嫩猪也比不上它.
据分析,每百克冬笋含蛋白质2.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8克,钙9毫克,磷222毫克,并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竹笋中所含的蛋白质比较丰富,人体所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另外,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食用竹笋,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促进排便,是理想的减肥佳蔬.
竹笋既为"山珍"在吃法上也不同于一般蔬菜.古人有训:"食笋譬如治药,得法则益人,反是则有损."因此竹笋从采收到烹调都有讲究.采笋时应避风日,以防其本变坚,肉变硬.加工时尽量不用刀削,因竹笋肉一遇铁往往会变硬,发死,存放时不宜去壳,以防失去清香的风味.另外,竹笋性属寒凉,又含较多的粗纤维和难容性草酸钙,所以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尿结石,肝硬变或慢性肠炎的人,应慎食.
0
鞭笋和冬笋哪个好吃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竹笋的种类有八九十种,一般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和干笋(玉兰片)。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含有16种氨基酸。此外,竹笋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冬笋是没有出土的, 出土了以后就叫春笋了。
竹笋按季节可分为:
冬笋: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笋体弯曲,笋箨紧裹笋肉,肉色乳白,以红烧、清炖、制汤,也可单独制成菜肴,是食用鲜笋时间较长的一种,也可制成罐头。
春笋: 指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笋,常食用的有以下几种:
毛笋:此笋的笋箨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 点、斑块,笋体较冬笋大,笋箨松裹笋肉,笋肉淡黄,一 般作为菜肴的主、配料。笋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
哺鸡笋:哺鸡笋根据笋箨颜色的不同,主要有红、白、乌、花四种, 笋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花哺鸡笋出笋期可延至6月中旬。
刚竹笋:笋箨乳黄色或淡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块和斑点,分布 于长江流域,出笋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零星 出笋可延续至9月中旬,笋体粗而壮,因笋肉有苦味,常水 煮透后红烧食用,也可做配料。
毛笋是指毛竹的笋,虽然也属于竹笋的一种,但与平常所说的竹笋还是有点区别的。一般来说,竹笋更嫩,纤维少,笋味不是很浓郁;毛笋没有竹笋嫩,纤维多,但是笋味很浓,而且横切面比较大,所以如果想切丝炒菜的话,毛笋更方便。所以还是毛笋比较好吃。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