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镜和物镜区别螺纹(目镜和物镜的)
目镜和物镜的
区别:
1、定义不同
目镜:接近人眼睛的镜头,上面标有16×或10×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16倍或者10倍。
物镜: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10×或40×等字样,表示物镜放大10倍或40倍。
2、特点不同
目镜特点:无螺纹。
物镜特点:有螺纹。
3、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不同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扩展资料
物镜安装注意事项:
1、先将物镜上的螺纹与转换器上的螺纹对准后再转(物镜安装关键),不然怎么转也无法安上。
2、在安装过程中手不可接触物镜镜面(手若接触物镜镜面,会污染镜面从而影响观察)。
3、为防止镜头掉落,需双手配合。
4、目镜和物镜在安装前和实验一操作结束后都放置在镜头盒里。
目镜和物镜在镜头盒中的放置注意事项:
1、镜面朝上(放置过程中手不可接触镜面)。
2、物镜转入有螺纹的凹槽中,目镜插入无螺纹的凹槽中。
3、注意目镜物镜长短与凹槽深浅相匹配。
4、镜头盒盖打开后垂直向上拿起,以免带落镜头。
5、使用后记得将镜头盒放回原来所在位置。
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位置不同、安装方式不同、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不同。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一般是装在镜筒的上端,是比较接近人眼睛的镜头,而物镜是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比较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目镜可直接插入镜筒,而物镜是螺纹拧上去。
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目镜和物镜最简便的区分是位置。
在奥林巴斯显微镜当中目镜位于目镜筒的顶部,是观察时眼睛所在的位置,物镜则位于显微镜的底部,这样进行区分是较为明了的。当位于“眼睛”处的目镜在进行检测时,我们会发现它的放大倍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将目镜与物镜进行结合使用,我们将会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让检测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而且在检测时目镜可以将物镜捕获的放大图像再次进行放大,可以说物镜和目镜二者相辅相成,目镜主要负责放大图像,物镜可以对分辨率和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进行控制。
基本区分方式,例如从数量、大小、倍率等方面进行考量。物镜是由若干个透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透镜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克服单个透镜的成像缺陷,以此提高物镜的光学质量。物镜在奥林巴斯显微镜中一般负责初始成像,确定产生图像的质量,并且控制总放大倍率和总体分辨率,目镜起到的是一个放大图像的作用。
所以二者之间,综合比较,物镜是更为重要的光学部件。但这并不是说目镜不重要,毕竟二者之间是属于相互成就的关系,只是物镜的作用会更大一些,所以我们在一个显微镜上常常会看到3个或者4个物镜。这些物镜一般具有5倍、50倍的放大倍率。
目镜和物镜的倍数
看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方法如下:
在目镜和物镜上标有(数字)x,
例如,目镜上写有10x,则放大倍数为10倍;物镜上写有20x,则放大倍数为20倍
总的放大倍数为
: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目镜上写有10x,物镜上写有20x,则总的放大倍数为10x20=200
目镜和物镜的作用
1,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收集来自远方目标的光,并把远方目标的倒立、缩小的像成在焦平面附近;
2,望远镜目镜的作用是把焦平面附近的倒像放大,变成倒立、放大的虚像,供眼睛观察。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等效为凸透镜的望远镜系统)所成的像是倒像。与裸眼看到的目标相比,它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一般天文望远镜都是这样。
目镜和物镜的区别图片
1、定义不同,目镜是用来观察前方光学系统所成图像的目视光学器,是望远镜、显微镜等目视光学仪器的组成部分。目镜由两部组成,位于上端的透镜称目透镜,起放大作用,下端透镜称会聚透镜或场透镜,使映像亮度均匀。物镜是由若干个透镜组合而成的一个透镜组。组合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单个透镜的成像缺陷,提高物镜的光学质量。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主要取决于物镜,物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显微镜映像质量,它是决定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成像清晰程度的主要部件,所以对物镜的校正是很重要的。
2、特点不同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3、长度与放大倍数百关系不同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4、位置不同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是接近人眼睛的镜头。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
5、安装方式不同目镜通常直接插入镜筒即可,物镜多是螺纹拧上去的。
目镜和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上端有螺纹,而目镜无。 目镜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3.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目镜和物镜的辨析
物镜与目镜的区别
目镜是用来观察前方光学系统所成图像的目视光学器,物镜是由若干个透镜组合而成的一个透镜组;
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
目镜通常直接插入镜筒即可,物镜多是螺纹拧上去的。
目镜和物镜的区别口诀
显微镜使用部分
1、取镜与安放:左托右握略偏左
即: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镜臂,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
2、对光:三转三找
即: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三转反光镜,找光源。
3、观察步骤:放→压→降→升→调
即: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降到最低处(侧视物镜)→缓缓上升物镜(上视目镜)→调节准焦螺旋
4、移动标本时可概括为:偏哪往哪移
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偏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可概括为:净→滴→取→浸→涂(或展)→盖→染
即:擦净玻片→滴上水滴→取出材料→浸入水滴→展平(或涂匀)材料→盖盖玻片→染上颜色
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谁去跟谁走。
即:两种液体接触时,哪种液体的浓度大,另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就会走去哪里(会把另外一种液体中的水分吸收过来趋于相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