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以及对应的症状以及基本治疗方法

2023-11-15 21:43:23生活资讯1

一、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以及对应的症状以及基本治疗方法

肾阴虚

症状: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睡觉时出汗),手脚心热,咽干颧红;

治疗应用滋阴补肾的药物如制首乌、熟地黄、五味子、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胶、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参等。

肾阳虚

症状: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

治疗应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如牛膝、车前子、肉桂、熟地黄、巴戟、枸杞、淫羊藿、山茱萸等。

肾阴虚与肾阳虚的区别在于 一个是水少 一个是火少;

肾阴虚是水少的情况出现的是干热的一系列症状,如皮肤干燥、上火等;

肾阳虚是火少的情况出现的是湿冷的一系列症状,如大便无力、四肢不温等;

二、怎样区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肾阳虚是指肾阳亏虚,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或阳萎,精冷,妇女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喘咳;面色晄白或黧黑,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

肾阴虚是指肾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奋,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咽干口燥,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肾阴虚与肾阳虚的区别要点:

肾阳虚多有寒的表现:如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肾阴虚多有虚热的表现: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总之,区别阳虚阴虚最关键的是区分寒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肾阳虚可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治疗;

肾服虚可服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治疗。

三、怎么判别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肾阳虚和肾阴虚的症状有何不同 观舌相:阴虚者,舌齿红,舌形瘦,苔少,苔薄;阳虚者,舌齿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 观精神:阴虚者,燥热不安,易发火;阳虚者,畏寒肢冷,气短懒语,抑郁不欢,疲惫,爱哭。 观寒热:阴虚者,怕热,出热汗,手心烦热;阳虚者,怕冷,出凉汗,手脚发凉 观病痛:阴虚者,腰酸;阳虚者,腰痛。 观面色:阴虚者,颧红,脸是绛色;阳虚者,面色青白无光。

四、阴虚和阳虚各有些什么症状?

    阴虚和阳虚也分很多种的,首先,我们来说说阳虚吧!

  某些阳虚质的人,明明阳虚,偏偏要装“热”,出现长痘、口臭,甚至心烦失眠一类的“热火朝天”的症状。其实这是假象,是由于下焦阳虚,导致根基不牢,出现阳气虚浮的现象,虚浮的阳气飘到人体的上部,于是出现牙痛、口臭、心烦失眠、面部发红、皮肤油腻甚至冒痘等诸多貌似上火的症状。这种特殊的阳虚类型中医称之为“上盛下虚”或者“上寒下热”。同时,身体下半部分则表现出中医所谓的“寒像”:夜尿多、大便不成形、白带清稀、腰膝酸软等。这类人千万不可盲目败火,动不动就吃清热解毒药,一定要致力于解决阳虚这个根本,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阳虚分为脾阳虚、胃阳虚、心阳虚、肝阳虚、肺阳虚、肾阳虚、胞宫虚等等。

    所谓阳虚,就是阳的缺乏,所以阳虚质的人需要补充体内阳的元素。另外,由于身体长期缺乏“阳光”的温暖,这类人的身体往往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温阳散寒是这类人保健养生的关键所在。《黄帝内经》将人体看做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而在五脏之中,肾和脾分别被称为“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补益从它俩下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为,肾乃一身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这源,脾肾阳气足,身体自然就安泰了。因些,治“冷”要治本,脾肾施补是重点,还要提醒的是,补讲究的是温补,不能急于求成,动不动就上大热的补品,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

    这类人不仅要顺应时节,在春夏季节重点养阳,平日的调理也重要。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养阳的食物、药膳,尤其是早餐,与一天阳气的生发紧密相对,更要多多安排养阳的食物。

   在进食温热性食物的时候,这类人要少吃甚至不吃生冷、性寒的食物和油腻难以消化的东西,不然你的温补工作就泡汤了。像兔肉、鸭肉、鸭血、柿子、苦瓜、香蕉、西瓜之类的食物,在中医看来都是性寒凉的,要少吃,甚至不吃,罗汉果、金银花、野菊花、薄荷等,虽说是夏季清凉败火、解暑消渴的好东西,却不适合这类人服用。沙冰、刨冰、冰淇淋、冰镇啤酒等也是他们无福享用的。

    特别注意用药,抗生素、清热解毒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使体内本就不足的阳气遭受打击。

    除了通过进食来补充阳气,运动、良好的情绪、保暖都能帮助你累积和节约身体的阳气,如此日积月累,增强体内阳性能量,就能达到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脱离阳虚质的行列。

    阳是向上的元素,而阴是一种趋于沉降的元素。如果说阳相当于自然界的太阳的话,阴就相当于自然界的月亮;如果说火代表阳的话,那么水就代表着阴。阴给人的感觉就像月亮那样安静,就像水那样清凉;如果说阳性热,可以蒸腾化生为气。那么阴就是性寒,可以凝聚成形。也就是说,阴具有凉润、安静、内守、向下的趋势。在中医学中,阴被看做人体内一种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物质,津液、血液等这类有形物质都被划分为阴。

    阴虚就是人体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阴液少了,机体缺乏滋润和濡养,阳也就无法被正常地克制了,阴阳一失衡,身体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健康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干燥和虚热。

    这种干燥的感觉就像缺了水的大地,干涸,热气蒸腾。外显在身体上,则表现为皮肤容易出现细纹,鼻子老觉得干燥,它们都是身体缺乏滋润而发出的求救信号。

    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阴如果不足虚弱了,就不能制约阳气,于是阳就会相对的偏多,偏亢,阳盛则热,出现热的表现:嘴巴干干的,老想喝水,大便干干的,不好解。这种热尽管是一种虚热,却炙烤着人体,它不仅扰乱了人的心神,也致使体内缺乏阴这种让人静下来的元素,合得阴虚质的人老是睡不好,睡不安稳。身体缺乏滋养,同时又被虚火消耗,晚上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整,这类女性自然想胖也胖不起来了。

阴虚质的女性如果不善于调理,任其发展的话,就很容易向病理转化,患上失眠、虚劳、高血压、性冷淡一类的疾病,感受外邪生病也容易“从热化”,也就是说,生病后容易表现出舌苔黄,发热,甚至生疮等以热为特点的症状。

    阴虚可分为,肺阴虚、心阴虚、胃阴虚、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导致阴虚的因素有很多:热性的冷热病、太过的情绪、过度的房事、吃太多的辛辣食物、滥用温燥的药物。这些都会损耗人体宝贵的阴液,致使体质向阴虚型发展。

    阴虚质是阴虚火旺造成的,自然要滋阴清热。其中,又以滋养肝肾两脏的阴为重。《黄帝内经》说“肝藏血”,“肾藏精”。血和精都是人体内重要的阴液组成,体内阴液足了,五脏六腑和各个官窍能够得到足够的凉润和滋养就不会干渴,虚热和干燥的症状自然迎刃而解。

    阳虚应吃:狗肉、鸡肉、韭菜、核桃、荔枝、桂圆、肉桂、花椒、姜、蛤蚧、仙灵脾、鹿茸、鹿角、冬虫夏草、人生等

    阴虚应吃:银耳、木耳、百合、甲鱼、鸡蛋、沙参、天冬、生梨等

    阳虚症状:面色白、口淡不渴、自汗、小便多、大便稀、精神不振、耐冬不耐夏、性情静、舌淡苔白滑等

    阴虚症状:怕热、干吃不长肉、舌头瘦瘦的、皮肤容易缺水、经常觉得烦燥、经常便秘、盗汗、脾气暴燥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94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