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是什么(黄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黄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黄体囊肿一般出现在排卵以后,并不是怀孕以后才出现的。月经中期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发生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等伸入颗粒层,在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形成黄体,如果黄体增大并超过两厘米以上,则称之为黄体囊肿。黄体囊肿属于生理性囊肿,一般在下次月经干净以后就会消失的。
黄体形成的时间
考虑黄体的意思是阴超检查时发现卵巢内有不均质低回声,如果是月经的后半期,考虑是排卵后形成黄体。卵巢内看到黄体,说明卵巢排卵正常,形成黄体后黄体会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构成正常月经周期。
黄体一般是什么形成的
B超显示黄体是指月经周期至下半期,表示有排卵,血液体逐渐吸收形成黄体。从这种现象来看,是要有正常的排卵,月经周期应该是有规律的。对于那些想要怀孕的人来说,在排卵期做爱可以增加怀孕的机会。要不要孩子,是要在排卵期避孕还是尽量不要在同一时间排卵,减少怀孕的机会,减少烦恼。
黄体是什么时候生成的
性激素六项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以促进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血 LH 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 2~15mIU/mL,排卵期为 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 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 5~25mIU/mL。低于 5mIU/mL 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见于席汉氏综合征。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 (月经 2~3 天) 血 FSH、LH 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 高达基础值的 3~8 倍,可达 160IU/L 甚更高,而 FSH 只有基础值的 2 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 FSH、LH 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
监测卵泡早期的 FSH、LH 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FSH 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 LH 更有价值。
1. 卵巢功能衰竭:基础 FSH﹥40IU/L、LH 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 40 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 基础 FSH 和 LH 均﹤5IU/L 为低 Gn 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 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 FSH/LH﹥2~3.6 提示 DOR(FSH 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 COH 方案和 Gn 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为 FSH/LH 升高仅仅反映了 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 基础 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 提示 DOR。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 LH/FSH﹥2~3,可作为诊断 PCOS 的主要指标(基础 LH 水平﹥10IU/L 即为升高,或 LH 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 FSH 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 LH 与 FSH 比值升高)。
6. 检查 2 次基础 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 1 年后可能闭经。
黄体产生在什么时期
大象会有大姨妈,但不能称之为月经 所有的雌性哺乳动物都具有生理周期 卵巢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以及类固醇激素。
卵巢紧靠输卵管开口。内部含有大量滤泡,卵就在滤泡之中发育,成熟后按照一定的生理周期释放,即排卵。 月经来潮 月经来潮是指在未受孕时,由於黄体退化,黄体素下降,使子宫内膜剥落由阴道排出的情形,流出的量约50-60c.c.。月经中含有抗凝血物质,大部分的经血呈液状,月经来潮约4-7天。
滤泡期 滤泡期是由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至排卵日。这段期间受到滤泡刺激素的影响,体内雌激素荷尔蒙浓度升高,滤泡逐渐成熟,子宫内膜增厚。 排卵期 排卵是指卵子由滤泡中释放出来。在排卵前,黄体刺激素的浓度会达到最高峰,基础体温约略上升。
破裂的滤泡细胞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逐渐生成黄体细胞。 黄体期 这段时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无受精卵著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经随著月经来潮结束。
其实,母牛、母马、母骆驼、母猪、母羊……也会来月经。哺乳动物的进化程度越是接近人,其月经的周期(天数)同人也越相似。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