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和减轻区别(从轻和减轻的区别是什么)
从轻和减轻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因此,有立功表现的,是酌情减轻。二者的区别是:法定是立法上规定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刑罚,酌情是通过司法解释赋予司法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进行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从轻处罚是在一个量刑或者处罚幅度内,从低线处罚,但总体来说还是在该幅度内,而减轻处罚则指在本来应当使用的量刑(处罚)幅度以下,适用新的比较轻的量刑幅度。
从轻与减轻有什么区别
法律上讲的处罚,主要分为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两种。前者是指当事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依照刑法规定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受到的处罚;后者是违反了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构成行政违法而受到行政机关给予的处罚。
下面根据刑法,介绍一下刑法中关于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1、从轻处罚,是在被告人具有法定的或酌定的从轻情节时,在刑法规定的量刑区间内,综合被告人的犯罪的主观动机、具体情节和危害后果,按照比较轻的进行处罚。
2、减轻处罚,是在被告人具有法定的减轻情节时,在刑法规定的量刑区间以下,综合被告人的犯罪的主观动机、具体情节和危害后果,进行处罚。
3、指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由于情节轻微,后果不重,悔罪态度较好,依法不给予刑事处罚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免于刑事处罚,仍然是有罪判决。
从轻减轻是什么意思
从宽从轻免于处罚的意思是指,对于已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其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有坦白自首,捡举他人重大犯罪,主动退赃等立功表现等,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会建议人民法院从轻减轻处罚被告人。
法院经开庭审理,被告人当庭认罪,且符合已交待的全部事实,法院会做出免于刑事处罚的判决。
从轻和减轻有啥区别
从轻处罚,这个听起来犯事没那么重,而减轻处罚,即事情一开始很恶意,由于你的个人表现,减轻处罚,但这无法磨灭你之前的做法。
从轻和减轻的区别举例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2. 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3. 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4. 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5. 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较重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3)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50%。
6. 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7. 对于立功情节,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以及罪行轻重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8. 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9. 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