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刚接和铰接区别(刚接与铰接的节点图)

2023-03-22 21:48:05西部百科2

刚接与铰接的节点图

以钢节点直接相连的连接方式称为刚接。铰接,指用铰链连接。

刚接,力学概念,指两杆件间采用刚结点形式连接。被连接的杆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又不能相对转动,即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力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节点通常属于刚结点。

铰接,就是用一个可以转动的螺丝把两个刚体连接起来,不可以传替力矩。

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判别一个节点属于刚性、半刚性或铰接连接主要是看其转动刚度 ,刚性连接应不会产生明显的连接夹角变形,即连接夹角变形对结构抗力的减低应不超过5%。

铰接约束只能限制移动不能限制转动。固接约束既能限制移动也能限制转动。从力学角度来说,铰接约束只能提供力。固接又叫刚接能提供力和力矩。

刚接与铰接的区别图片

SAWTE--接PM生成数据--特殊构件补充定义--特殊梁--两端铰接/一端铰接

梁端出现红点表示铰接,没有就是刚接。

刚接和铰接的简图

一榀框架计算简图看作铰支座,应为框架梁与框架柱之间的链接为铰接。

刚接和铰接是什么意思

1.原理不同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如果达到了一定的刚度,那么就会被认为是刚接,若是能承受一定的弯矩,但是变形比较大,就会被认为是半刚接,属于弹性固定。而铰接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只不过不能承受弯矩,只能对抗剪力和轴力。

2.构造不同。 在做刚接的时候,上下边缘和腹板都有连接构造,所以连接面积是比较大的。做法就是把钢筋配置在一起,可以让结构更稳定,一般会选择H型钢。而铰接与钢板的接触面积是比较少的,主要是跟腹板连接在一起,由于这种材料容易转动,所以耐用性比刚接差一些。

3.传递对象不同 ,刚接可以通过钢筋之间的力作用去传递剪力和弯矩,这样就不容易破坏钢板了,而铰接只可传递剪力,无法传递弯矩。

结构力学铰接和刚接的区别

钢结构中,梁与柱的连接通常采用3种形式,柔性连接(也称铰接)、半刚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判别一个节点属于刚性、半刚性或铰接连接主要是看其转动刚度 ,刚性连接应不会产生明显的连接夹角变形,即连接夹角变形对结构抗力的减低应不超过5%。

半刚性连接则介于二者之间。

梁柱的半刚性连接可以采用在梁端焊上端板,用高强螺栓连接,或是用连于翼缘的上、下角钢和高强螺栓。其设计要求如下:

(1)端板连接 在端板连接节点中力的传递可将梁端弯矩简化为一对力偶,拉力经受受拉翼缘传递。受拉螺栓对受拉翼缘对称布置。压力可以通过端板或柱翼缘承压传递,压力区螺栓可少量设置,并和受拉螺栓一起传递剪力。

(2)上下角钢连接 用上下角钢连接的节点中,受拉一侧的连接角钢在弯矩作用下,不仅竖肢变形,水平肢也变形。因此,角钢连接的刚度比端板者稍低。

连接性质的划分应由下列三项指标来表征:抗弯刚度,转动刚度,延性(转动能力)。

抗弯承载力是连接强度的主要项目,此外还有抗剪强度。刚性连接从理论上来说,承受弯矩和剪力的能力应该不低于梁的承载能力,亦即不低于梁的塑性铰弯矩和腹板全塑性剪力。地震区的框架应该要求更高,体现“强连接-弱构件”的原则。对于柔性连接则只要求其抗剪能力。半刚性连接介于刚性和柔性连接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

连接的转动刚度由弯矩-转角曲线的斜率来体现,它不是常量,转动刚度对框架变形和承载力都有影响。对变形的影响需要结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分析。为此,应考察连接的初始刚度或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割线刚度。刚性连接的刚度,理论上需要达到无限大,但实际上只要达到一定的限值就可以看作是刚性连接,问题在于如何从数量上做出界定。

转动能力属于延性指标,塑性设计的框架要求塑性铰部位有一定转动能力,以便后续的内力重分布能够出现。

1.刚性连接这种构造假定梁柱连接有足够的刚性,梁柱间无相对转动,连接能承受弯矩。铰支连接这种构造假定结构承受重力荷载时,主梁和柱之间只传递垂直剪力,不传递弯矩。这种连接可以不受约束的转动。

2.在钢结构框架的传统分析与设计中,为简化分析设计过程,梁柱连接被认作理想的铰接连接或完全的刚性连接,并且认为:连接对转动约束达到理想刚接的90%以上,可视为刚接;在外力作用下,柱梁轴线夹角的改变量达到理想铰接的80%以上的连接视为铰接。采用理想铰接的假定,将意味着梁与柱之间没有弯矩的传递,就转动而论,用铰连在一起的梁和柱将相互独立地转动.

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刚接柱脚,相反不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铰接柱脚,刚接与铰接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传递弯矩,从实际上看,如果锚栓在翼缘的外侧,就是刚接,而且一般不少于四个,如果在翼缘内侧,就是铰接,一般为两个或四个。

这两种柱脚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侧移控制,如果结构对侧移控制较严,则采用刚接柱脚,例如有吊车荷载的情况,吊车荷载是动力荷载,对侧移比较敏感,而且侧移过大会造成吊车卡轨现象,此时应把柱脚设计成刚接柱脚。

“如果是铰接柱脚需要加设抗剪键,地脚螺栓不能承受剪力的”本人的这句话说得有点不严谨,应该说“如果是铰接柱脚一般需要加设抗剪键”。因为钢结构铰接柱脚的柱脚轴力比较小,底板和基础砼表现的摩擦力很少能满足要求,所以多数柱脚都需要设置抗剪键

刚接与铰接的 区别:

1.刚接能传递弯矩合剪力,铰接则只能传递剪力.

2.二者在构造上也有区别:刚接如为H型钢则其上下翼缘和腹板均需有连接构造;铰接如为H型钢则只需腹板有连接构造即可.

一点看法!!

对于柱脚受力分为:

(a) 铰接柱脚 (b) 刚接柱脚

砼结构柱脚均为刚接,即同时存在轴向力N、水平剪力V和弯矩M,故基础尺寸较大。

轻钢结构常见的柱脚型式有刚接和铰接两种,其受力是不同的,

1、对于铰接柱脚, 只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

2、对于刚接柱脚,除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V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弯矩M,

3、刚接柱脚的基础大于铰接柱脚。

另外请注意:

对于刚接柱脚的节点设计:

1、当用于工业厂房且有桥式吊车时,宜将柱脚设计为刚性。

2、刚性柱脚应注意以下问题:

基础施工单位应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应设置抗剪件

* 关于刚接、铰接的问题, 理论上说,刚接铰接是指节点是否能转动,完全刚接指完全不转动,铰接是可自由转动。完全刚接就是说此节点不但能承担剪力 轴力 弯矩外,节点还具有足够刚度。使节点在弯矩作用下变形很小。理论上说,没有完全的刚接,只要有作用就有变形,在实际工程中,达到一定的刚度后,我们在工程中就认为是刚接了,如果虽然能承担弯矩,但变形较大,我们认为是半刚接,是弹性固定。

铰接好理解,可自由转动,就是不能承担弯矩,那么就只能抗剪力和轴力了。具体到一个构件,如工字型构件,翼缘主要受弯,腹板主要受剪。由于此处讨论的一些同志没有学过力学,我就浅显的讲一下,对于弯矩,离形心轴越远的地方,弯矩贡献越大,所以翼缘离形心最远弯矩贡献大。剪应力在形心处最大,所以腹板主要受剪。一般地讲,具体到节点,如端板连接,凡在翼缘外布置有螺栓的,端板厚度满足要求的,就为刚接。铰接节点螺栓布置在靠近形心轴处。

刚连接和铰连接是什么

一、水泥连接

1、膨胀螺栓:将管路支/吊/托架或设备固定在墙上、楼板上、柱上所用的一种特殊螺纹连接件。使用时,须先用冲击电钻(锤)在固定体上钻出相应尺寸的孔,再把螺栓、胀管装入孔中,旋紧螺母即可使螺栓、胀管、安装件与固定体之间胀紧成为一体。刚连接。

2、水泥钉:俗称钢钉,是钉子的一种,质地比较硬。它的功用就是钉在一些比较硬的其它钉子钉不上的物体上,比如水泥。

二、木材连接

1、螺栓连接:螺栓,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螺丝,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不仅可以用于木材连接,也可用于金属连接,该连接可拆卸。

2、元宝螺母:像元宝一样,中间是孔用来紧固螺栓,两边有突出跟翅膀一样,指头可以借力拧紧螺栓,用于经常需要拆卸的地方。

3、钉接:用钉子进行连接,把两个部分用钉子钉在一起。

4、榫接:两块材料(一般是木材),一个做出榫头,一个做出榫眼,两个穿到一起,靠材料的摩擦力将两块材料固定在一起。

5、插接:属于刚连接,主要指的是类似水管与水管之间的相互套在一起,构成的这种连接方式。

6、胶接:用胶粘剂连接,具有使结构件不变形的特点。

7、合页连接:铰连接。

8、抱箍连接:木桶,刚连接。

三、金属连接

1、木材连接中的1,2,5,6连接也适用于金属。

2、焊接,用于连接可靠又不拆卸的场合。焊接包括锡焊(焊接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连接铜铁材料的小型件。)电焊(连接承受强度大的金属件。)气焊(连接承受力大的金属件,如自行车架。)

3、铆接,用于可靠连接、不经常拆卸的场合。通俗的讲铆接就是指两个厚度不大的板,通过在其部位上打洞,然后将铆钉放进去,用铆钉枪将铆钉铆死,而将两个板或物体连接在一起的方法。铆钉于螺栓很像,但是没有螺纹。铆接包括:活动铆接。结合件可以相互转动。不是刚性连接;固定铆接。结合件不能相互活动。这是刚性连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5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