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如何增强免疫力儿童(怎样增强免疫力儿童)

2023-03-27 12:20:19西部百科1

怎样增强免疫力儿童

提高免疫力,当然要选择蛋白质食物了,蛋白质是儿童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首选,蛋类,鸡蛋是我们最常吃的,蛋清中的营养元素大部分是蛋白质,身体能充分吸收利用,而且价格便宜,是食物中的首选。

其次,肉类,猪牛鸡鸭,特别是廋肉,蛋白质含量多。

再次,豆类,如大豆,蚕豆,绿豆,特别是黄豆是高蛋白,每天要坚持食用,是很好的植物蛋白。

最后,奶类,牛奶,羊奶,是蛋白质含量很丰富的液体食物。

以这几种食物为主,其余均衡搭配,可以儿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怎么可以增强儿童免疫力

下面我给家长们介绍几个简便易行的中医小儿推拿方法,可以在家天天给孩子做,贵在持之以恒,可以起到未病先防、防病传变的预防和保健作用。

一是推三关。

三关位于前臂桡侧拇指一面,从手腕横纹起至手肘部。用拇指或食、中指自手腕横纹处推向手肘横纹处,每次可推100~300次。具有培补元气、温阳散寒的作用。

二是按揉腹部。

用掌心包住孩子的肚子,掌根贴住肚脐,下沉大约2厘米。以掌根为中心,手掌顺时针揉腹1分钟,然后再逆时针揉腹1分钟。可以调节脾胃运化。

三是捏脊。

让孩子趴在床上,双手在孩子的腰部提起皮肤,沿着脊柱两侧,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从腰部到背部再到颈部。以皮肤微红发热为度。同时,从下到上按揉膀胱经各穴位。每次6遍。具有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的功效。

四是按揉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或者你用力弯曲脚趾,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每次30~50次。可以补肾壮骨、纳气填精。

怎么能增强儿童免疫力

随着全国学校的逐渐开学,对于家长来说,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身体。儿童的各个身体器官还没发育完全,免疫系统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相对较差。一去到复杂的环境中,就更容易感染到病菌。吃什么可以增强小孩免疫力?家长不妨在一日三餐中增加以下食物的分量:

1. 豆制品

大豆和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胡萝卜素、维生素、锌、硒等多种营养素,其中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参与了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合成,在孩子的饮食中多添加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而豆类及豆制品都是比较好消化的,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孩子食用。

2. 菌菇类

菌菇类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这种多糖类化合物有抑制病菌的作用,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力功效。同时菌菇类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孩子来说,多吃菌菇类,有助于预防便秘、促进排毒。

3. 新鲜蔬果

孩子想要提高免疫力,各种新鲜蔬果也要多吃。新鲜蔬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而多种维生素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酶的构成,参与了人体中的多种生理活动,保证机体的健康。不少孩子都喜爱吃肉、不爱吃青菜,,家长如果想要补充这部分的维生素,可以给孩子试试汤臣倍健儿童多种维生素片,补充营养更有针对性,营养搭配更均衡合理,口味符合儿童,儿童也更容易接受。

想要孩子提高免疫力,可以补充些多种维生素咀嚼片哟!

怎样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儿童

宝宝体质弱,抵抗力差首先要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调理,其次可以配合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宝宝平常饮食要做到营养均衡、不要偏食、不要吃垃圾食品、要荤素搭配、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生活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宝宝经常锻炼身体;综合起来,宝宝的体质和抵抗力都会提高。

怎么样增强儿童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方法很多,尤其是学前儿童,要注意饮食全面,不能挑食,多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其次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不能老在室内,多晒太阳。

怎样增强儿童免疫力最快最有效

一、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宝宝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彻底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

二、少穿衣、少盖被

宝宝八个月之后调整的护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他的穿衣、盖被,让他不再始终处于温暖出汗的环境包围中。

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

三、宁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妈妈的,都是无比疼爱宝宝的,喜欢看宝宝多吃饭,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让宝宝都吃尽。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吃得渐渐多起来。生怕宝宝少吃到哪样美食,担心缺乏哪种营养。

其实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防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四、水是健康之源

众所周知,水是个好东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许多妈妈会想,喝水太费劲了,不爱喝就算了,反正喝那么奶,也算水了。此言差矣。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CC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五、增加宝宝的户外户内活动

多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的好处是妈妈们都知道的。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宝宝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中医里有两句经典的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意思是说,正气(抵抗力)虚弱,免疫力差容易造成外邪(致病因素,即病原体)的入侵,导致各种疾病。若免疫力调节得当,则外邪不易入侵。

六、合适的食物

1.酸奶:1岁以内喝,损害肠胃

1岁内的宝宝不宜喝酸奶。首先酸奶含钙量不高;其次,酸奶的酸度可能会对婴儿肠胃造成损害;再次,酸奶会破坏宝宝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环境,影响正常消化功能。

早给宝宝喝酸奶也会养成他们对甜食的偏好。宝宝1岁以后可少量喝酸奶,但要注意3岁前宝宝摄入奶制品应以配方奶粉或鲜牛奶为主。

2.豆浆:1岁以内喝易过敏

豆浆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卵磷脂、寡糖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可增强抵抗力。

但是婴儿的胃肠不易消化豆浆,其糖类及脂肪含量低,也不适合处于生长快速期的婴儿。所以未满1周岁的宝宝不宜喝豆浆。

1岁以后也要防止一次喝多。因豆浆中的植物蛋白会增加肾脏负担且引起过敏!

3.坚果:3岁以内吃法不对易腹泻、呛咳、过敏……

坚果类食物营养丰富,可以促进宝宝大脑、视觉发育。宝宝的饮食中可以适当加一些坚果。但注意要掌握科学方法。首先,坚果能量较高,不易消化,易引起脂肪泻。

1岁以上的宝宝胃肠功能日趋成熟,每天吃20g左右的坚果即可。其次,坚果质硬,为避免发生呛咳,3岁前可将坚果磨成粉撒在饭中食用。一般有坚果过敏的家族史,那么至少在宝宝3岁之前不要添加坚果。

4.调味品:早吃易形成重口味,严重影响健康!

原则上婴儿期食品不要添加香辛料及味精等调味品。从小培养宝宝清淡的口味,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岁后,食盐、酱油、醋等,宝宝可以逐渐少量地吃了,1~3岁的宝宝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3岁内不用加太多的调料,食物都要清淡,因蔬菜、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氯化钠,能满足宝宝的需求。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58033.html